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原语文本色。其中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分别是:  相似文献   

2.
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原语文本色。其中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分别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积累沉淀、感悟升华、创造发展三个角度出发,还原语文教学的三维本色。  相似文献   

4.
2006年1月杨再隋先生发表他的学术报告《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总结了语文课堂上出现的虚、闹、杂、碎、偏等问题,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使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由此,他发出“语文课又怎么了”的诘问,同时质疑:语文课该是什么样?语文课该怎么教?基于这样的理性审视,杨教授提出语文回归的理念——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即平平淡淡教语文,  相似文献   

5.
郑百苗 《云南教育》2007,(9S):10-12
2006年1月杨再隋先生发表他的学术报告《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总结了语文课堂里出现的虚、闹、杂、碎、偏等问题,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同时质疑:语文课该怎么样?语文课该怎么教?基于这样的理性审视,杨教授提出语文回归——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即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  相似文献   

6.
本色语文即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回归真实、常态、原汁原味的语文教学,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以真实为本,朴实为妙,扎实为绝。它没有繁杂的手段,没有多样的形式,没有花哨的内容,不需自作矫情,不需故弄玄虚,不需热热闹闹。只有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原位,返璞归真,语文课堂才能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该赋予语文课堂怎样的色彩?本色!唯有本色才是语文课堂的芬芳所在。语文课堂的本色是什么?朴实有效、反复吟诵、灵动生成就是其本色。本色语文:把语文当语文,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相似文献   

8.
回归本色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学生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如何回归本色语文,提高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9.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要达成高效,就要还原语文的本色,删除一切繁杂、琐碎、浮躁的东西,简简单单地教学,实实在在地发展聋生语言。高效的教学来自简约的课堂,正如崔峦老师所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材选文大多文质兼美,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优秀范例,语文教师有责任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儿,有责任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品读语言,加强语言教学,培养学生语感,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色呢?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听名师或者专家讲座的时候,常常听到诸如上课要有语文味,或者语文要是本色语文等等,这是很好的现象,说明我们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初期有些授课形式确实哗众取宠了,应该矫正;同时也认识到不管是语文味也好,还是本色语文也罢,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即要将语文的本质内容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而非那些刻意展示的雕琢过的中看却没有实效的花架子。基于此,我们将本色语文作为本期讨论的中心词,一起来探求本色语文之本。  相似文献   

12.
王慧华 《课外阅读》2011,(9):281-281
让“语文味”回归课堂,让语文教育回归本色.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应当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回归本色,莫让语文教学课变了味。  相似文献   

13.
如何凭借课文的例子,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我觉得唯有从加强语言学习入手,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体,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色,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朴素、自然地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才能引导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的实施给了语文课堂全新的模式,学生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但在改革的过程中,课堂上出现了"虚"、"闹"、"杂"等现象,使语文课失去了本来面目,把简单的知识变得复杂化了。因此,要还原语文本色,要简单学、平淡教、扎实讲,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反璞归真,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的实施给了语文课堂全新的模式,学生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但在改革的过程中,课堂上出现了“虚”、“闹”、“杂”等现象,使语文课失去了本来面目,把简单的知识变得复杂化了.因此,要还原语文本色,要简单学、平淡教、扎实讲,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反璞归真,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如何凭借课文的例子,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我觉得唯有从加强语言学习人手,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体,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色,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朴素、自然地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才能引导学生漫步于落英缤纷的语言丛林之中,感受博大精深的人文气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邓伟忠 《考试周刊》2012,(18):29-29
语文教育的文化优势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仅是知识教育、还是人文教育,更是人生教育。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原语文的本色,开展语文社团活动更能有效优化校园的文化,为创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增添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实施,语文课出现“异化”现象。而本色的宏观教学、本色的语基训练、本色的学科渗透、本色的教学设计和本色的教学语言等五个方面是探索中小学语文课保持语文本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实施,语文课出现“异化”现象。而本色的宏观教学、本色的语基训练、本色的学科渗透、本色的教学设计和本色的教学语言等五个方面是探索中小学语文课保持语文本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色与着色     
本色就是本来面目,例如英雄本色就是英雄的本来面目.那么,语文教师的本色、语文课的本色是什么?我以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真正做到"目中有人",自然流畅地与学生交流,不矫情、不造作,应该属于语文教师、语文课的本色.当然,这个本色是从教师的角度说的,还有学生的本色,这里暂不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