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贵刊 2 0 0 3年第 6期发表了李功爱老师关于“地磁北极、南极与地理北极、南极相反吗 ?”一文 .该文作者为了搞清楚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的关系 ,查阅了《大英百科全书》、《大美百科全书》等资料 ,并且请教了有关专家 ,最后得出结论 :(1)地磁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磁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2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中由潘孝硕先生撰写定名的“磁南极”和“磁北极”不是国际公认的“磁南极”和“磁北极”,也即我国现行中学物理课本中标注的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的方位不是国际公认的 .对于上述结论笔者不敢苟同 ,说明如下 :一、…  相似文献   

2.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以其独特的“顿悟”的技巧而倍受评论家的推崇,其中第三篇《阿拉比》用“小男孩”情感的话语来表现宗教的虚妄。从文本理论出发解读,发现小男孩宗教的信仰之所以虚妄是因其受到人物、背景和意象的阻拦,或者说“小男孩”宗教信仰的虚妄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3.
漂移的英国     
2.5亿年以后,英国会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呢?最近,地质学家们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沉睡在北极的冰帽下。当然,条件是那时北极的冰雪还没有被人类制造的温室效应所融化。大约在5.4亿年以前,英格兰南部、威尔士和爱尔兰南部连为一体,离南极只有3218千米远,和南美洲、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和印度共同组成一块叫“冈瓦纳”的“超级大陆”。而苏格兰和爱尔兰北部则隶属于北边另一块大陆,距它们有数千千米之遥。从那时起,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英国一直在极其缓慢但从无止歇地纵穿整个地球,向北极方向移动。到4.6亿年前,苏格兰和不列颠群岛的其他部分…  相似文献   

4.
英美意识流小说的先驱、爱尔兰小说大师詹姆斯·乔伊斯,在其早期的文学创作中运用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同时,也广泛、系统地采用了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短篇小说《死者》中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雪”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个象征。通过对文本的细致解读,深入分析“雪”所蕴涵的丰富的象征意义,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阐释这部短篇的中心主题,并结合乔伊斯在这段创作时期的风雨飘零和孤寂境遇,从而更深入地地领悟作家对爱尔兰社会和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5.
当代英国爱尔兰著名《圣经》注释学家巴克莱博士在《花香满径》开篇中指出“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相似文献   

6.
美丽的自然风光不仅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也激发着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这是本组教材凸现的主题。《美丽的小兴安岭》向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四季迷人的景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通过人们对待周围环境的不同做法、不同结果,给人以启示;“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则继续深化这一主题。另外,略读课文《在南极的日子》,记叙了“我”在南极的所见所感,与“积累·运用”中的“阅读”一起,为学生学写日记提供了范例,与此相对应的“习作”安排的就是练习写日记。由此看出,本组教材专题明确,整…  相似文献   

7.
寓意隽永的象征——试论乔伊斯短篇小说的象征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伊斯的一生都在为爱尔兰人民的精神解放而撰写“道德史的一个篇章”。在他的作品中 ,象征手法是一大艺术特色。在《阿拉比》和《伊芙琳》中 ,他成功运用了这一手法 ,赋予每一事物深刻的象征寓意 ,深刻揭示 2 0世纪初都柏林丑陋的社会现象和都柏林人文化和精神的瘫痪。  相似文献   

8.
演出     
《八小时以外》2010,(1):94-95
世界首部“3D”杂技音乐剧《再见,飞碟》;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歌姬已回归潘越云2010北京演唱会。  相似文献   

9.
叶芝 (1923年得主,爱尔兰诗人) 1896年,编辑在退回其作品《诗集》时,加上了这样的评语:“念起来毫不悦耳,又不燃烧想象力,而且不启迪思考。”萧伯纳 (1925年得主,爱尔兰剧作家) “你永远不会成为一般人心目中的流行作家,甚至一个子儿都赚不到。”这是其代表作《人与超人》被退回时,退稿人给他下的“结论”。高尔斯华绥 (1932年得主,英国小说家) 退稿人在退回其代表作《福尔赛世家》第一部时说:“作者写这部小说纯属自娱,全不理会  相似文献   

