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天,我在整理书柜时,卢瑶指着一叠厚厚的《家园联系手册》问我:"刘老师,这本《家园联系手册》我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我笑着对她说:"对呀,上面有老师对你要说的话,也有爸爸妈妈对你说的话.""啊!我爸爸都说了些什么呀?"卢瑶关心地问.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熊孩子"一词使用频繁。该词来自北方方言,有以下两种含义:一、怯懦;能力低下的孩子。如:(1)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竞尿在教室里。他很生气,骂道:"你这熊孩子,怎么能随地小便呢?"我哭着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莫言《超越故乡》2005年)二、不守规矩、能惹事的孩子。如:(2)我刚把手表放到耳边,还没来得及听到什么,手腕子就被麻叔攥住了。麻叔将手表夺回去,顺手在我的头上扇了一巴掌。"你这熊孩子怎么能这样呢?"麻叔恼怒地骂道:"你怎么这么招人烦呢?"(莫言《牛》1998  相似文献   

3.
[事件1]学校组织写字比赛,刘老师选派了包括王子瑞在内的二十名孩子参加。比赛刚结束,班长就飞快地来向刘老师报告:“老师,王子瑞没有写完。”这让刘老师大吃一惊,她赶忙找来王子瑞,王子瑞如霜打的茄子,喃喃地说:“我的笔不出水了。”“那你就不能向别人借一支?”刘老师没有好气地问。王子瑞低下头去,一句话也不说,眼泪顺着腮帮流了下来。刘老师见状也不好再批评他了,让他回去好好想想。一旁的我感叹万分:这个孩子是怎么了,向别人张口借支笔的意识都没有吗?[事件2]课间,一个孩子急急地告诉我:徐洋的屁股被板凳挤破了。我连忙赶到教室,徐洋正…  相似文献   

4.
值班有点辛苦,我无精打采地站在广场上.这时,来了一群孩子围着我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我乏力地眨眨眼睛,只听见有个孩子说:"老师,你累了吧?"我刚想说"不累",背后便有小手"咚咚"地为我捶背了.我心头一热,连忙握住小手说:"谢谢你,老师不累,你们去玩吧!"  相似文献   

5.
宝丫趣语集     
正丫语集之A离开公园的游乐场,宝丫忿忿不平:"小时候说我长大才能玩,现在我长大了,又说这是小孩子玩的,我什么时候才能玩呢?"丫语集之B幼儿园秋游远足,大巴车上,宝丫给班主任刘老师分享她的好吃吃,其他小朋友纷纷效仿,一时让刘老师方寸大乱。老师正在善意地委婉拒绝大家的时候,宝丫语出惊人:"刘老师,你怎么那么挑食呢?"  相似文献   

6.
刘春苗 《教育》2015,(9):75
有这样一则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那是一个周末的早晨。刚进校门,我们的"春苗班"两位班干部兴冲冲地跑到我跟前,悄悄地说:"刘老师,今天下午班会什么主题?"我犹豫了一下,因为我还没想这个问题呢,就反问说:"怎么啦?"两个小家伙对视一笑,王斯婕微笑着开口说:"刘老师,今天的班会是这学期最后一次。我们俩和各小组长商量了一个主题,我们想自己搞一次班会,到时您过来看看就可以。行不行?"说实话,我当时有点不知所措,就硬着头皮说:"行啊!"还没等我多问,两位同学就高兴地跑开了。  相似文献   

7.
"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了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愣愣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这是琦君《珍珠与泪珠》中的一段话,反复朗读几遍后,颇有感触。孩子是母亲一生的牵挂,孩子是母亲眼中的那一粒沙子。因为这粒沙子,母亲受了太多的委屈和苦难,却依旧微笑着,因为那粒沙子而幸福。  相似文献   

8.
我和孩子们正沉浸在《狼和小羊》中绘声绘色的分角色朗读,突然,有个孩子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向我质疑:"老师,狼那么凶残,想吃小羊轻而易举,为什么还要找借口呢?"我当时一愣。说真的,这篇课文我教过不下四遍,这个问题从未想过。这时,其余的孩子也缓过神来,纷纷附和着:"是啊是啊,狼想吃小羊扑上去就得了,为什么还要找三个理由呢?"突如其来的问题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课堂一时陷入热闹零乱中。  相似文献   

9.
[案例] --答案并不是唯一的 孩子上学以后,辅导孩子做作业也就成了我的日课.有一次,孩子拿着他的《语文配套练习》来问我一个题目.题中问"在十二生肖中鼠为何排第一?"这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为了让孩子更清楚地了解这方面的一些知识,我找来了有关生肖的一本书,让孩子认真阅读其中一篇名为《十二生肖排位的传说》的文章.孩子基本能知其大意,把"鼠"排第一的原因做了以下概括:人们都称鼠为"老"鼠,论大属它最大,所以排名第一.我认为孩子找的原因不错,免不了夸奖几句,孩子也高兴地拿着作业上学去了.  相似文献   

