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真与平等     
我当校长十一年,在这之前,做过十一年教育机关的公务员,再在这之前,我在教室里教了十二年中学语文。我从没有认真思考过我的"管理哲学"或我的"管理观",老实说,我对这些原是不屑一顾的,我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会很极端。比如,在对待校长与学校关系这个问题上,我就不喜欢用"管理""经营"这些词。我也反对动辄就使用"校长领导力"这个词,什么"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校长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力",诸如此类。我以为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不同,在学校这个学习型组织中,每一  相似文献   

2.
肖安庆 《教书育人》2011,(32):56-57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校长是第一责任人。长期以来,应试本位教学观、知识本位课堂观、分数本位评价观,使得教师教学行为表现为课堂的"灌",作业的"滥",考试的"多",管理的"死",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毫无生机。面对课改的要求,面对课改推进中面临的问题,校长的教学领导力逐渐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焦点。本文就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变革要求校长成为"专家型"校长,只有持续地展开教育研究才能做到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以研究促学校的整体发展,这就要求校长必须具备科研领导力。校长的科研领导力是指校长能够在合理科研观的指导下,以扎实的科研功底,带领全体教师树立恰当的科研观,制订学校科研规划,持续有效地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品质的能力。本文从科研观、科研规划能力、科研示范引领能力和科研管理能力四个方面对校长的科研领导力的内涵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4.
品读     
<正>清华附小没有绝对的领导者和权威,学校管理者最重要的领导力就是将管理外化在队伍里,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任何一个组织最重要的是激活组织内每个成员的潜能,让每个人都有斗志,学校也是一样,诚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所言,学校管理者要激活每一个人某一方面的"领导"潜能。比如在清华附小,青年教师担当"影子校长",让具备管理素养潜质的青年教师阶段性担任管理者,从而在实战中获得锻炼,得到成长,让每个人都成为"领导者"。  相似文献   

5.
校长教学领导力是校长的核心领导力。对"什么样的校长教学领导力是好的教学领导力",已往理论和实践界都没有明确的回答。"好的"校长教学领导力重在服务和引领,关键在于放权和用人。要把握好教学领导力与常规管理之间的张力。校长教学领导力评价的外部主体主要是学校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应包括学生。校长的自我评价对教学领导力的改进非常重要。在甄选校长时,要注重候选人在教学领导力方面所拥有的任职经历和所表现出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从这一点来说,校长的领导力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校长的领导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提升的。具体来说,要成为一名好校长就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优秀的品德和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正确的权益观,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等。我是2012年走上夏邑高中校长的工作岗位的,至今已经3年了。虽然此前我已在这所学校担任了5年主管业务的副校长,但接手学校的全面  相似文献   

7.
<正>校长凭借什么领导学校?对这个问题,很多校长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很难准确回答出来,我们虽然每天都在管理学校,但很少去认真思考,具备哪些能力,校长才是合格的。近年来,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研究者借鉴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理论、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领导力"概念。他们认为领导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用领导者的行为影响他人,并逐渐改变其组织结构,使组织内部成员朝着共同的愿景,逐步调整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8年第3期《校长如何提升教师领导力》一文,阐述了在学校管理中如何提升教师领导力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做法。作者在办学实践中通过多做减法、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找到自我、发现自我,进而自发产生影响他人和领导自我的内在需求;尽量让教师参与学校决策,让教师成为"自我管理者",让教师的领导力在"领导"实践中得以培养和获得。提升教师领导力,并不意味着校长做"甩手  相似文献   

9.
宋金 《中国教师》2013,(Z2):2-2
美国著名组织行为学大师和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在经典著作《组织行为学》一书中全面阐述了著名的情境领导模式,并且首次提出"执行力就是领导力"的命题。保罗·赫塞认为,领导力不是一种操纵,领导力更多的是对一个人行为的影响,从而使得领导机构和整个组织取得利益。"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自然也对其领导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实,在学校的发展进程中校长的领导力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10.
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进行课程规划、实施、评价和研究的能力,是校长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校长,我觉得特别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领导团队的课程领导力。就是说,学校作为改革主体,不能仅靠学校管理团队,而是要借鉴管理学上的"分布式领导"思想,把骨干教师吸纳进入各层次的课程领导团队,由此增强学校的团队课程领导力,特别是课程的实施能力。为了提升课程的实施能力,我校选择的突破口是构建"幸福课堂",实现学  相似文献   

11.
作为校长,在推动教师自主发展的道路上,要树立"你我皆可为领导"的全面领导力的观念.全面领导力思想阐述了一种全新的组织领导观,即领导是组织中所有成员的义务和责任,是一个行动者,一个实践过程而非仅仅一个职位.  相似文献   

12.
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提出了一种称之为"他者"的伦理学,他认为真正的主体性在于为他人担责。由此观照学校管理文化生态,我们让每一个校长都以"重要他人"的身份出现在教师面前,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成为"第二我",让整个学校的教育秩序统一在"我"作为"他者之他者"的文化生态中,由此确立教育存在的伦理主体。  相似文献   

13.
正校长应该好读书——比教师多读书,先于教师读书——这样,就可以与教师形成一个"落差","落差"越大"势能"就越大,校长的专业权威就越能确立。那么,校长该读些什么书呢?一般来说,各有各的阅读兴趣,只要是有益于学校管理工作,都是可以的,开卷有益嘛!但我觉得,校长应该读点教育史学书籍。"今天由昨天而来,明天由今天而去",今天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在几千年教育发展的历史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历史上许多智慧的头脑对此都思考过,或经验、或困惑、或教训。读点教育史,就可以对这些教育问题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否  相似文献   

14.
隋振波 《学子》2013,(5):5-6
阳光最大的特质之一就在于"光明",我校努力探索、秉承阳光的这一特质,以阳光管理追求管理实效。我一直在思考:学校和教师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才能促进学校和谐高效的发展?如何使老师情感上既接受学校制度,又理解校长?只有让每一位教师都确立一种"这是我的学校"的信念,人人参与阳光管理,才能实现学校管理运作的"自治与共  相似文献   

15.
校长是否上课很久以来一直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中国教育报》曾经就有过这样的一个编者按:校长是官吗?如果不是,校长究竟是什么?每一个当校长的人也许都需要给自己的这个"校长"身份好好定定位。以笔者之见,一个基层学校的校长,他首先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其次是一个出  相似文献   

16.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07,(24)
传统管理语境下,校长是领导,是一个"发号施令者"。目前现实中,许多校长是"公关部长",是个忙于应酬的"协调者",这些都偏离了校长的主责。校长之"本"在于心系全校师生的发展,围绕这个中心求解管理效率与教育质量的最大值。结合工作实际,我以为人的因素始终是学校成败的关键所在,校长管理的着力点也应以人为本,变"管住"为"管活",营造高效、和谐的管理境界。  相似文献   

18.
钟乐江 《四川教育》2007,(10):10-10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19.
李霞  徐吉志 《四川教育》2007,(10):10-11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20.
刘军 《四川教育》2007,(10):13-13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