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垄断既是一种妨碍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又是一种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即其具有“经济违法性”与“行政违法性”二重性质。行政违法性是导致行政垄断的根本原因,在借助反垄断法的同时,必须运用行政法才能实现对行政垄断的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2.
反行政垄断悖论及其消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学界提出的反行政垄断措施存在诸多悖论,曩主要的是“自反”悖论与“自亡”悖论。从追究行政垄断形成之根由入手,对消解反行政垄断悖论之基本思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行政垄断是我国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是反垄断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行政垄断构成要件,这有助于我们对行政垄断的认识和依法规制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4.
行政垄断的本质是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凭借其行政权力实施了排除、限制、妨碍公平市场竞争的行为。从经济学、法学两个角度分析行政垄断的非正当性,针对目前反行政垄断的制度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遏制行政垄断行为,需要从完善反行政垄断的法律、健全反行政垄断的执法机构、明确行政垄断行为的法律责任、建立司法救济制度的救济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行政垄断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我国有着一定的滋生土壤。我国反行政垄断方面的法律还不够完善。行政性垄断应纳入反垄断法。在未来的反垄断法典中,应包含反行政垄断之内容,建立严格的行政性垄断法律责任制度,设立高度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具有准司法机构性质的反垄断主管机构。  相似文献   

6.
行政垄断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既有历史、体制的问题,也有法律的问题,其不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分配不均,还严重损害了我国政府的形象。为了有效地遏制行政垄断,我们要将与行政垄断有关的法律联系起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全方位的反行政垄断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制定《反垄断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我国反垄断立法应以我国垄断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来制定其具体规范。当前我国反垄断的重点应是行政垄断以及部分自然垄断行业;但从长远来看,反垄断应以经济垄断为主,兼顾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垄断控制制度应采“行为主义为主,结构主义为辅”的原则。为有效实施反垄断法,必须设立一个具有高度权威性和独立性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8.
行政垄断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类以滥用行政权为特征的垄断类型。基于其对我国经济的巨大破坏作用,亟需纳入反垄断法的规制范围。该文认为,应当建立起以人民检察院为主管机关的行政垄断规制体制,并对检察机关对行政垄断行为的监督程序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行政垄断大量出现,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反行政垄断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立法等多种渠道来遏制行政垄断,最终使其退出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基于滥用行政权力而实施的行政垄断行为,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为建立平等的市场竞争体系,打破行政垄断在我国是任重而道远的。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要承担法律上的责任,正确界定行政垄断行为是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前提,行政垄断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行政垄断行为的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等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