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字的教学。要注意讲清多音字的不同读音。例如“还”,有“huán、xuán”等读音。读“huán”时作“返、归、回来”讲,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卿但暂还家”等句中的“还”字都读“huán”。读“xuán”音时作“转身”讲,如《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扁鹊见桓侯而还走”。要注意讲清古今字和通假字的  相似文献   

2.
刘志珍、刘新愚的《语文课文中的姓名读音正误》一文(刊《语文知识》1992年3期)认为高中语文课本(必修)第四册《雷雨》中人物繁漪的“繁”应该读(pó),本人认为这种说法不妥。“繁”有两个读音,多数情况下读 fán,只有当姓读时才读 pó,那  相似文献   

3.
王正 《学子》2003,(2):54-54
《七根火柴》课文里有三处使用了“粘”字:①他……手指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②果然,在裤袋底部粘着……面粉……⑧……打湿了的头发粘在前额上……在教学中,老师告诉同学说,“粘”有两个读音:zhān 和 nián。根据上下文和具体语境来确定该读zhān 或 nián。说上面的①读 nián,②和③都读zhān。这是吴迪念初中时学语文课文学的。现在她上高中二年级了。老师在教学中恰巧又举了《七根火  相似文献   

4.
1“.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第47页,《林黛玉进贾府》)按:“纨袴”一词不规范,应加注释说明:“‘纨袴’,规范词形为‘纨绔’。”2002年3月31起试行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附录中收有含有非规范字的异形词44组,其中就有“纨绔(纨袴)”,“袴”字属已淘汰的异体字。2.(旦挦·贴发介)则问你几丝儿头发?几条背花。敢也怕些些夫人堂上那些家法。(第136页《,闺塾》)按:教材将“挦”的读音注为“xún”不妥当,当注为“xún,又读xián”。《辞源》(第709页)将“挦”注为“xín”或“chán”;《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相似文献   

5.
萧乾,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他老人家的名字怎么读,本不需我们现在来讨论。但不料我前日与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谈话间,竟意外地听到他把“萧乾”称为“萧干(gān)”,这着实让我大跌眼镜。我当即纠正说那个“乾”字读qián,可他却坚持说应读“gān”,并随即找来1999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8·9期合刊与我论理。该刊中有一篇题为《萧乾的“乾”字怎么读》(署名田传宝)的短文,明确提出“这个字的正确读音应是‘gān’”。  相似文献   

6.
“哪”字有四个读音:nǎ、něi、né、na。《詹天佑》一文中,“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这几个“哪”字都读nǎ。疑问词,“哪里”就是什么地方的意思,表示要求在所问范围中有所确定。《挑山工》一文中,挑山工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这里也读nǎ,表示反问,意思是没有近道。nà这个读音在课文中最多、最常见。《飞夺泸定桥》一文中,敌人看到了红四团的火  相似文献   

7.
一、“斜”的读音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第七册教学参考书》认为古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在这里读xiā。这种用读古音的方法来求押韵并不可取。虽然有些字(词)典对“斜”字加注一个旧读音“xiá”,但是《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只有一个读音“xié”,《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也未将“斜”列入两个读音。“斜”读“xiā”是《切韵》和《广韵》音系的读法,普通话与唐、宋时代的语音有很大的差别,不必为了  相似文献   

8.
在电视剧《水浒传》“宋江杀惜”一集中,宋江向阎婆惜讨要招文袋时说:“我宋江待你不薄(bó)”。其实,“薄”字在这里应该读 báo,是口语单音词。这种在书面语言复音词或文言成语中是一种读音,在口头语言单音词及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是另一种读音的现象,叫做“文白二读”。普通话中有许多这样的“文白二读”字,如不注意区别,就会造成读音错误。以下是常见的“文白二读”字,望读者加以  相似文献   

9.
对《木兰诗》中的“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很多人把握不好“裳”字的读音,不知道读“cháng”,还是“shang”。我认为读“cháng”更妥当.  相似文献   

10.
欲拒还迎中的“还”字读“hái”还是“huán”呢?读淮其音离不开对字义的准确理解。“还”是一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一读“hdi”,副词,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仍旧;还是等之意,如:十年没见了,她还那么年轻。事过境迁,他还念念不忘王老师的情谊。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第一册《诗词五首》中的《过故人庄》有这样一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其中“斜”字是读作 xiá,还是读作 xié,课文没有注音,因此,许多人对此字的读音也就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此字应读 xié,而不应读 xiá。《中华大字典》对此字注音为:“徐嗟切,音邪”,《辞海》对此字注音为:“习耶切,音邪”,《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对“斜”注音  相似文献   

