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邮票的面值是由国家邮票发行部门依据邮政资费标准确定的。自2006年1月1日起,国内印刷品函件首重100克资费由60分上调为70分;同年11月15日起,国内基本资费的  相似文献   

2.
数字在邮票上的主要作用是表示面值,多国早期普通邮票(图1,瑞士19世纪发行的数字邮票)或欠资邮票(图2,中国1950年、1952年发行过两次欠资邮票)上的数字都十分突出,以示面值,提醒收件人或邮政人员所贴邮票的资费是多少。随着邮票图案设计的日益丰富,数字已不仅仅是面值的表示,邮票设计人员往往用数字来强调重要的年份或其它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些地方邮政部门为防止跌破面值邮票倒流回邮政营业窗口,在邮局出售的邮票背面加盖相关戳记,邮人称之谓“防倒加盖”邮票。 这种邮票最早出现在宁波。1988年8月,邮电部发行了面值高达37元的1套4种“普24”邮票。由于面值太高,使用不多,收藏也不热门,一些持有“普24”的邮商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在邮市抛售,最低价1套“普24”仅售25元。1990年时,宁波市东门邮政支局收寄国际邮件,高值票耗用量相当可观。鉴于邮市与邮政  相似文献   

4.
该实寄封于1949年由安徽省安庆挂号寄芜湖,封背面贴有安庆加盖“改作伍拾元”五连票,其右上部为一组对倒票,五连票的下方另贴有江淮邮政面值为5元的朱德像直双连两对,9枚邮票面值共计270元,符合华东解放区第五号国内各类邮件资费表(1949年8月1日至同年9月30日期间执行)中单挂号邮件的资费规定。邮票以8月11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末,清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由银两改为银元,原有海关兼办邮政时期所发行邮票面值已不适用,要印刷“洋银”面值邮票。在筹印新的适用邮票的同时,先将原为银两面值的小龙邮票、万寿纪念邮票及库存红印花加盖暂作洋银面值邮票使用。  相似文献   

6.
旁观者言     
胡乃 《上海集邮》2020,(5):26-26
1947年12月1日寄一封国内平信,贴500元邮票,云卿说这一邮资标准只执行了10天,刘广实指出这一资费标准执行了163天。查《中国集邮大辞典》,没有"邮资标准"的辞条,只有"邮政资费",其1996年版,开宗明义就是"邮政企业为用户提供各项服务而收取的费用标准"。也就是说,"邮资标准"就是"邮政资费",某项业务的资费未变,执行的就是同一个标准。这个认识,我国集邮界数十年来对此并无异议。  相似文献   

7.
扬舟 《上海集邮》2006,(5):23-24
1981年5月后,圭亚那发行了大量的改值加字邮票,在原面值上打叉或涂黑圈,加盖面值和题材文字,衍生为许多加盖票品种。这一现象直到 1990年才止步,致使圭亚那这一阶段的邮票发行史陡增复杂,更把普通集邮者搞得眼花缭乱。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正逢这一阶段,圭亚那邮政为此做足“改值加字”的文章, 成为奥运专题邮票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村夫 《中国集邮》2000,(8):33-33
邮票的基本属性是预付邮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也毫不例外,只是到了集邮领域,才带有特殊商品的属性、邮票既然是预付邮资的凭证,其面值应充分体现作为邮资凭证的基本属性,贴近邮政.所谓贴近邮政,有两层意思:一是面值适于现行邮政资费标准,一是高低值邮票比例相当.  相似文献   

9.
《民居》邮票加盖局名,系加盖在邮票背面,不涉及正面票图,所以对寄件人实无约束的作用,纯属加强内部管理,藉以堵塞邮市上低于面值邮票倒流入营业窗口。 集邮起源于邮政,邮政是集邮的基础,因事关邮  相似文献   

10.
高华 《上海集邮》2003,(9):46-47
何谓专用邮资图邮政用品专用邮资图邮政用品是由某一具体客户单独使用的邮资片或邮资封,这种邮资片或邮资封上的邮资图只允许这一客户专用。这种邮资片(或封)就叫"专用邮资图明信片(或信封)",印在其上的邮资图就叫"专用邮资图"。这种邮资片封都是普通邮资片封,所印面值都是平常函件资费,即明信片0.60元,信封0.80元。  相似文献   

