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定龙 《钓鱼》2009,(14):22-23
休闲钓时,大家都希望不断子线,认为断线是不正常的。竞技钓时,子线按正常的速度断裂是很合理的,不断子线很可能是不合理的。子线断裂的部位通常是绑钩处和8字环的连接处、子线中间。这三个部位中,从8字环的连接处断是不合理的,因为绑钩线结的结强率通常较低,这里最容易断。从钩上方寸许处断也是合理的,这里在脱鱼时可能有较大磨损,上鱼频率高的话这里也经常断。  相似文献   

2.
符荣财 《钓鱼》2004,(19):25-25
水底有淤泥或杂草,当钓者做窝后,很快就有鱼星从窝里冒出,窝子发的很好,而鱼就是不咬钩,其原因就是窝粒掉在淤泥中,鱼儿闻到吃不到,只好用嘴在泥里拱。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是好呢? 建议钓友平常备用一副钩下坠的钓组,钓组的组合方法是在子线的最下端加一小铅坠,钩绑在离小铅坠向上约1~2厘米处,主线与子线连接处绑铅皮座,加大铅坠即可,这  相似文献   

3.
张俊 《中国钓鱼》2007,(2):11-11
一、钓具钓法串钩钓法不同于海竿糟食底钓,虽然钓竿都是海竿。用钓串钩的海竿不宜太硬,以软调3米竿为好。选钓组应看所钓鱼种而定,如春冬钓鲫鱼为主,自己绑串钩主线以直径0.3毫米,脑线直径0.2毫米即可。脑线细一点软一点便于鲫  相似文献   

4.
一、串钩钓法1.钓组制作:①取钓线一根为绑钩线,两端绑钩后长度约15厘米(此为一对钩,要求钩要锋利)。②取相同号数一根60厘米钓线为脑线,在距其下端20厘米处与绑钩线中点,将二者并行打一普通结,拉紧(如图1)。③将绑钩线两端对凋,在打结处再打一普通结,将各股线拉紧(如图2)。④在脑线上按上述方法向上在距此结15厘米处再系另一对钩(可  相似文献   

5.
张永谦 《中国钓鱼》2001,(12):19-21
线轮 海钓所用线轮是由主线的粗细、拉力大小所决定的,主线的粗细和拉力又是由连接线和钩线也称脑线决定的。主线是指缠绕在轮上的线,连接线是指主线末端到坠这段绑串钩的线,顾名思义它的作用是将主线、钩线和坠连在一起的。把钩和连接线连接在一起的线段为  相似文献   

6.
刘定龙 《钓鱼》2013,(16):24-25
三、钧线粗细的配合 粗线绑细条小钩,钓线强度会有很大的过剩。而细线绑稍大的钓钩则可以认为是正常的。竞技钓鱼活动中,钓手们常用较细的线绑较大和较粗条的钩子,这样不仅钓钩的强度稍大,线的结强也会有些许提高。但是,对于休闲钓所用的较大的钓钩来说,最好的匹配是钩线强度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7.
管察 《钓鱼》2010,(22):14-15
"传统"钓鱼两种钓组:坠钩沉底、坠钩离底。线组不分沉底离底,也是两种,一种按钩的大小选择合适规格的钓线,一线到钩,在离钩3~5厘米位置以夹铅为坠,入水后坠钩沉底。另一种是钓线一个规格,绑钩线另一个规格,其中钓线粗,基本固定,称"主线"或"大线";绑钩线细,长短没有规定,长的15~20厘米,短的5~10厘米,  相似文献   

8.
张仲斌 《钓鱼》2006,(4):51-51
绑钩子不容置疑应该将线结放在鱼大鲤鱼。证实了绑钩时不要过分地强调线钩的内侧。唯有如此,中钩的鱼才不易逃要放在钩条内侧,那样也不一定是完全正脱。然而,在笔者的钓友圈中,却有位青年确。钓手与众不同,他都是用的钩相反方向绑经过10多年的钓鱼实践,小潘总结的。他就是人称“江湖杀手”的潘国平。反绑钩的方法,认为有以下优点:1.方便有一次笔者在上海植物园的池塘边,鱼大胆咬钩。2.鱼吞钩比较深。3.主线不易见到连连中鱼小潘。我想看看他使用什么磨断。4.绑钩方便省时,适合中老年的老品牌的鱼钩。于是,转脸一看,看出了端同志绑钩。小潘又…  相似文献   

