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念母亲     
母亲在56岁那年,因为肺癌晚期,没有在医院度过那年和煦如春的秋天,过早仙逝。这让我非常悲哀。这种心情一直持续了许多年。母亲一生很苦,十几岁时父母兄长因疾而故,30多岁时,一直与她相依为命的姐姐也因疾病而抛下她先走了。所以在我们懂事时,她几乎没有娘家人。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没有长大的、不解人事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西瓜打扦器     
妈妈挑选西瓜不是很内行,每次买西瓜时都要卖西瓜的叔叔打扦开个口,看一看西瓜是不是成熟了。我观察叔叔打扦时,用小刀在西瓜上切一个三角形的小口,抽出一块来看;  相似文献   

3.
老妈的唠叨,是我每天的必修课,想不听都不行。她的唠叨中,有对我学习的要求,有对我生活的约束,有对我言行的不满,偶尔还会有对我隐私的刺探……总之,每回都要把我唠叨得应接不暇,晕头转向。下面撷取几则生活片段,来展示一下母亲大人唠叨的功力以及本人在听她唠叨时畏首畏尾、找不着北的惨状。  相似文献   

4.
肩膀     
<正>肩膀是当你孤立无援时的依靠,这是一种持久永恒的力量。也许当月色清明时,青山会被照耀得妩媚,当大雨滂沱时,山溪会变得激荡汹涌,但这些变化都无损肩膀的力量。和妈妈一起买完菜回家,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我撑开伞,妈妈习惯性地把我往回拉,想让我靠着她的肩膀。意  相似文献   

5.
误爱     
“为什么会这样啊!”她刚走进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坐稳,便嚎哭起来。她确实需要一名心理医生。 我把她带到沙发边,为她倒了一杯水。我看了她一眼:她全身上下都是名牌,显然是名阔绰的女士。  相似文献   

6.
记得1966年我读小学一年级时,老师曾经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搞清楚父亲的职业,第二天告诉大家。我回家后马上问母亲:爸爸是干什么的?母亲说她和爸爸都是科学家。我又问她科学家是干什么的。她没有回答,而是递给我一把勺子,要我把它扔到餐桌上。我扔出去,但勺子掉到了地上。  相似文献   

7.
童年旧事     
邵伟 《今日科苑》2006,(10):58-58
奶奶过世的时候,我不在她身边。奶奶走了,从此我的生活变得不再完整。以至于在以后的几个月里,我在黑暗中睁开眼睛看窗帘上摇动的月影想飘摇的心事时,常会唏嘘泪下。奶奶,是我对把我从六个月照看到六岁的保姆的称呼。人的童年,实际上都在长辈人的心中装着  相似文献   

8.
孙淑玉 《今日科苑》2013,(19):90-91
国庆假期,当大多人忙着出游玩乐时,72岁的韩克凤仍在忙着捡破烂,因为冬天要来了,她想给"女儿"攒点钱。今年72岁的韩克凤有过短暂的婚姻,20年前领养了一个小姑娘后,她的生活重心陡然变了。原来风风火火的她变柔情了,靠着捡破烂她把女儿供到了高中。不仅如此,她还是平安社区义工服务队的积极分子,只要得空她就会  相似文献   

9.
女儿18岁生日那天,我把一盒避孕套交给她,告诉她:你已经长大成人,该为自己以后的行为负责了。恋爱不是可耻的,感情是美好的,但没有参加工作之前,你还没有承担性行为后果的能力,所以最好不要发生。一个女孩儿能保有自己的处女之身会让你将来少一些遗憾,更会让你的婚姻享有甜蜜纯洁的回忆。一旦难以把握自己的行为时,避孕套对女孩子的身体是最安全最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叛逆流行     
"晚饭吃什么?"虽然出差在外,我心里却记挂着家中的女儿."自己煮呗.""自己煮?自己煮些什么呀?"想象不出她会煮些什么."哎呀,自己煮就是自己煮啦."电话那头女儿的口气已经不耐烦了,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只好挂了. 女儿为什么这么容易烦躁?她原来不是这样的.想起小时候她跟我的亲密劲儿,我心里一阵泛酸.那时我出差在外,电话里总能传来清脆甜稚的关切问候.八九岁时,她口头表达欲望特强烈,一张小嘴一天到晚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什么都可以成为话题.  相似文献   

11.
离开地球     
“我不明白,为了一艘愚蠢的飞船,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地球?”我10岁大的女儿特洛伊抱怨道。在我们把财产装上分配给我们的穿梭机的过程中,她一直都在发牢骚,破坏了所有的喜悦气氛。  相似文献   

