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民国瓷,以景德镇窑瓷器为大宗,且大多带有款识。具有时代标志性的款识有洪宪款、堂名款、人名款、厂名款、纪年款等五类,此外仿古款也较为特殊。洪宪款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洪宪款瓷器主要有"洪宪年制""洪宪御制"两种,分红彩楷书和蓝彩楷书,有的带方栏,有的则无方栏,一般施于器物底部。瓷器装饰以粉彩为主,造型多为瓶类。瓷器的质量良莠不一,有些工艺十分粗糙,显然为时人臆造品。有些则工艺精细,胎质细腻,釉面润泽,且绘画水平较高。其是否专为复辟烧制,仍为历史之谜(图1、图2)。  相似文献   

2.
孙艺灵 《收藏界》2012,(12):72-75
纪年款是标明瓷器制作年代的一种款识,在款识中占有较大比例,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年款,即以帝王年号为纪年的款识,也称朝代款,如"大明宣德年制"等;第二种为干支款,即用天干配地支来标明器物具体年份,如"大清康熙丙午年制"等;第三种为不书具体年代的款识,如"大明年造"、  相似文献   

3.
叶佩兰 《收藏》2007,(12):48-51
我在1998年出版《元代瓷器》一书的初衷,就是想告诉大家什么是元代瓷器。上世纪90年代,市场上的仿古瓷已经很多了,当时我因工作需要赴外地考察,到了一个收藏家的家里,发现了满房间的仿古瓷,许多是仿元青花瓷器,以后又陆续发现许多仿元青花,听了收藏家及其家属讲了他们的收藏故事,让我很痛心,也感到很内疚,促使我编写了这本《元代瓷器》。今天看来,书中有许多不足之处,研究也不够深入。该书出版后元青花仿品曾一度没了市场,  相似文献   

4.
景德镇釉上五彩是从元明的红绿彩和"大明五彩"发展而成的。清康熙年间五彩与青花成为两大主流品种。五彩题材广泛,构图新颖,形象概括,用笔洗炼,线条刚劲,色彩明艳,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风味,是瓷苑一枝古艳的奇葩。本文试从花鸟图方面分析其艺术特色,兼及民国仿品特征。  相似文献   

5.
高玉书 《收藏界》2015,(2):70-75
2014年10月中旬,西安大唐西市艺术馆举办了为期五天的"陕西省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展",其中将明末清初流传到日本的40多件"吴须赤绘"——漳州彩瓷也引进展出,勾起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回忆。"吴须赤绘"是日本人对漳州五彩瓷(又称红绿彩)的称谓。海外学者则将漳州窑生产的瓷器称  相似文献   

6.
《收藏》2020,(8)
正"慎德堂制"款瓷器是清道光时期(1821~1850年)景德镇御窑厂为圆明园行宫慎德堂专门烧造的瓷器。慎德堂是道光皇帝在圆明园行宫中的主要居所,位于九州清晏西侧,建成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因此,"慎德堂制"款瓷器与传统年号款瓷器一样,均属官窑制品,不仅代表了道光皇帝"崇俭去奢,慎修思永"的执政思想,也更体现了皇帝本人的审美意趣。下面即以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品为例,按装饰工艺加以整理与介绍,并就后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杨俊艳 《收藏》2021,(1):34-39
有田烧,是指江户时代(1603~1867年),以佐贺、长崎一带为中心的肥前地区所生产烧制的瓷器。当时肥田瓷器主要是从伊万里港运往日本全国各地或输往海外,所以称"伊万里瓷",也叫"肥前瓷器",但瓷器的中心产地是有田,销到欧洲的瓷器也基本是有田烧制的,故又称"有田烧"或"有田窑""有田系"等。青花五彩瓷器是有田烧重要彩绘品种之一,盛行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相当于中国清康熙及雍正、乾隆时期。  相似文献   

8.
杨俊艳 《收藏》2020,(4):18-23
慈禧(1835~1908年),叶赫那拉氏,咸丰皇帝的妃嫔,同治皇帝的生母,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皇太后。在其近半个世纪的实权统治中,景德镇御窑厂曾为她多次烧造专用瓷。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光绪瓷器中即以署"大雅斋""天地一家春""永庆长春""体和殿制"款慈禧用瓷最为精美。下面按署款的形式进行分类梳理与研究,兼对民国仿品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夏樑耀 《收藏》2006,(4):56-58
10多年来,国内收藏爱好者大幅增加。琳琅满目的古瓷尤为藏家所钟情。于是古瓷器仿品也逐渐增加。故而收藏爱好者要擦亮“识珠”的慧眼,多多了解近十几年仿品的变化并掌握仿品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0.
《收藏界》2008,(6)
浙江丽泽、广东嘉禾春拍定于7月13日下午在广州花园酒店举行,本次拍卖会由业内著名鉴藏家麻利等资深专家全程策划,本着"求珍、求精"的征集宗旨,汇集了明清传世精品瓷器103件,明代铜鎏金佛像13尊。着力推出康、雍、乾三朝制瓷鼎盛时期的官窑瓷器,部分是宫廷御制品,囊括粉彩、青花、五彩、素三彩、单色釉、斗彩等主要瓷器品种。拍品中的明清官窑瓷器达到了品高、质精、物稀、  相似文献   

