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晚清时期,黄河三角洲的手工业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中,制盐业、纺织业、草缏业等低成本的轻工行业较为繁荣发达。尽管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地域和行业布局不够均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印记比较浓重,但是,晚清时期黄河三角洲发达的手工业经济,却在上关国计、下系民生的重大领域,发挥着独特的富国强民作用。  相似文献   

2.
夏商时期的手工业已颇具规模,据考古资料显示,这一时期的手工业已出现明显的分工,计有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骨器等作坊遗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的发达程度。夏商时期国家已相对发达,各项手工业活动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相比史前手工业作坊的单一、粗糙,夏商时期的手工业不仅在规模上有巨大的飞跃,在手工业内部也进行着革新与质变,主要表现在手工业作坊生产开始出现专业化的现象。这与国家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是分不开的。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促使国家内部阶级分化加快,也进一步保证了国家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几个盛世时期,还是工商业大国、世界贸易大国,这不仅是因为她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柱,同时又有发达的商业、手工业作支撑。研究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区域分布的变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乃至整个中国明进化史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江南地区是元代手工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其手工业发展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在结构体系上,官营手工业机构规模超前又具地方特色;民营手工业结构稳定且吸收了更多的劳动力,并出现新的形式。经营方式上,官营手工业生产扩大且分工更加细化;民营手工业从兼业向专业发展,雇佣劳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先民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创造了发达的农业文明,但过度的开发又对文明起着抑制作用。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开发深刻影响着先秦黄河三角洲地区文明的产生和政治格局的变迁。认识这一现象,对当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元代私营手工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私营手工业是元代民间手工业的重要存在形态,与家庭副业手工业不同,它的生产主要以盈利为目的,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高。其生产者往往具备一定的技艺,技术也较为专一;就私营手工业内部生产规模以及内部生产分工来讲,元代私营手工业可分为个体工匠即手艺人、个体手工业作坊两个层次。其中前者以家庭成员为劳动力,生产中,或以生产专门手工业品出卖,或承接城乡居民一定的来料加工业务,规模较小;而后者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与分工,在这类作坊中,除主人外,往往还有一定数量的雇工在内从事生产。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因素,文化产业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政策。黄河三角洲有着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且身处文化产业较发达的山东省,更应将文化产业作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结合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着重分析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并最终提出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海上贸易十分发达。在14-15世纪,威尼斯的手工业生产尤其是玻璃制造业,取得很大成就。威尼斯是意大利较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0.
渤海国的主体民族是靺鞨族,渤海国仿唐制,建立了君主专制政体。受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的影响,渤海国的社会经济有了发展,农业、手工业、畜牧业、渔猎业、商业都很发达。  相似文献   

11.
宋至清初是广西饮食文化茁壮生长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较为发达,丰富的食物原料、配料与调料为饮食内容与形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广袤空间;优良的金属炊器与多样的陶瓷餐具为烹饪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提;发达的酿酒业、茶业及商业为宴席和食市发展准备了条件;加上这一时期不断进步的社会、文化作背景,广西食文化发展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南阳汉文化的特色及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在汉代文化灿烂,独具特色;思想文化活跃,兼容并包;科学和艺术先进;民风淳朴,赴仁蹈义,勇于进取;人才辈出,著述丰厚;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究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南阳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交通发达,社会政治地位优越、历任郡守励精图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社会经济繁荣,传统文化渊远流长,源泉丰富,荟萃四方。  相似文献   

13.
百工是对各种手工业工人的总称。在工业不发达的中国古代社会,百工是百姓的一部分,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百工爱民众,民众爱百工,于是诙谐有趣的百工诗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4.
镇江因长江、运河之利,商业向来发达。明清时期,镇江地处江南两大经济中心——苏杭和南京之间,商业发展受到发达的江南商品经济的辐射和影响,镇江发展成为“舟车络绎之冲,四方商贾群萃而错处”的区域中心市场。中转贸易、米粮业、丝绸业、木材业和水上客运业是明清时镇江商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区域中心市场,明清时期的镇江商业在江南商业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中转贸易的特殊性、本地商品生产水平和手工业水平的限制,与苏杭、南京等商品经济发达的商业都市相比,镇江商业水平逊色不少,影响了近现代镇江商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一些人认为英国以圈地运动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只是有利于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而给农民带来了灾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土地法既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废除了一切封建义务,又使农民得到土地。因此,英国的这种做法与法国相比,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其实,英国采取圈地运动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符合当时英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历史的选择,并不存在保守性。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建立资本主义的农场和牧场,是由英国的经济结构造成的。14、15世纪以来,英国传统手工业制呢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工场手工业中最X发达的部门…  相似文献   

16.
中山国是战国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立国于七雄之中而自存,中山国能够达到这样的辉煌,不仅仅与中山国是一个马上民族有关,更重要的是中山国本身堪称发达的经济。而其经济的发达也绝不仅仅止于农业和手工业方面,其商业方面也是非常发达的。在这里,我们从商人、商业和商业管理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战国时期中山国商业经济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隋朝疏浚贯通江南运河后,无锡的经济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于元朝升县为中州。运河文化渗透到无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文化、娱乐及民间信仰,在无锡经济由以小农经济为主发展成农业与手工业发达的商品经济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手工业职业教育源远流长,分别经历了孕育萌芽、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兴盛发达以及空前发展的历史阶段。这期间由于时代原因,手工业职业教育具有局限性,教育对象地位低下,教育思想保守,教育效率不高。但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教育内容具有专门性、教育方法富有科学性、教育管理具有制度性。在其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也为近现代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刍议聂石樵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论述得很明确,毛泽东同志即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0.
西欧资本主义的典范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处于同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端极为相似,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终结─—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而中国还维持着原来的封建式自然经济状态,究其原因,分析比较,无不令人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联翩浮想。中英资本主义的萌芽及其特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达程度是世界公认的。早在唐宋时期,封建社会发展的水平就相当高,商品经济已经出现,手工业生产和经营甚至发展成行,聚集成市。明清时期,即十六、十七世纪,中国的手工业生产、手工业组织和手工业行会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