10.
秦彦 《文教资料》2014,(16):34-35
《都柏林人》是爱尔兰现代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早期的短篇小说集,作者以十五个发生在家乡都柏林的故事为缩影,展现了20世纪爱尔兰的政治腐败、社会道德的瘫痪。作为《都柏林人》中的压卷之作,《死者》不仅使得整部小说在结构上完整。还把整部小说中心推向了高潮。文章从主题“死者”着手,逐步剖析主人公加布里埃尔(Gabriel)遭受刺激下的心理变化从而达到精神顿悟的过程,并探讨小说内在隐藏的象征意义和讽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元2002年7月15日,中国邮政总局发行了一套邮票———《南极风光》。这套特种邮票的底色大体是蓝色的,给人一种无限遐想和赏心悦目的亲切感。第一枚邮票是《南极冰山》,面值80分。瞧!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有一块浮冰,上面站着6只小企鹅,它们仿佛乘着“一只盲目漂泊的小船”,尽管“小船”随时会被冰山击碎,可是,企鹅们显得怡然自得、无所畏惧,实在可爱!画框外,是一对一大一小的企鹅:大企鹅用充满母爱的目光眺望远方,偎依在它身边的小企鹅是那么可人,也许小家伙的心里正萌动着探险南极的渴望……第二枚邮票是《南极极光》,面值也是80分。在一个…  相似文献   

12.
斟词酌句     
风速单位统一了好“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位梦华《气候的威力》,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71页)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通过列数字来说明南极的风大,从而支撑“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这句话。它是从一般、特殊两个方面来介绍的。但令人费解的是,前一个单位用“米每秒”,而后一个却用“千米每小时”,如果不换算,还真难分辨两个数字的大小。这句话不但影响读者的阅读,而且作为教材,对学生的写作也是一种误导。所以我认为还是把单位统…  相似文献   

13.
关于贝克特的国籍,人教版必修③说“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岳麓版却说“该派……开山之作是法国作家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为什么不同教材对贝克特国籍的说法不一?哪种说法正确呢?  相似文献   

14.
师:昨天我们初步了解了《三个太阳》的有关内容,今天我们进一步走进课文:感受南极风光,理解南极精神。请同学们按照老师提供的思路,跳读课文中描写南极风光的有关语句,五分钟后起来描述“南极风光”。  相似文献   

15.
一、作文教学一味“求稳”,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 学生作文,题目如下: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代英国爱尔兰著名《圣经》注释学家巴克莱博士在《花香满径》开篇中指出:“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相似文献   

16.
当代英国爱尔兰著名《圣经》注释学家巴克莱博士在《花香满径》开篇中指出:“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相似文献   

17.
师:昨天我们初步了解了《三个太阳》的有关内容,今天我们进一步走进课文:感受南极风光,理解南极精神。请同学们按照老师提供的思路,跳读课文中描写南极风光的有关语句,五分钟后起来描述“南极风光”。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一文中,有这样一句:“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话是全文的过渡句,引出下文官场失意者登楼而观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相似文献   

19.
《我和企鹅》是义教小语第五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讲的是“我”随我国南极考察队来到南极,看到企鹅的情况,表达了“我”在南极考察时的喜悦心情.这篇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较强,但文章篇幅较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可采用“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阅读课文.要求学生自己多阅读多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  相似文献   

20.
贵刊2003年第6期、第11期上先后刊登了两篇关于地球磁场的讨论文章,前一篇是李功爱老师的《地磁北极、南极与地理北极、南极相反吗?》(下文简称为“文1”),后一篇是李中奎老师的《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的关系》(下文简称为“文2”).读了两位老师的文章,才知道关于地球磁场的磁极还存在那么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