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报道为了猎奇,是早期资本主义报人追求利润、扩大报刊销售量的产物,这种新闻行业变态,直到今天仍有很深的影响。猎奇新闻观又称异常论新闻观,简称“人咬狗论”。这种观念认为,最反常的事实就是最好的新闻,只有罕见的、失范的并令人吃惊的事件,才是最有价值的事件。一、猎奇新闻观的产生1882年《纽约太阳报》采编部主任约翰·B·博加特回答一个青年记者的问题时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长期被认为是该报总编达纳所说,俗称“达纳新闻定义”。一些西方新闻学者和新闻记者常以这句话为警策,强调新闻的趣味…  相似文献   

2.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美国《纽约太阳报》新闻部主任约翰·B·博加特(John B.Bgart)在1882年不经意间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一句话,没有想到这句成了经典名言,恐怕更没有想到的是一百多年以后,这“理论”被当今的现实彻底颠覆:2006年,狗咬人,绝对是新闻。2006年8月份以后,有关狗咬人的新闻报道便频频见诸大陆各类新闻媒体。随后是一些治理狗患的行为,“打狗”又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新闻。狗与人的关系,在2006年下半年陡然变得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3.
方胜中 《新闻传播》2006,(11):13-15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新闻工作者一谈到什么是新闻时,常常引用美国编辑博加特的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甚至有人把这句话尊奉为新闻的经典定义。由博加特的定义联系到美国瓦特利尔提出的另一个新闻定义: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的“妇女、金钱、坏事”。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新闻?到目前为止,国外有上百种说法,我国也有诸子百家之势,众说纷纭。资产阶级新闻学颇有代表性的说法,是美国《纽约太阳报》已故编辑约翰·博加特的观点:“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已故院长莫特:“新闻是最近报道的事情。”(转引自戴邦等编著的《新闻学基本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5.
美国《纽约太阳报》19世纪70年代的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把新闻解释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种说法被西方资产阶级报人作为选择新闻的标准一直延续至今。人们都知道,狗具有狂吠、咬人的天性。当人们一听到狗叫或者一看到狗咬人的事,大都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但人是有别于“狗”的,如果“人”真的会咬“狗”,那就令人瞠目结舌了。这种“狗咬人……人咬狗”理论,核心问题就是“奇”,一言以蔽之:“奇”就是新闻。“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  相似文献   

6.
美国《太阳报》编辑约翰·巴盖特提出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有其正确的一面。如果将其说成:常见的不是新闻,不常见的,罕见的是新闻,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我国新闻界多数赞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一说,那么“不常见的,罕见的”就包含有“新近发生”的意思。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是“不常见的,罕见的”就一定是新闻。  相似文献   

7.
先请学员们把这个概念弄准确,否则,讲的入和听的人就可能想到两岔去。我们说反常的事物有新闻,重点在“有”。因为有,所以就可以去发现、探索、寻求,就可能写出好新闻。但“有”并不是“是”,如果说反常的事物是新闻,把反常的事物同新闻划了等号,那就错了。不仅写不出好新闻,还可能误入歧途。这并不是咬文嚼字,而是探讨新闻写作必须采取的认真态度。什么是反常的事物?所谓反常的事物,指的是一些不正常(或者叫失去常态)的事物。这种现象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到处可见。比如气候反常、灾情反常、观念反常、处置反常,等等。这些反…  相似文献   

8.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大概没有不知道“德纳定义”的了,这就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尤其是在西方,这句话几乎已经成了关于新闻定义的“金科玉律”了。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变异     
《新闻前哨》2005,(10):110-110
李希光在《新闻与写作》杂志2005年第2期上撰说,新闻媒体存在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呢?从传统的新闻学讲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满足人民群众知晓与他们自身的最大利益和现实生活所需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真实情况。而在当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里人咬狗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反常的是新闻,正常的不是新闻。我们身边天天发生的事情不是新闻,极少发生甚至从来没有发生的事件是新闻。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业余报道工作近20年,多年的报道实践中体会到,要想多发表稿件,除了稿件内容要绝对真实可靠外,还要在新、短、快上下功夫。“新”是指所反映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不是老皇历。新还含有新闻价值之意。我曾看过一本新闻写作资料,说的是十九世纪中叶美国《纽约太阳报》的采访部主任约翰·布加特说的一句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新闻学里有一个关于什么是新闻的规范化的例证:“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已经为新闻界所公认了.但是在中国,现在偏有人提出关于什么是新闻的另外的定义,说“人咬狗不是新闻,狗咬人才是新闻”.何以见得,他举了许多例子,如;某县的教师工资,长期拖欠不发,而同时却有用公家的钱去买漂亮的进口小轿车回来让领导摆  相似文献   

12.
新闻当然有数鼍庞大的技术性理解.中国第一本新闻学的撰著者徐宝璜说,"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而美国记者博加特"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名句恐怕是最为人所熟知.新的知识环境之中,从传播与信息的角度对新闻所做的种种界定也是及其丰富的.这些都道出了新闻的常态、方法与规范,但与人们文化关切的姿态而言还是显得分量不足.及至卡尔·布莱尔的新闻是人们沟通心灵的工具的认知的重新被发掘,人们才又向新闻发出了历史与文化的追问.  相似文献   