10.
"刘老师.你好!我是赵虎的妈妈,也不知您吃晚饭了设有?打扰了,孩子不争气,您说我该怎么办?小虎他爸刚  相似文献   

11.
《槐乡的孩子》是三年级语文教材里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再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体会到了槐乡孩子的可爱之处,感受到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我见本课的学习要求已经达到,正准备进行小结的时候,一学生突然插话:"老师,这些孩子怎么没去上学呢?"……  相似文献   

12.
善意的谎言     
<正>星期三的下午第二节课,刘老师(英语老师)叫住了我,告诉我一件让他十分头痛的事:上一节课,他发现一个叫邹小江(化名)的男同学正在做语文作业,刘老师提醒他,邹小江却突然暴怒,对他大声吼:"干啥子!"刘老师心平气和地说道:"把作业收起来。""不收,你想干什么?"邹小江继续咆哮道。他决定威胁他:"再不收,就把作业撕烂!""撕就撕,我早就不想读书了!"邹小江发狠了:怒目圆瞪,直起身体,像一头随时准备战斗的雄狮。刘老师迅速按捺住  相似文献   

13.
可笑星     
离婚某日,我去图书馆借书,书名是《离婚》,老舍先生的作品。先是一阵苦等,然后一个声音问:"谁要《离婚》?"我忙说:"我要《离婚》!"刚  相似文献   

14.
绳影闪动     
正下午第三节课,我们班的6位同学在焦急地等待着。终于登上了点数台,刘老师洪亮的大嗓门刚说完"开始",我们便快速地挥动起绳子,跳起了双飞。只听得呼呼的风声在耳边作响,绳子在眼前闪动。此时,世界上仿佛只剩下了我一人,一个被绳影包裹着的我。《跳绳失败记》节选指导老师:郭武松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揠苗助长》一文时,一个学生疑惑地问:"真有这样的老农吗?他叫什么名字?"我顺势推舟引导孩子们结合寓言内  相似文献   

16.
当我快速地在黑板上写出本节数学课的课题《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有人马上脱口而出:"简单,不就是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样吗?没什么好研究的!"迅速扫视一周,"不以为然"刻写在大部分孩子那坦率而充满稚气的脸上。我淡淡一笑,随手板出12、16、18这三个数"谁能快速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语音刚落,孩子们便拿起笔,头也不抬地算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一向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我,这学期担任了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刚接到班级,看到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真让我有点儿不适应,甚至有些无从下手。一天中午,我走进班级,跟学生闲聊。我问他们:"你们喜欢语文课吗?"他们异口同声地  相似文献   

18.
正周五晚上,朋友约好一起吃饭,晓岚带着女儿来了。这个小姑娘在幼儿园上大班,一看就是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孩子。刚开饭不久,小姑娘停下筷子,好像想起了什么,歪着脑袋问妈妈:"妈妈,‘颠嫌’是什么意思?"我们都被她问懵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个词怎样写,词典里查不到这个词,暂时用"颠嫌"吧。晓岚的脸一下子红了,她愤怒地说:"是谁说的?"孩子天真地说:"我老师说的,老师说我真‘颠嫌’。"气氛一下  相似文献   

19.
哎哎,刘老师明明知道我们班的女生大部分跑一百米连达标都吃力,居然还让我们反复地跑! 开始跑步了.我们飞快地跑了起来,无情的风儿从我们身边吹过,让人觉得它也在嘲笑我们跑得慢.我越跑喉咙越干,就停下来问老师:"我能喝点水吗?"刘老师严厉地说:"不行!要喝就喝自己的口水!"顿时,我的眼眶里布满了泪水,我真想冲上去对刘老师说:"我们到学校来是学习知识的,不是来受苦的!"我越跑怒火烧得越旺,简直可以把全世界所有的死火山都点燃.  相似文献   

20.
下面是我跟一个画眉毛、打口红的女同学的两次谈话:第一次谈话刘老师:"姚萍,今天停你的课,要你站办公室是为什么?嗯?"学生:"……"’刘老师:"你看看你,烫一脑壳的卷毛,还涂口红、画眉毛……"学生:"我没有画眉毛!"刘老师:"那么口红呢?卷毛呢?嗯!?"学生:"口红怎么样?教英语的向老师也擦口红、画眉毛,还烫头发!"刘老师:"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