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今日本秋田县人,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学的研究方面,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且卓有建树.在日本汉学界也享有"东洋史的巨擘"之美誉.在中日文化关系论等方面,他主张"中日文化同一体""文化中心移动说".可以说他的思想曾对日本人的中国观以及日本的对华政策都产生过实际的影响.本文从内藤湖南的"中日文化统一体"和"文化中心移动说"中所出现的观点进行分析,从而论述内藤湖南"文化论"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内藤湖南东洋史研究各论说间密切配合,形成一种清晰可辨的论说结构。其历史观以"东洋文化"的建构为基础,在"东洋文化"的场域里,肯定中国文化的价值;描绘中国和日本历史发展的部分特征从而提出"文化中心移动说";以促进"东洋文化"发展的视角论证日本"天职"的历史正当性;着眼于"东洋文化"变迁大势提出"东洋史时代三区分说"和"宋代近世说"。内藤以历史学方法在不同层面为其现实主张建构论证体系,是其人其说的显然特点。  相似文献   

3.
甲午中日战争后,不少日本学者在中国史研究中表现出了露骨的侵华图谋,他们极力在中国史研究中寻找侵略中国的理论根据,将日本对华侵略合理化、合法化,为侵华献计献策。此类所谓的“东洋史”、“支那史”研究事实上已经堕落为侵华的史学。这些都在日本“支那史”、“东洋史”研究的主要人物,如内藤湖南、白鸟库吉、桑原骘藏、服部宇之吉、矢野仁一、有高岩、秋泽修二等人身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其中内藤湖南的“内藤史学”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4.
此文选自中译本《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通论),中华书局,1992年7月第1版,第10~18页。作者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日本著名史学家、汉学家,曾任大阪《朝日新闻》记者,多次游历中国,是日本“支那学”开山祖、东洋史学创始人之一,研究领域博大,涉及中国上古、中古、近世史通论及中国文化史、史学史、美术史等,有《内藤湖南全集》(共14卷)行世。  相似文献   

5.
钱穆是20世纪中国史研究方面的史学大师;内藤湖南是日本研究中国史方面“京都学派”的创始人,二人都在中国史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仔细比较后发现,二人的生平,治学之路,对重大历史问题的看法,对文化史的研究,对历史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以《国史大纲》和《中国史通论》为例,比较二人治学的异同,对更好的把握历史和研究历史很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藤湖南曾明确地指示过《诗经》研究的努力方向。由他提出来的唐宋变革说业已成为宋研究的革命性原动力。在我国近年来国学有复苏之趋势。宫崎市定之学问已对中国当代的学术建设起到了触媒作用,中国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成果得益于其中国史观。由此上溯,其理论根基必及于内藤湖南的中国史观。对内藤湖南中国史观的研究,有助于中国学术之建设,进而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中叶的伟大复兴,亦有助于亚洲各国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7.
内藤湖南,日本著名的汉学家和东洋史学家。从1899年9月到1933年10月,内藤湖南先后十次访问中国,多次与罗振玉、曹廷杰、张元济、文廷式等著名学者及改革派人士切磋交流,撰写了《燕山楚水》《〈禹域鸿爪〉后记》等纪行文或日记,并就中国问题发表了多篇评论文章。这十次的中国体验对内藤湖南的汉学研究及中国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其《中国史学史》一书中对中国古代史注提出了许多见解,但是许多认识如史注在目录著作中的地位、刘知几的史注观、史注与史评的关系、史书自注的肇始及史书他注的终结等问题与史注发展的实际不一致,很有必要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9.
<正>一、唐宋变革说的最初提出今日海内外中国史研究者耳熟能详的"唐宋变革说"(欧美学界称之为"内藤假说"——NaitōHypothesis),本为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中国历史分期体系中最具独创性,甚至堪称内藤史学标识的"宋以后近世说"。1922年内藤公开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历史与地理》9-5),通常被认为是此说之最初提出。但该文实节选自此前内藤在京都大学连续讲授多次的"支那近代史"课程讲义。1947年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梁启超中国史分期“三段论”说的论述。关于梁启超的中国史分期“三段论”———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的要点分析(包括内涵、划分标准、历史背景、实质)、形成的思想渊源以及得失的评价,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第一部分。中国新史学先锋之一的夏曾佑的中国史分期、日本著名学者内藤湖南的中国史分期“三分法”均在不同程度上与梁氏分期说有着内在联系,以此为代表,展开论述梁启超中国史分期“三段论”的历史影响以及历史地位将成为本文的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11.
民国初年孔教运动的构想,相当部分源于明治日本的经验,这自然吸引了有贺长雄、内藤湖南、服部宇之吉等同时代日本思想家的关注。不过,他们眼中的"孔教",已经不再是中国专有的儒家核心价值,而是变成了日本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的目标,是要确立以日本为主体的"日本孔教",在所谓文化中心位移、重新创造自身"历史"的冲动之中,为近代日本的崛起寻求法理依据。正是这份优越意识和自负心,令他们毫无顾忌地点评近代中国的思想变迁,也注定了其难以真正理解风云变幻期中国知识阶层的思想苦闷。  相似文献   

