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林杰 《收藏》2020,(2):44-45
笔者在收藏研究明代钱币的过程中,受到《明史·食货志》的一些启发,同时也发现两处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记载:1.嘉靖年间曾补铸洪武至正德9个年号钱,而实际上未铸;2.崇祯年间未曾来得及铸当五钱,实际上是铸行了。对此两点,笔者据史载进行了考证,阐述如下。嘉靖年间未补铸洪武至正德9个年号钱《明史·食货志》载:"至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大铸嘉靖钱。每文重一钱三分,且补铸累朝未铸者。三十二年铸洪武至正德九号钱,每号百万锭,嘉靖钱千万锭,一锭五千文。"  相似文献   

2.
陈瑞海 《收藏界》2010,(1):78-78
在华光普先生编著的《中国古钱图录》一书中,细心的泉友会发现,在“保宁通宝”与“统和元宝”之间有一个空当,即公元979~982年这四年间没有辽钱图录。在同书五代十国部分的“乾亨重宝、通宝”一节,则有一个较长的备注:“‘乾亨通宝’铜质浑厚,制尚精好,文字风格也类系辽钱,一说系辽乾亨四年,圣宗耶律隆绪即位之初所铸,可备一说。”  相似文献   

3.
葛天越 《收藏》2015,(3):95
笔者在当地古玩市场地摊上挑到一枚稀少的北宋"熙宁元宝"目熙版小平钱(图1),该钱直径24.5毫米,厚1.3毫米,重3.7克。其主要特征是钱文上繁体"熙"字上部左侧的一竖和"臣"简化成了目字旁;右侧的"巳"字或因笔画隐起不清,几乎简化成了一个缩小了的竖弯钩"L"。该版除"熙"字外,其余3个字与《北宋铜钱》所著录的第1046号"熙宁元宝"俯宝版(图2)基本一致。综合考量钱文风格和形制,笔者认为两者具有极近似的"亲缘"关系,当为同一钱监所铸;目熙版应为俯宝  相似文献   

4.
誓戎 《收藏界》2010,(12):82-82
罗汉钱是清朝康熙年间所铸制钱"康熙通宝"的异品钱,它同普通的"康熙通宝"的区别是"熙"字少"臣"左边的一竖,而"通"字的走之儿仅为一点,俗称"一点通"。此钱制作精良,边缘肃整,铜泽光亮,重约4.8克,铸量稀少,深受民间百姓的珍爱。  相似文献   

5.
黎凤歧 《收藏界》2010,(12):79-80
朝鲜半岛在古代有东国之称,由于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朝鲜的古钱币也是外圆内方的汉文钱。早在高丽成宗十五年(公元995年),即我国北宋太宗至道年间,朝鲜就仿照唐"乾元重宝"钱铸造了"乾元重宝"背加"东国"二字的铁钱,两年后,高丽穆宗又铸"乾元重宝"背"东国"铜钱,到了高丽肃宗年间(公元1095-1104年)又陆续铸造了海东、东国、三韩诸钱,但这些钱币传世均较少,其中又以小平钱为主,"东国通宝"偶见折二钱,未见有更大的铸钱。  相似文献   

6.
古币两则     
“重熙通宝”折十大钱,近百年来藏家未见实物。马定祥先生曾推断——“此钱应有大钱”,但生前亦未见到。可见此钱之珍稀程度。今发叶柏光先生之藏品彩照及相关文字,以图推断,生坑硬锈,背部周廓及穿好,均制作精整,面部钱文布局合辽钱章法,与“重熙通宝”小平钱一脉相承。该泉得自辽故土,地望亦合,但锈色较单,“宝”字左侧边缘处,微有反光,似铜质较黄。辽钱小平钱铜质偏水红,大钱铜质如何,尚可探讨。未见实物,按图索骥,难以准确。但既有此物面世,不应隐匿。“泉苑”自应公之于众,不需做过多评论,相信诸藏家火眼金睛。  相似文献   

7.
乾元重宝钱     
正唐肃宗乾元年间(758~760年)铸造的乾元重宝钱,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枚以年号加"重宝"为钱文的铜铸币。该钱是由唐朝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品种有乾元重宝当十钱和乾元重宝背重轮大钱以及后期减重为小平钱三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并且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是乾元年间铸行,所以民间俗称"乾元钱"。乾元重宝钱的版别很多,除钱文书写变化外,主要分狭缘、阔缘,并有光背及背星纹、月纹、祥云、瑞雀、同心结等,有些则因存世稀少,成为收藏价值极高的珍稀品种。  相似文献   

8.
数月前,我有幸淘到了一枚华夏最早的重宝钱—乾元大钱。此钱钱径2.6厘米,重约8克,钱文为隶书,直读,"乾"字的"乞"字成钓鱼钩状,书法精妙,背上为星,背下为俯月。据查,此钱是唐朝由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有"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重宝"两种。唐肃宗为什么要铸此钱?话说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将郭子仪率领军队收复长安,唐肃宗李亨回京  相似文献   