12.
《史记·鸿门宴》中“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一句中的“王”字,教辅资料上通行的有两种读音,一读为王(wáng),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字的产生几千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些字读音变了,有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为此,《中国历史》一至四册的编写者对一些不常见的字,或古今读音不同的字注了音。如“耒”(lěi垒音)、“鲧”(gǔn滚音)、“颉利可汗”(kè hán克寒音)等等。这对帮助教师和学生读准字音大有益处。然而,教师仍不可掉以轻心。近年来,学生读错字音的现象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14.
粘与黏     
<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3月25日《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中恢复使用"黏(nián)"字,在表达"黏"的概念时,恢复使用"黏"字,如:黏膜、黏液、黏度系数、黏性等;在表达"粘(zhān)"的概念时,使用"粘"字,如:粘贴等。  相似文献   

15.
粘与黏     
<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暑于1988年3月25日《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中恢复使用"黏(nián)"字,在表达"黏"的概念时,恢复使用"黏"字,如:黏膜、黏液、黏度系数、黏性等;在表达"粘(zhān)"的概念时,使用"粘"字,如:粘贴等。  相似文献   

16.
“难”与“血”都是多音字。多音字的选音原则是据词定音”,即根 “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择不同的读音。 电视台播音员的读音人们公认是最标准的,可是对“排忧解难”的难字,则有时读为“”阳平( ),又有时读成 nán去声( ),这就使关注 nàn语言规范化的人,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产生了疑问。 《新华字典》对“难”字的读音规定如下:1.读阳平用于下列四种语义:()不容易,()不大 1 2可能,() 3 使人不好办,( 不好;2.读去声时用 4)两种语义:()灾患、困苦,()诘责。“排忧解 1 2难”的难字是困苦、灾患”之意,具有名词性 …  相似文献   

17.
剪窗花     
《新作文》2007,(4)
作文月亮船让我们坐在“作文月亮船”上摇啊来吧,轻松轻松!摇……佳jiā佳jiā手shǒu巧qiǎo剪jiǎn窗chuān花huā,华huá华huá用yòn泥ní捏niē小xiǎo鸭yā。佳jiā佳jiā和hé华huá华huá学xué捏niē鸭yā,华huá华huá跟ēn佳jiā佳jiā剪jiǎn窗chuān花huā。佳jiā佳jiā学xué会huì了le捏niē小xiǎo鸭yā,华huá华huá学xué会huì了le剪jiǎn窗chuān花huā。佳jiā佳jiā和hé华huá华huá,互hù相xiān学xué习xí人rén人rén夸kuā。小朋友们,在这期《新作文》中,有一篇作文叫《剪出来的奇迹》,你看了吗?文中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18.
修订后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生字得到了调整。在教学中,我发现五年制教材有八个汉字注的音不够规范、正确。一是第三册第7课《坐井观天》一文里“落在井沿上”中的“沿”的读音。教材把这个字的音注成了yan,这是不正确的。“沿”字是一个多音字,除读yan外,还读yan。表示水边的“沿”读yan,因此,“井沿”一词中的“沿”应读yan。二是第三册第36课《坚持锻炼》一文里“连广播操也不做了”中的“做”的读音。书中把“做”字注成了zuo,这是不对的。“做”只有一种读音,它的声调是第四声,应该读zuo。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书写形式上,并没有“你”和“妳”的分别。打开《辞海》,“妳”字,一作“奶”的异体字,一作“你”的异体字。又查“奶”字有“嬭、妳”二异体字,“你”字有“妳”作异体字的注释。现行《新华字典》里“奶”字的异体字是“(女用)”,当今电视台里播放通俗歌曲时字幕上也常出现“妳”字,演唱者发音时读作“nǐ”。按《新华  相似文献   

20.
有的教师在讲读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六册《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沉甸(diān)甸地往下坠”和第八册《挑山工》一文“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diān)甸的货物”中的“甸”字时,把“甸”字作为多音字来处理,因为“甸”字还有另一种读音“diàn”。这种教法是错误的。据查,“甸”字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都只有一个读音“diàn”。那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diān”音是一种变调读法。说到变调,就不能不介绍一下调值。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