9.
杜新财 《钓鱼》2009,(13):50-51
三、手竿钓法 手竿钓。线组的总长略短于钓竿,以长度4.5米的手竿为例,主线的长度不能超过4米,线径则应倍数于子线,以防猎物将饵钩拖入石缝,或是子线缠绕了海藻的根茎,致使主线断损累及钓组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0.
李寒停 《钓鱼》2004,(8):15-15
不论手竿或是海竿,在线组的最前端,一般细于主线的一段钓线或连接鱼钩与返捻环的一段短线称之为子线(也称脑线)。子线运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鱼获量的多少。笔者根据多年的垂钓实践,得到一些体会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定龙 《钓鱼》2005,(4):20-20
1月8日,一个人到鱼池过钓瘾。绝对超级大边,所以选了比较大的钩线4号钩,06号主线和04号子线,比平时掐鱼时用的大了不少。冬钓用小钩细线,这是常识,于是在钓不上鱼时,怀疑是钩线用得太大。  相似文献   

12.
一、钓组。夏季海竿钓大鲤钓点一般都在深水区,离岸较远,那线组的配备就要大。主线应在4号以上,空心坠要在30克以上,海竿要长2.1米以上,线轮的储线量应在100米以上,钩用10~13号伊势尼,只有这样在中大鱼的时候才不会因为线细、钩小等因素跑鱼。  相似文献   

13.
吴芜 《钓鱼》2011,(9):8-9
传统钓鱼多一线到钩,后因线粗、僵、曲影响鱼口而有了绑钩线(也称头线或口线)细、钓线粗的组合,至于多长多细为宜全凭感觉,没有统一标准。"台钓"分子、母线,约定母线直径是子线的一倍,"拉力不超过钓竿能承受的重力",遂有子线0.3号、350毫米对折,  相似文献   

14.
管察 《钓鱼》2010,(23):8-9
2.50~60厘米对折的长子线主导了钓慢鱼 线组经历了丝、麻、棉线一线到钩,到坠钩卧底,主脑线连接,主线相、脑线细,再到“台钓”的子母线结构,郡是围绕着鱼的食相展开的。  相似文献   

15.
1.准备10厘米长的细塑料管或电线皮数个(每钩一个),将穿好主线的缝衣针从管的中间穿人,一端穿出;2.将绑好钩的子线也用缝衣针从管的另一端穿人,中间的主线从穿人孔穿出,并绑于主线上;3.再将主线穿上一枚太空豆,以固定塑料管的内蒙古赤峰杜大为位置;4.在主线...  相似文献   

16.
蟋蟀钩钓组     
张炎冰 《钓鱼》2009,(8):25-25
因坠卧底,两子线如蟋蟀伸出的触须而得名,多用于抛竿。结构很简单,就是将作披散状的炸弹钩单钩减少为2枚,并使两钩的绑钩线一长一短,一钩装蚯蚓、虾、蚕蛹、蚱蜢等自然饵,一钩用商品饵,但要和得黏些。  相似文献   

17.
张铨 《垂钓》2009,(12):37-37
绝大多数钓鱼人形成了一个共识:拴钩时子线应绑在钩柄内侧,绑在外侧则容易造成切线跑鱼。那么,子线拴在钩柄外侧,是否是切线跑鱼的主因?我想,“子线拴在钩柄外侧”与“切线跑鱼”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还需认真地研究和确凿的证明。我认为,切线跑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绑钩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戴频  刘小霞 《钓鱼》2007,(4S):47-48
断线的原因不外乎被鱼的利齿咬断,鱼钻进暗礁而割断子线,或是钩没绑好,线与返转环的结没有打好,线本身已经受伤,以及鱼的拉力强过子线的最大耐力,还有钓竿的号数不对和操作的不当等都是造成断线的主因,如何能使线不容易断,而减低失败的几率,提高成功率,是钓手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笋子  张铨 《钓鱼》2006,(17):14-14
双调目调钓法(见《钓鱼》2006年2期),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显露其优点和缺点。曾经介绍过的使用“有钩饵调目”和“无钩饵调目”两种调目。主要优点是钓目、子线钩饵状态、钓组灵钝状态相关性很强.钓目能够比较精确反映水下子线、钩饵状态。换句话说.看到钓目就能够知道水下子线、钩饵状态。这对于精确调钓和理论探讨。很有好处;主要缺点是操作比较麻烦,要把双子线、双钩饵挂上、取下。不符合平常的操作习惯。平常保存线组时。子线和主线、连接环是连接好了的。  相似文献   

20.
向东 《垂钓》2005,5(2):21-23
很多初学台钓的钓友都觉得绑一副台钓线组轻而易举,事实真是这样吗?笔者学习台钓十余载,一直都有这样的看法。但近年来正式学习竞技钓法后.才知道绑一副正规的台钓线组其实很不容易!不信?请用小钩细线绑几副长度几乎完全一致、子线强力不受损失的标准线组试一试!是不是觉得有点难度?既然如此,那就请参考我的用法,也许会对您有所帮助。不过要想绑好线组,首先还得从基本的配件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