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雨蒙 《文教资料》2013,(29):153-154,181
两宋时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繁荣,宋代城市秘书性工作较之前朝产生了新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城市管理、经济行为和涉外行为上。城市秘书性工作的发展,也标志着宋代经济进入到成熟运行的阶段。本文旨在通过对宋代城市秘书性工作的研究。侧面反映宋代经济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敦煌文献和唐人墓志入手,发现唐代妇女归宁,实际包括妇女长期归宁和夫亡归宗两种情况.出嫁女长期归宗,与亲人"同居共活",密切了女性与本家的亲缘关系.妇女夫亡归宗,不仅改变了孀妇本家家庭、女儿家庭及其他亲属家庭的家庭类型、家庭结构、家庭规模乃至家庭关系,而且也出现了官方户籍登录与生活实态不相符的情况,造成男女比例异常失调的假象,引起学界对于包括敦煌户籍、籍帐、手实理解的争议.本文结合敦煌户籍史料,揭示唐代妇女归宗对家庭和户籍政策的诸多影响,分析官方户籍与家庭实态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敦煌学和唐代家庭史探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以侨商为考察对象,对近代广西与东南亚国家间的经济交往进行了探讨。认为近代广西与东南亚国家较为频繁的商贸往来,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城镇与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对当前广西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继续深入拓展与周边国家地区尤其是东南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提供了若干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国际经济法的经济主权、公平互利、国际合作发展三项原则为世界经济的有序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基础,但国际经济交往中,国家或政府难免做出有损于他国或国际社会的行为,需要承担其应尽的国家责任,建立国家责任分担原则。该原则是国家间经济往来公平正义、互利有序、经济主权的实质体现,更是全球合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司法实践中,存在出嫁女在娘家和婆家均未取得承包地,在娘家是否保留承包地无法确定等典型问题.原因在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权利固化与身份变动冲突,权利宣示和权利保护脱节,权利享有与权利行使分离.基于此,保护出嫁女的土地权益应当兼顾权利稳定与权利平等,赋予出嫁女司法救济权,促进权利享有与权利行使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一直都非常重视农村妇女的权益保障问题.但在农村土地承包中,侵害农村妇女,尤其是"出嫁女"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分析了"出嫁女"权益被侵害的表现及原因,提出处理"出嫁女"权益纠纷案件应遵循的原则,并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方面对"出嫁女"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宋代户绝继承法在继承前代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户绝之家财产继承制度不断趋于完善与严密。结合《名公书判清明集》中案例分析可知,依身份不同,寡妻、女儿、继子等享有不同的继承权。寡妻改嫁丧失对亡夫财产的继承权,但嫁妆除外;寡妻守志享有不完整的继承权。继子的财产继承权受身份影响,立继子继承权等同于亲生子,命继子继承权受到比例与数额限制,且在有女儿时进一步受限。在室女、归宗女与出嫁女的继承权依次递减,且在有命继子时被进一步削减。  相似文献   

8.
宋代都城东京(今开封)、临安(今杭州)是宋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众多,经济繁荣,加之亚洲古代城市的消费特征,为宋代都城服务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同时,这也是其服务行业发达的根本原因。宋代都城服务行业众多。概括起来讲,大致可分为商业、饮食服务业、租赁服务  相似文献   

9.
宋代文献中,较多地记载了有关功德寺观的情况。功德寺观是指私人建造、专为本家或本家先人作功德、求神庇祐的寺观。它主要表现为建于本家坟地的寺观,也表现为建于他处的香火(香灯)寺等。功德寺观的广泛存在是社会史和宗教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本文拟就此作些粗浅探讨.一、何人家得建功德寺院在宋代,佛教的功德寺院远比道教的功德宫观要多,有关记载也比功德宫观要完备,我们的讨论就先从佛教的功德寺院入手。据宋僧志磐记,功德寺院见诸官方文书,始于唐代.唐睿宗景云二年,“敕贵妃、公主家始建功德院”。代宗大历二年,“诏辅相大臣始建功德院”.这两则关于较早的功德寺院的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强制为基础、经济交往为主体的全球化运动,其间伴随着文化交往与文化全球化。资本强制下的经济交往决定着文化交往与文化全球化,而文化交往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交往的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