11.
信函在寄递过程中,加盖在信封上的邮政日戳是邮政部门办理邮政业务时所使用的标有时间和地点的戳记,是确认邮政部门之间、邮政部门与用户之间权责关系的依据。盖销信封上邮票、邮资图案的邮政日戳邮人习惯称"销票日戳",或称为"销票戳"、"盏销戳","盖销日戳", 它是邮件收寄单位用来盖销贴在邮件上的邮票、邮资图案的,以表示邮资收讫。  相似文献   

12.
我集得一张1990年8月拉萨寄合肥的实寄片。由于通信资费调整,对该片作退件处理,贴改退批条,并在批条上加盖“请按新资费标准贴足邮票”的戳记。此戳  相似文献   

13.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近2万种有关奥运的邮票,本文讨论其中的加盖品种。一、改变邮政用途、面值和使用地域的加盖 1900年前后,希腊推出金本位货币邮票,其中就有首套奥运邮票的加盖改值票,加盖的红色”AM”表示金本位(图1,部分图见封二)。这是最早的奥林匹克加盖邮票。  相似文献   

14.
各地邮政企业为宣传国内或当地重大、有意义的事件及活动,会刻制一种邮政专用戳记,其材质多为塑质、胶质、高科技原子印章式,形状有圆形、方型、异型,以长方形为多。邮政企业将此戳记主要加盖在进出口的邮政函件封面上,以此来达到一种宣传的目的。因其不能用来盖销邮票或邮政部门虽允许销票,但不承认用邮者纳付了邮资,哪怕是在启用首日盖用,这就是集邮者俗称的"邮政宣传戳"。"邮政宣传戳"可作为集邮有效信息供集邮  相似文献   

15.
快件汇款业务是1988年5月1日开办的。初期的快件汇款使用普通汇款单(汇统3005),在左上角加贴“邮政快件”标志。办理快件汇款时,要在汇款单,票根和收据上加盖“快件汇款”戳。快件汇款资费是普通汇费另加快件费五角,以贴票方式将邮票贴在汇款单背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邮票上的面值都是为了适应某一种邮件的起重邮资而设置的,“一信一票(或称一信一资)”是国际通用的设置邮票面值的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我国的邮政业务的基本资费由国务院物价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由邮政主管部门具体执行。因此,经国家邮政局公布的、现在正在执行的邮资标准也应当是经国家物价部门制定并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一张信套式邮政汇款通知(图1、2),由山东省高唐县邮电局汇至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邮电支局。汇款通知正面加盖一枚"邮政快件"副戳,显示为快件汇款。快汇费为0.50元,以邮票的形式粘贴于汇款通知背面。同时,正面还加盖一枚"附加费2角"戳记,表示高唐县邮局对进口汇款征收的邮政附加资费。从邮政日戳来看,这笔汇款的收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所购1991年10月11日发行的T·166《景德镇瓷器》邮票极限片中,居然发现其中一枚T·166(6-1)面值15分的《宋·青白釉注·注盌》“漏销”邮票。这里之所以用加引号的漏销,是因为极限片上并非未盖邮政日戳,只是邮戳未盖销在邮票上,而是盖在远离邮票的另一边(见图)。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9.
卢松年 《集邮博览》2014,(11):64-64
正邮政快件业务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时期,为满足社会各界需要开办的一项快速、限时、准确、安全的新型邮政业务。1987年11月10日开办,从单一函件扩展为多项快件业务,其中1988年5月1日窗口开办了快件汇款。汇款单用原"汇统3005",除付普通汇费外,在汇款单上以加贴邮票的方式付快汇费,同时加盖"快件汇款"、"国内快件"、"快件"等副戳。每件汇费是随快件资费三次调整而变化的。图1是1988年5月1日18时由  相似文献   

20.
二、改值邮票改值邮票(surcharged stamp)是在邮票上通过加盖、加印的方法来改变原票的面值。1846年,美国在3分面值的市内专差快递邮票上加盖“2”字样的邮票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改值邮票;中国最早的改值邮票是上海工部书信馆于1873年发行的第一版工部小龙邮票加盖“‘银分’单位”改值邮票;1897年,中国国家邮政开办初期,为了应急而将小龙邮票、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