9.
蒋将 《收藏》2012,(12):70-71
崇祯通宝是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年间(1628~1644年)所铸的年号钱。祟祯钱版别之复杂、品类之繁多,在中国钱币史上颇得盛名。别具一格的“鬼崇祯”,也因其独具的神秘色彩,在崇祯钱中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0.
傅绍庆 《收藏界》2012,(5):78-78
北宋徽宗崇宁年间(1101-1106年)所铸“崇宁重社”折十大钱,据《玉海》卷180载,铸量高达15亿枚以上。如此巨量的“崇宁重宝”到底有多少种版别?正如《北宋崇宁钱币图谱(珍奇实物版)》一书作者陈策生先生所言:“至今仍然是一个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11.
周少华 《收藏界》2010,(6):105-105
"得一(壹)谁知谶未真,顺天新铸有重轮,洛阳古寺铜销尽,都是如来劫后身。"这是清代的《古泉杂咏》。《新唐书·食货志》:"史思明据东都,亦铸‘得壹元宝’钱,径一寸四分,以一当开元之百,既而恶‘得壹’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6,(11)
正天启通宝乃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年间(1621~1627年)所铸,有小平、折二、当十等种类,大小各异,变化甚多。其钱文楷书直读,除光背者外,小平钱背有星月及记重、记局、记地等;折二钱背有星号、记值、记地等;当十钱有记值、记重、记地等数种,铸量也颇丰。小平钱直径约24毫米,重2.6~3.6克;当十大钱直径44~48毫米,重19~35克,大小轻重变化较大。在当十大钱中,背  相似文献   

13.
海泉 《收藏界》2011,(8):74-75
据《金史·本纪》和《金史·食货志》记载,金章宗完颜在泰和年间(1201-1208年)铸"泰和通宝"、"泰和重宝"钱,这也是他在位近二十年所铸的第三个年号钱(第一个年号钱是"明昌元宝",其后是"承安宝货")。  相似文献   

14.
《收藏界》2007年12期发表了"两枚清朝开炉钱",一为"试铸大吉"背满汉文"宁"字钱,一为"同治通宝"背双"寿"钱,认为二者风格一致,两钱互证,故"试铸大吉"必铸于同治年间,而"同治双寿"钱则为"宝宁局"试铸钱。  相似文献   

15.
据史书载,明代早中期的建文、正统、景泰、天顺、成化、正德年间均未正式铸过年号钱,目前所见除伪品外多属安南所铸。据《明·食货志》嘉靖六年(1527年)补铸累朝未铸铜钱。明末世人以高价求购正德钱一二文可值银一两,称正德皇帝为游龙,人佩此钱渡江可保平安。但明末时铸的正德钱多数为小平光背,偶有单龙戏珠及阴刻花纹,铜色青白,通宝二字类万历钱,存世较少。清以后铸之正德钱形制粗劣,也有龙凤花纹,量多而均出自民间。  相似文献   

16.
正咸平元宝系北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铸行的年号钱,钱文仅真书一种。孙仲汇先生在《宋钱概述》一文中讲到:"(咸平元宝)小平钱的版别不多。"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的《北宋铜钱》一书中共收录咸平元宝27个版别,在北宋年号钱中属于版别数量相对较少的品种,其版别数量仅比该书收录的景德、明道、景祐、庆历、重和、靖康六种年号钱的版别略多些。咸平元宝正字类和小字类中的常规版别均属于常见的普通版,余下的版别都不容易寻觅,其中草元、阔  相似文献   

17.
戎畋松 《收藏》2006,(6):98-98
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安年间(1085—1094年)所铸。道宗在位40余年,有清宁、咸雍、大康、大安、寿昌5个年号。其末年由于朝政黑暗,埋下了辽国倾覆灭亡之祸根。西北阻卜诸部联盟酋长磨古斯起兵反辽,战争历时9年有余,辽集结大军征讨,结果几乎全军覆没,大伤元气。  相似文献   

18.
"千秋万岁"钱币大多出自北方,而且与辽国契丹族的民俗相吻合,基本可以确定为辽铸(见程正航先生发表于《收藏》杂志上的《千秋万岁钱举要》一文)。逸泉、贾克佳合著的《千秋万岁钱考释》一文则认为,"千秋万岁"钱是臣下献给辽代皇帝生日的纪念币。因为辽袭宋俗(此处为误解,应为辽承唐俗),皇帝寿诞是大喜大庆、朝野同贺的日子。早在辽太宗天显二年,皇帝生日便被定为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7,(6)
正崇祯通宝钱,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年间(1628~1644年)铸行。据《明史》记载,自万历年间开始至崇祯中后期,由于国家屡遭内忧外患以及水、旱、虫、瘟疫等灾害,致朝廷"内帑大竭"。为补充军费产生的亏空,"命各镇有兵马处皆开炉鼓铸,以资军饷"。由此,形成了京、省、州府边镇、军卫、仓、院等"铸厂并开"的局面,导致这一阶段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20,(7)
正大历元宝,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766~779年)所铸。有关此钱的来历出处,昔日旧谱认为是泉界趋之若鹜的"唐钱之极少者",而对其论述则是扑朔迷离,让人莫衷一是。最早记录大历元宝的是五代张台的《钱录》,此书虽没有流传下来,但南宋洪遵《泉志》中引用了张台关于此钱的记叙:"张台曰:大历是代宗年号,计此时所铸。"遗憾的是,由于张台说得太过简单,从记述里找不到一点关于大历元宝来历出处的蛛丝马迹,只能让人知晓五代时已经有泉家收藏了大历元宝。按理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