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参与知识联盟的目的是通过共同创造新知识和进行知识的转移来提高其创新能力.从联盟中企业角度出发,借鉴群生态学模型对企业参与知识联盟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与适度技术差距的企业合作建立知识联盟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并且企业应在利用合作伙伴知识和自主创新之间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2.
在153家中国制造企业调研样本的基础上,运用资源依赖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企业知识权力的理论模型。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知识权力;创新能力在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知识权力间具有中介作用,在结构性嵌入与知识权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关系性嵌入与知识权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Johnson-Neyman分析显示,创新能力在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知识权力间发挥中介效应的强弱受价值链内企业间知识距离的负向调节,知识距离的增大使结构性嵌入与关系性嵌入对创新能力的条件效应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
企业创新能力知识支撑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决定因素,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离不开知识的支撑.本文认为企业创新过程中不同的知识对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所起的作用不同,企业提升创新能力需要一个开放、动态的知识体系进行持续支撑.本文根据企业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构建了企业创新能力知识支撑体系,对企业加强知识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177家中国外包企业创新管理的数据,本文采用多元层级回归方法,对组织记忆、组织学习、需求不确定性与供应商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试图揭示出组织记忆和组织学习对供应商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影响,并对顾客需求不确定性在组织记忆、组织学习与供应商创新能力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外包情境下,组织记忆对供应商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大于组织学习的正向影响;需求不确定性对组织记忆与供应商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对组织学习与供应商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增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与知识已成为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关键,探索不同属性网络与知识促进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是否存在差异?通过系统文献梳理,构建了协同创新网络、知识整合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198家浙江科技型小微企业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结构方程、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异质性网络与同质化网络均能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但前者的作用明显大于后者;(2)异质性知识整合在异质性网络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同质化知识整合在同质化网络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外部知识搜索能否提升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结合知识搜索与协同创新理论,探讨了外部知识搜索、知识整合及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以188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实证样本检验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1)市场知识搜索和技术知识搜索均能提升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2)互补性知识整合和辅助性知识整合在市场知识搜索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互补性知识整合在技术知识搜索与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122家企业339名管理者或研发人员的有效样本数据,本文分析了开放式创新背景下,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意愿与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溢出效应和创新意愿均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知识溢出效应对创新意愿的影响随着知识溢出效应的增强而变化,两者呈倒U型曲线关系;企业的研发新颖度在知识溢出效应与创新能力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企业知识溢出效应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内部作用机理,不仅拓展了知识溢出和企业创新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空间,同时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有效增强知识溢出效应、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知识转移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为揭示其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机制,分析企业的吸收能力和网络依赖在知识转移与创新能力间可调节的中介模式,利用中国218名管理者的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和自助(Bootstrapping)方法,对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中介作用;网络依赖不仅正向调节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而且正向调节整体中介模型。这说明网络依赖程度高的个体在积累了足够的商业知识后,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基于上述发现,研究认为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知识转移、吸收能力和网络依赖的复杂过程得到更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王宗军  蒋振宇 《科研管理》2006,41(1):274-284
通过对257家新兴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研发人员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员工信息素养对外部知识效应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员工信息素养对外部知识获取与内部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技术探讨了企业规模对员工信息素养的制约效应。结果表明:员工信息素养对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的吸收效果均有促进作用;此外,企业规模越大,员工信息素养对技术知识与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促进作用越小。本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员工素养与企业创新等领域的理论空间,同时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有效提高员工信息素养、增强外部知识吸收、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网络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并通过对珠三角162家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验证这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新创企业网络构想能力、网络关系管理能力以及网络角色定位能力对知识管理能力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新创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在网络构想能力和创新能力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新创企业网络关系管理能力以及网络角色定位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创新能力,还通过知识管理能力间接影响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知识的隐含性、分散性和知识价值作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考虑了知识共享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建立了一个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企业内员工知识共享的因素以及知识共享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共享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的隐含性和分散性对企业内知识共享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大型组织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演化关系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遵循"知识积累动力→知识积累行为→知识基构建→知识基激活→创新能力演化"的脉络,建立了企业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演化规律之间动态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工具软件Vensim PLE进行仿真运行。结果显示:企业知识历时性积累对创新能力提升具有边际递增的贡献作用,但必须以企业更广泛空间上的集聚性知识积累(异质性知识)为条件;企业能力刚性不是来源于知识积累本身,而是知识积累方式;知识积累对创新能力演化的贡献作用存在"临界规模"效应,因此企业需要对知识积累进行长期投资。最后,对研究结果的管理意义、局限性及未来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探讨知识整合方式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整合方式并不能直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必须通过知识存量和情境整合两个中介变量间接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创新能力的成长模型。模型显示,知识整合方式与创新能力之间是一个正反馈的系统。企业创新能力成长阶段与各整合方式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匹配,创新能力的成长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盛伟忠  陈劲 《科研管理》2018,39(9):1-10
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能力的支撑,而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学习。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的互动学习与创新能力关系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MPLUS7软件),以浙江省为主的331家制造业中小企业为样本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企业与外部知识间的互动学习,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对提升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其中,潜在吸收能力只对创新实现能力产生中介效应,且影响程度远小于现实吸收能力。而现实吸收能力对机会识别能力、创新实现能力和商业化能力均产生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实质上揭示了企业的外部知识探索能力、内部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的视角,探讨了与供应商的合同关系和人际关系及共同认知对知识整合和制造企业的产品创新及流程创新的重要作用。实证结果显示:(1)合同关系和人际关系均能促进企业之间的共同认知。(2)人际关系能有效促进对供应商知识的整合,但合同关系对整合供应商知识却没有显著影响。(3)企业之间的共同认知会积极影响制造企业整合供应商知识,也积极促进制造企业的产品和流程创新,并且会在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关系和知识整合之间起中介作用。(4)对制造商来说,整合供应商知识能有效促进企业的产品和流程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创新氛围、知识管理能力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通过对珠海市13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验证这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组织制度、团队合作和激励机制对知识管理能力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在组织制度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新技术企业的团队合作和激励机制不仅对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能力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知识管理能力间接影响突破性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将提高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作为研究目标,根据对上海浦东软件园、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以及西安软件园内2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437名员工的调查数据,以知识管理视角,探究组织学习、知识共享、吸收能力与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知识共享和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提高服务外包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知识共享水平和吸收能力可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吸收能力和知识共享在组织学习与创新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且吸收能力在知识共享对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向影响企业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也有影响;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的创新能力相互影响,可以协同发展,螺旋上升;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智力资本和吸收能力作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更新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研和119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对集群企业获取知识资源的网络途径、知识资源对模仿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组织学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在现阶段,集群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本地政府、商会和金融机构的关系,对于知识资源的获取具有主导作用,知识资源获取越多,集群企业的模仿创新能力则越强,但这种关系受到了集群企业学习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吸收能力理论,本文将企业探索性创新活动过程(知识获取、知识吸纳、知识转化和知识创造)与企业间知识关系特征相匹配,以企业合作关系对为研究对象,选取企业与合作伙伴的知识相似性、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强度、企业内合作网络聚合度和网络距离以及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将其分别对应于创新活动过程的四个阶段,进而考察企业与合作伙伴的知识相似性对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关系强度、网络聚合度和网络距离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以2005—2015年全球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准极大似然泊松回归模型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相似性与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随着关系强度的增加,知识相似性与探索性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变陡峭;随着网络聚合度的增加,知识相似性与探索性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变得平坦;随着网络距离的增加,知识相似性与探索性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未发生显著变化。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企业通过合作伙伴异质性知识的获取以及内部合作网络结构的优化进而提升企业探索性创新能力的结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