11.
潘志勇 《收藏》2006,(5):54-55
凡仿品有两种:一种是旧仿旧,另一种是新仿旧,旧仿旧毕竟是一种文物,而新仿旧就是新瓷器了。如果它带有苦难牟利的性质,就是伪制品或假货。  相似文献   

12.
季江生 《收藏界》2011,(3):39-41
粉彩又称软彩,属釉上彩,出现于清代康熙中期,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工艺影响而创烧的一个新的品种。粉彩画面颜色鲜艳、柔和,比五彩更加淡雅华丽、丰富多彩,深受人们的珍爱。乾隆时期粉彩瓷器大放异彩达到高峰,以后历代均有烧制,至清末民国时粉彩瓷器已非常普及,成为中上家庭女子结婚的陪嫁品。  相似文献   

13.
宋康年 《收藏界》2011,(1):68-68
有关墨彩在辞书中是这样注释的:瓷器装饰彩之一,以黑色为主兼用矾红、本金等材料,在瓷器上绘画,经彩炉烘烤而成。墨彩始见于清康熙年间,是五彩、珐琅彩、粉彩瓷器中常见的色彩。到雍正、乾隆年间,墨彩器用国产料仿烧水墨珐琅效果的瓷器。墨彩是在白瓷器物上以墨料绘画纹样,再经低温烘烤而成,犹如在白纸上作画,墨色浓淡,雅洁宜人,可与水墨丹青媲美,  相似文献   

14.
陈锦 《收藏界》2015,(3):51-53
上海的朋友沈先生打电话来,邀请我欣赏他新近收藏的两件康熙青花五彩罐,并发来照片。沈君收藏瓷器二十余年,过手的瓷器无数,收藏亦精而美,为何会单单邀请我去看这两件看似寻常的瓷器呢?这两个青花五彩罐引起了我的好奇。青花五彩瓷是中国陶瓷史上重要的品种。它的烧造工艺较为复杂,先于坯上用青花料描绘出一定的纹样,上釉后入窑以1300度以上高温烧造。再以红、黄、绿、紫、赭等色彩描绘到已烧  相似文献   

15.
一位资深藏友赠给我一件"大清道光年制"三行六字篆书矾红款粉彩瓷盘,让人一眼望去,赏心悦目,今天拿出来给众藏友饱饱眼福。这件白地粉彩瓷盘(图1)直径29.4厘米,高5厘米,足径18.2厘米,圈足内有矾红"大清道光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图2)。  相似文献   

16.
《收藏界》2007,(9)
清代青花瓷器,以康熙朝中期青花瓷为顶峰,在中国青花瓷史上也久负盛名。康熙中期青花瓷器,以其青翠艳丽的色泽、新颖多样的器型和著名的"青花五彩"而独步瓷史。特别是绘制戏曲故事和表现《三国演义》、《水浒》等军事题材的"刀马人"战争场面图纹和绘制笔触工整细腻、意境悠远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有一批传世景德镇窑五彩与斗彩瓷器,制作工艺精湛,装饰品类齐全,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仅就个人的保管经验与目鉴感受,介绍分析如下。五彩瓷器的特征馆藏景德镇窑五彩瓷器分袖上五彩与青花五彩两大类。釉上五彩是先烧成白釉瓷器,然后用彩料在其上面进行纹样描绘,再经低温二次烧成。馆藏这件明嘉靖五彩人物纹盖罐即为典型代表:由盖面至器身底部分别饰红、黄、绿等彩绘制的缠枝花纹、朵花纹、蕉叶纹、三角  相似文献   

18.
李元梅 《收藏界》2011,(3):129-130
此瓷器应称为:"乾隆年制"蓝料楷书款瓷胎画珐琅镂空高颈人物纹罐(瓶)。此瓷器的考证,依"眼学鉴定方法",从其形制、纹饰、画工、色料、款识、胎、釉诸方因素来鉴别:一、从该瓷器的形制来看:其造型十分别扭,如罐似瓶,不伦不类  相似文献   

19.
邵玉兰 《收藏》2011,(6):78-81
青花五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彩绘瓷品种之一,由宋金红绿彩瓷发展而来。青花五彩为宣德时期创烧,嘉靖、万历时期盛行,到清康熙时期,五彩瓷器的烧造达到顶峰。青花五彩是在已高温烧成的青花瓷器上,用釉下青花与多种金属为着色剂的釉上彩料绘制图案花纹.  相似文献   

20.
王军 《收藏界》2012,(8):61-62
五彩瓷器,釉上彩绘瓷器的一种,泛指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瓷。它是在宋、元时期的釉上红绿彩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明清两代得到发展,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先后出现青花五彩和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釉上五彩两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