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5)
近年来,在多方面利好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壮大,从而推动了我国物联网一体化技术的良好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智能家居系统逐渐被人们大范围地运用到了人们生活之中,智能家居系统其实质是将各类家具设备进行有机的融合,并且实施智能化的管理,促使人们现实生活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这篇文章主要针对物联网智能家居中安防系统的设计和运用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整个智能化安防系统中切实地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借助传感器设备来针对建筑内部所有信息数据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在针对建筑结构内的安防系统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切实地运用电子设备、移动终端以及外界服务器等装置,创设个人家用智能家居系统,从而更好地完成身份判断、环境监测、移动物体监测、远程监控的任务,经过大量的实践运用发现智能家居系统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智能家居通过家居智能管理系统的设施来实现家庭安全、舒适、信息交互与通信的能力.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安装有智能家居系统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内的各种设备相互间可以通讯,它把灯光、电器、电动窗帘、安防报警、视频监控和远程控制,综合布线等融合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统一的,智能化的管理,实现数字生活,智能化生活.本文从智能家居的发展历史、智能家居的技术特点、高校中计算机物联网智能家居方向的发展现状、当前社会所需智能家居方面的人才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智能家居在人们的未来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且智能家居产业化后,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工作平台,为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物联网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今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应用为什么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与传统的家居模式相比,物联网家居更具智能化、现代化体系,本文将会针对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人们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黄萍  王颖  钱良  李林 《科技广场》2014,(3):56-59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家居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家庭和物联网成为了研究热点。为了实现家居安防智能化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远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阐述了智能家庭网络的功能和总体构成,以CC2530无线芯片为核心,构建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软硬件系统。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引领各个行业走向物联网时代,家电行业也不例外,智能家居系统随着时代的潮流应运而生。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家居,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生活促使原本单一的生活方式走向智能化。智能家居系统提供人类方便舒适的生活的同时,还要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介绍了智能家居系统概念,并指出了智能家居系统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智能家居系统要引领并主导未来家居市场,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了科技发展重要方向之一,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火热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智能家居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人们对家庭安全也提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层面,在这样一种应用场景下,我们设计并开发了基于树莓派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采用树莓派、嵌入式系统进行开发,保护家庭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提供手机端远程控制和远程监控功能。本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对保护家庭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智能家居的发展。智能家居具有高效、方便、智能化、快捷、个性化以及安全等特点,对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质量,创造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智能家居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智能家居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提高生活质素有了明显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改善性住房,不仅室内装修考究,防盗及安防也要求智能化、人性化,人们期盼着一种产品,它能实现智能开锁、上锁,自动开门、关门和主动安防,让人们真正做到辛苦工作的同时,也可享受生活。物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智能家居的逐渐普及,让门的智能化成为可能,“智慧安全门”也就应允而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已经逐渐受到广泛重视。本文重点介绍了智能家居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对所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了智能家居系统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嵌入式系统与传感器的有机结合是当代研究关注的重点,应用的产品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智能家居的概念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本文设计的生态鱼缸监控系统就是基于嵌入式技术,以及应用了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一种智能家居产品.该生态鱼缸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家庭生态鱼缸的远程监控,并且对水温、水质、水位、照明...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和智能家居作为科技时代的产物正在逐渐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就二者的含义与应用进行一番结构性梳理,意在为未来家居时代做出一个趋势性判断。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6,(2)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智能家居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技术范畴,其涉及的方面囊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本文的研究重点将致力于搭建一个能够远程家居数据信息和发送控制命令的物联网技术平台,在此平台下可以结合具体的智能家居应用方向进行深一步的研究。本设计完成了系统架构设计、数据查询、功能实现等以及单片机应用系统以及手机安卓系统的开发过程,实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协调、交叉,保证能过得以有机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智能家居"被人们广为关注.智能家居利用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家庭安全防护、家庭自动化等功能,为人们带来舒适与便捷.智能家居作为当今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最人性化、最智能化的应用,将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11)
伴随网络技术和数字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人类生活、工作、信息和通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信息化程度加速了对人们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的改变,也对传统住宅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产生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文中主要基于智能家居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的概念、智能家居系统技术要求,进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开关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今的社会中,家居的防盗安全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依据物联网进行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的应用。主要从系统软件框架设计、系统数据收发程序设计、服务端与客户端程序设计、系统功能测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综合论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软件开发的具体情况。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梁晓梅 《科技风》2012,(18):150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思想意识的提升,"智能家居"已经从早期的设想,成为了今天的现实。智能化的生活家居方式,将带给人们崭新的一种的生活体验,这是人类居住环境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该文对智能家居的概念及系统基本设计理念做出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以专业化、整体化、低成本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但人们在享受智能家居生活之余,家居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其中安防系统是智能家居的关键部分。本文就基于Zig Bee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一套智能家居电器安防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软、硬件的结构及实现方案,为新一代智能家居电器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对实际应用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智能化控制技术在家居环境的推广应用,使节能、高效、安全等科学因素与家居环境的现代要求达到了平衡,人们可以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帮助下享受智能化带来的优质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9.
小武 《百科知识》2012,(17):17-19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家居的追求不再一味放在装修装饰上,家居的舒适、智能化也成为人们新的追求,于是智能家居开始进入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早晨,当你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起床之曲已经缓缓响起,窗帘自动拉开,明媚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向室内的每一个角落……没错,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当今智能家居时代的生活标准。智能家居概述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关辉 《人天科学研究》2011,(11):143-145
物联网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各领域研究的热点,正逐渐走向实用阶段,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方兴未艾。在高校校园网的基础上搭建校园物联网,可以实现实时教学反馈、远程采集实验数据、泛在学习、智能化校园建设、智能化图书馆建设、智能设备管理、智能环境监控、远程健康管理和智能校园安保等诸多应用,带来创新模式下的智能化的数字校园教学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