12.
杜亚泉是 2 0世纪初一位重要的思想家 ,他的文化主张明显区别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青年派 ,也有别于纯粹的文化保守主义者 ,在五四时期思想界可谓独树一帜。其思想体系斑驳繁复 ,芜菁并存 ,虽不乏深具学理性的文化思考 ,但又带有顽固保守色彩。其文化主张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文化调和论” ,在五四前后曾引起广泛关注 ,并对后辈学者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评析其文化调和论中合理与谬误的成分 :一、其文化调和论的哲学方法论基础———“接续主义” ;二、他对中西文化性质及各自优劣的比较 ;三、他的文化调和论主张和他对中国文化出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一、小引 “东亚诗学与文化互读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天津举行,我想起自己的专业,想起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这本著名的书,而且有了现成的翻译本。不妨就借这一翻译过来的本子,从一个中国史学史研究者的视角,谈几点感想。不对的地方,敬请诸位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前与抗战时期,被称为中国通的日本人长野朗写了许多介绍当时的中国、评论中日之间各种问题的论著。在他的对华观中不乏一些良好的思想要素,但也蕴涵了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因素。譬如,他在中英关合作问题上,存在着不少的偏见与荒谬之处。长野朗提出“英美离间论”的主要目的在于,政治上排斥英美在华扩展势力,经济上维护日本的在华经济利益,思想意识上抵制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对东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戴季陶在对日本神权思想、日本国民性格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判断“日本侵略中国之必然”;面对日本的侵略,戴季陶从日本的军事实力、当时的国际关系等角度进行了深刻剖析,得出日本必败的结论,进而提出具体的应付之策,即中国自强论。他的中国自强论的背后蕴含了“以信仰动力论为理论指导、以自我保存论为前提、以经济发展论为根本路径”的深层认知框架,从应对中日关系及主义信仰等角度来看,戴季陶的中国自强论及相关思想具有一定的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江户时代,朱子学派、古学派、阳明学派、国学派的思想家先后从“日本皇统”“日本文化”等层面论证了日本对于中国的优越性,形成了独具特性的“日本优越论”。考察东亚史,这一优越论的形成,既有元日战争、明清鼎革之事的影响,又与江户学者对中国思想的认同、接受、质疑和批判密切相关。然而,随着“日本优越论”的深入发展,国学派学者以“日本文化为中心”的优越论取向,却把“日本优越论”引向了对外扩张之路,凸显出这一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论21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教学论发展面临人主义和创新教育的巨大冲击,其发展应避免走向三个误区:(一)从研究“教”向研究“学”转变;(二)从注重理论体系建构的学科重心向注重教学实践的问题中心转变;(三)从教学论研究向元教学论研究转变。  相似文献   

18.
"文气"说的古典文论价值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说几乎贯穿中国古典论的始终。它涉及到学本体论、学主体论、学鉴赏论、和学风格论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其论价值究竟如何?章将从“气”与学的本原、学的主体、风格以及学审美标准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姜夔是南宋时期名词人、诗论家、他的诗学思想深刻独到,不同流俗。在诗的本体论方面,他不苟同当时盛行的江西诗论和理学诗论,倡导“诗缘情而绮靡”;在主体论方面,他众外在的技法到内在涵养、天赋两个方面提出要求,在创作方面,他不仅总结出一套颇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法、技巧、而且特别强调“妙悟”与“兴会”;在风格论方面,他标举“风雅”,但更推崇“自然高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变”观念从先秦即已萌芽,中经汉魏六朝和唐宋时期的发展,至弘治到康熙间的唐诗学“诗变”论,从对文学活动现象变化的认识到对诗变因素、原因和诗变原理的探索、总结,最终达到对“诗变”的规律性论证,从而确立了中国古代的“诗变”论。研究中国古代“诗变”论,可以在价值取向、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成果的意义方面,深化当今的唐诗研究和诗学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