12.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下雨天乘坐公共汽车,在上、下车时,往往会被雨水淋得狼狈不堪。我的发明作品———“带自动伸缩挡雨板的公共汽车”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是怎样发现这个问题的呢?记得有一次我正在车站候车,天正下着大雨。当汽车靠站时,乘客们都打着雨伞,穿着雨衣,迫不及待地涌上车,他们都是不想被雨水淋湿,但上、下车开合雨具的一刹那,却被雨水淋湿了,有位阿姨一手抱着小孩,一手撑着雨伞,等到她把小孩送上车,她自己已经被雨水淋湿了;下车的乘客还没有下车就把雨伞伸出车外了,容易造成危险。我想,如果能有一个为乘客们…  相似文献   

13.
牵着女儿,从广场邮局出来。那个现做现卖龙须糖的人还在。每次来这里,都能见到她,只是她身旁的人换了。以前一直都是一个年纪相当的中年男子,这回,是个男孩子,15岁上下,稚嫩、青涩,东张西望,眼里满是羞涩。每次打她身边走过,女儿都吵着要吃龙须糖,都被我以不干净、会吃坏牙等为由拒绝了。  相似文献   

14.
破裂的彩虹     
庞启帆 《知识窗》2011,(9):55-55
多么不幸的人也会有快乐和希望,就像这道——我的朋友贝基即将离开她的工作岗位。三年前,我写了一个有关她的故事,她非常喜欢。在她离职前。她打电话给我,请求我送一个有我签名的那个故事的副本给她。她说,她打算把它装帧起来。  相似文献   

15.
这天甄里和甄梅一时兴起,约定在双休日比比谁吹的肥皂泡更大。兄妹俩都很好胜,准备也很认真,连肥皂液和吹管都是各用各的。说来奇怪,不管甄梅怎么使劲吹,她吹出的肥皂泡总归没有哥哥的大。眼看甄里的泡泡吹得竟有西瓜那么大小,气得她小脸一板,赌气说: “我不来了,连这肥皂泡也欺负人!”  相似文献   

16.
刘亚华 《知识窗》2013,(21):9-9
母亲在她21岁那年生下我,比母亲还小两岁的父亲,顺理成章升级成小爸爸。那时,他在村里谋得一份工作,做会计,他对工作倒是上心,早出晚归,对我的到来却感到惊慌失措。他从来不让我碰他的账本,每每我哭闹时,他也只是以巴掌相待,很少把我抱在怀里哄劝。记忆里,我很少和父亲亲近。  相似文献   

17.
谈中国生育率变迁的话题,我是很有感性认识的。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前,人们的生育处于自然状态。举我家的例子,据我所知,我妈妈家有9个孩子,她是最小的,她自己生育了4个孩子。她的兄弟姐妹每家都生育5~7个孩子,和我家来往最多的三姨36岁丈夫去世时已经生育  相似文献   

18.
自信的太阳     
有一个女孩,平时对自己的一切都马马虎虎,漫不经心,常常衣衫不整,丢三落四,甚至在学习上也吊儿郎当,浮皮潦草,学习成绩很差。她的母亲对此一筹莫展。一天,母亲把女儿带到一位心理学教授面前,诉说起女儿的情况,“她如今都17岁啦,还这么不懂事,这可叫我如何是好?”教授笑着说:“请允许我单独跟她谈一谈,好吗?也许我能了解她对自己和周围一切漠不关心的秘密所在。”母亲走了,教授仔细观察着女孩。这位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的少女长得很美,但她的美却被邋遢的外表掩盖了。姑娘成熟了,而心理却很幼稚。教授跟她聊天,她似听非听。教授沉默了一会,突…  相似文献   

19.
美丽女郎     
火车上面,掠向车后的红颜湿绿已不再吸引任何人了,众人都把目光放在我对面座位的这位姑娘脸上。不经任何修饰便呈完美的脸,可不容易看到,眼前坐着真正的美人,有谁还会去关心窗子外面的景象?那女子真沉得住气,除了时不时也看我一两眼外,再不理会其余人的眼光。大抵美人都是如此,矜持、骄傲,目空一切。车子停靠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站旁有许多叫卖的人,向车上的乘客高高举着各式卤味、鲜果。众人纷纷起身走下车去,我也拿起随身的小皮包站起来。突听对面的美丽女子唤住我,要我帮她带点橘子。我点点头答应了。我把橘子交给她,她接过去,看着我…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虚拟的时钟,分针、秒针的快慢走得都不一样,也许时间用词相同,时间概念却大不相同. 一位大公司的高级主管把她的经验告诉我.她刚任主管时,负责带一群出校门不久的下属.有一天她跟一名下属说:"这份企划书很急,请赶快完成."那人满口答应,没想到,再三催促,暗示加明示,过了三天,才把企划书交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