13.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西方传统新闻定义或新闻价值中的一句“名言”。不过,在许多人看来,这也许只是一种西方式比喻或夸张罢了。想不到,我在英国期阅,真的碰到了一条这样的新闻!这条新闻的大字标题《人咬狗》竟占了头版近四分之一的版面,还配发了一大幅受伤之狗的照片,这还不够,该报还在里页专门为此配发了社论。《狗案罚款尚欠以牙还牙》,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4.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西方传统新闻定义或新闻价值中的一句“名言”。不过,在许多人看来,这也许只是一种西方式比喻或夸张罢了。想不到,我在英国期间,真的碰到了一条这样的新闻!这条新闻的大字标题《人咬狗》竟占了头版近四分之一的版面,还配发了一大幅受伤之狗的照片,这  相似文献   

15.
《今年冬贮“无新闻”》载1991年12月9日河南日报,当时新闻的主体事件“冬贮”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为什么还要报道呢? 这里的妙谛就在“无新闻”一词的巧用。既然冬贮已经过去,既然已经没什么新闻,记者干嘛又写这么一大篇?这种反常的举动紧紧地吸引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们非探个究竟不可。古谚曰:“将飞者翼伏,将奋者足跼,将噬者爪缩,将文者且朴。”从艺术特色说“无新闻”的题目也是一种“欲擒故纵”、“为了一跃而后退”的写法。当然,这种写法并不是新闻工作者的独创。早在本世纪二十年  相似文献   

16.
真实的魅力美国记者斯诺认为,真实就是美.美不是花里胡哨或豪华的包装,它是事物内在精神的品质.谁挖出了事物的本质,谁就“偷到了维纳斯的腰带”.1996年6月29日,南京新街口一家豪华商厦与香水公司联合搞促销活动,将20万元的香水洒在大路上.一些报社记者受邀参加这一活动,按“惯例”,有礼品赠送,记者拿人家的手软,只好照商家的宣传词写些“通稿”.说这是“美化马路、净化环境”.《扬子晚报》记者李程骅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写出了“马路洒香水”的新闻,刊登在《扬子晚报》一版,对商界炫富、奢侈浪费进行了曝光.“20万元洒在干道上”一时成了热门话题.这一新闻被全国许多报刊转载,人们对这类“吃金子’、“牛奶浴”等有悖于社会道德风尚和价值取向的活动提出了批评.谁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张扬糜费?这是真实的胜利.一篇新闻作品,如果只热衷于胡编乱造,小题大作,抓住一点新闻由头铺陈开去,掺沙掺水,甚至为了某种原因编造假新闻,此事一旦发生,正如穆青所说,“这将是一种可怕的‘信托危机’”.得不到读者的信任,文章何来魄力?硬软相济的魁力所谓硬新闻,即指反映重大题材,有指导性、权威性、思想性的新闻;而软新闻指写得轻松活泼,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新闻.美国《哈特福德报》刊载了一篇《从数字中看变化中的美国》  相似文献   

17.
报纸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是传播新闻.我国新闻界前辈戈公振在他所著的《中国报学史》中曾十分明确地指出:“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这句话说了半个世纪了,直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这是因为,我们的一些报纸,至今还忽视新闻,其中以晚报为最. 凡是报纸,不管它姓“晚”、姓“日”,还是姓“周”,都应该是报,而不是杂志.现在往往强调了它的姓,而忽视了它作为报纸的固有功能.说晚报姓晚,喻意要注意报纸的可读性,要有晚报的特点.抓报纸的可读性当然设有错,值得注意的是由此产生的晚报杂志化、日报晚报化的做法.所谓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情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毛泽东也说过:“事物总是作为过程向前发展的。”以这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来认识新闻本源,可以这样说:任何新闻本源,都是一个动态性网络体系,都是事物发展过程所表现的运动状态。本文试以过程论的观点对此加以论证。一、新闻本源动态性网络体系存在的客观性在新闻学上,新闻的定义是对事物运动状态的最新陈述。也是对事物动态变化的某一时间断面或某一特定时段的客观反映。然而,任何事物的动态变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突然出现的,是由一些相互关联的变化因素,经过多项系列的联动变化,共同构成一个动态性网络体系。新闻就是新闻工作者从这个网络体系中经过筛选加工而提取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某一动态时线(时间阶段),或某  相似文献   

19.
陈海峰 《新闻爱好者》2008,(12):164-164
什么是新闻?这个概念教科书上有专门的解释,不需多说。 但笔者认为,有个问题值得讨论:曾被教科书批判的西方媒体新闻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新闻的界定,争执了许多年,西方谓之:“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而我们的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尽管观点鲜明得不容人再思考,但几十年的实践,新闻却反复地折腾着一些执着的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