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诗人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号灵秀、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他同徐照、徐玑和翁卷并称"永嘉四灵"。有《清苑斋诗集》传世。其诗音韵和谐、清丽自然。  相似文献   

2.
南宋后期诗坛,在永嘉学派钜子叶适的扶持下,“永嘉四灵”占有一席之地,影响深远。所谓“永嘉四灵”,是指当时的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等四位诗人。明代学者徐学聚的《两浙名贤录》说,自乾道、淳熙以来,道学盛行,诗坛冷落,永嘉诗人潘柽创制晚唐体,“而师秀与徐照、翁卷、徐玑寻绎遗绪,日锻月炼,一字不苟下,由是唐体盛行、”“永嘉四灵”应运而生。 徐照,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有《芳兰轩集》,诗259首。徐玑,字文渊,号灵渊,有《二薇亭集》,诗164首。翁卷,字灵舒,有《苇碧轩集》,诗138首。赵师秀,字紫芝,号灵秀,有《清苑斋集》,诗141首。四人生活遭遇相似,创作主张一致,旨趣相投,诗风相近;字号中均含“灵”字,又都是永嘉(今温州市)人,故称“永嘉四灵”。其中赵师秀是宋太祖八世孙,南渡时徙永嘉。“四灵诗,赵紫芝为冠”。①  相似文献   

3.
2000年高考第8题要求赏析一首古诗《约客》,它的作者是南宋诗人赵师秀。赵师秀为“永嘉四灵”之一。  相似文献   

4.
《同学少年》2009,(6):53-53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北宋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永嘉四灵: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相似文献   

5.
《约客》是南宋被称为“永嘉四灵”之一的赵师秀(1170-1219)的传世名作。谢枋得《千家诗》题为《有约》,《宋诗纪事》称作《绝句》,素以写景清新明了,体物精细.抒情含蓄而余味深长著称。  相似文献   

6.
<正>[图解古诗]约客[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作者小记]赵师秀(1170~1219),南宋诗人。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天乐,永嘉(治今浙江温州)人。绍熙进士。曾任上元县主簿、筠州推官。诗学唐代贾岛、姚合一派,反对江西派的艰涩生硬。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有《清苑斋集》一卷。[写作技巧大盘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很好地说出了细节的重要性。对于作文而言,细节就是血肉,就是生命,没有细节的作文,只是一具空壳和骨架。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或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场面片断等,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的一种描写方法。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次回头,一个转身,如果这些细节写得好,  相似文献   

7.
南宋乾道、淳熙间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大家之后,诗坛上继之而起的有“永嘉四灵”:赵师秀、徐照、翁卷、徐璣。他们都是温州永嘉人,四人别号都有“灵”字,故有此称。他们半是薄宦,半是布衣,很少吏事纷扰,没有官场逢迎,得以专力为诗,自树旗帜。主旨是推重晚唐(步趋姚合、贾岛、许浑等),不受“江西诗派”的束缚。彼此声气相通,枹鼓相应,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流派,在当时有着不小的影响。但自宋元以至现代,对他们的评价总是毁多誉少,乃至有毁无誉,一概斥之为  相似文献   

8.
古诗词中写景佳句迭出,向来脍炙人口,千载而下,令人赞叹不绝.仔细玩味,推其根由,这些景语或因色调清淡自然见长,或以色调秾艳绚丽著称,各有所长.一、淡描法①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晋·谢灵运《登池上楼》).②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③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宋·徐玑《行秋》).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南宋中叶以后的诗坛上曾产生过一个所谓“四灵”派。他们的代表人物是生活在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他们的字或号中均有一个“灵”字,因此得名。他们反对以黄庭坚等人为代表的“江西诗派”“资书以为诗”的主张,而宗法晚唐诗人贾岛、姚合,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  相似文献   

10.
作为"永嘉四灵"代表的赵师秀,诗歌创作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其诗取材狭窄,虽不乏关切时局之作,但多数则是记录贫病、羁旅与抒写生死离别之作。诗中频繁出现的"病"、"寒"、"空"、"闲"、"清"、"独"等词,尤其能体现其诗的"清苦之风"。  相似文献   

11.
谢灵运是我国山水诗的鼻祖,其大量山水诗都在任永嘉郡(今温州市)太守时所作,主要记录永嘉郡秀美河山。《宋书·谢灵运传》记载其在永嘉"民间听讼,不复关怀",而当地人民对他却评价甚高,现实与史籍存在矛盾之处,这既有《温州府志》方面的原因,也有《宋书》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郑缉之《永嘉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本文经考证提出:《永嘉记》的作者郑缉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过任职于永嘉(今温州)、东阳(今金华)二郡的经历。其所作《永嘉记》在北宋前期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虽原书久佚,但其佚文仍具有重要的经济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还对《永嘉记》现有辑本的佚文归属,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一首以约会为题材的叙事诗,作者是南宋永嘉四灵之一的诗人赵师秀。全诗写了生活中一件极细微的小事:客人久候不至。  相似文献   

14.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台湾著名女作家。她古典学养深厚,代表作品有《三更有梦书当枕》、《细雨灯花落》、《水是故乡甜》等,被誉为"台湾文坛上  相似文献   

15.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一首《约客》,以其格调"清新圆润",语言"干净隽永",意境"明净自然"受人青睐而吟诵古今。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  相似文献   

16.
赵师秀于茫茫唐人中选录75人编成《众妙集》,而专对刘长卿宠爱有加、心生眷恋,这是建立在两人共同的诗歌理念、生活范式、人生境遇基础之上的,跨时空的爱恋孕育了丰硕的果实,彰显了赵师秀独特的诗歌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17.
《史记·东越列传》:“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东海王国都城东瓯,刘宋裴《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今之永宁也。”唐人司马贞《索隐》引三国吴韦昭曰:“今永宁。”姚氏云:“瓯,水名。”《永嘉记》:“水出永宁山,行三十馀里,去郡城五里入江。昔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也。”(《史记》第九册,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 979- 2 980页)闽中郡治东冶,《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今建安侯官是。”《索隐》引徐广云:“本建安侯官是。…  相似文献   

18.
正【学习内容】(1)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2)人教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上)5册第2页田园情怀《归园田居四首》。【学习目标】多角度了解陶渊明,深层次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熟读五首《归园田居》,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学习过程】一、导入1.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优美的田园风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赵师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孟浩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相似文献   

19.
成书于南朝刘宋时代的地记《永嘉记》,今早已亡佚,唐宋类书屡见征引。但关于其书作者,学界看法不一。文章经考证提出:《永嘉记》的作者是郑缉之,并非谢灵运。《太平寰宇记》或误题谢灵运《名山记》作《永嘉记》。郑缉之所作《永嘉记》在北宋前期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接触和民族语言融合的重要时期。《颜氏家训·音辞》曾记载当时的语言状况:“南染吴越,北杂夷虏”。通过比较《经典释文》所引徐邈音注与《字林》音注,考察晋代唇音声母的情况,发现《字林》的唇音博组与方组是不分立的,徐邈的博组与方组已经开始分化。用同时期南朝顾野王的《玉篇》音反映的唇音进一步证明,可以得出结论:永嘉之乱以来,北语在南渡之后受到吴方音的浸染;江左语言呈现出一种以北语为基础且杂有吴音特点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