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传媒行业进入了融媒体时代,新的媒介环境对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媒行业是一个应用型行业,要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媒体人,先进的实践平台必不可少。本文结合全媒体新闻制播实践平台建设项目,分析了融媒体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需求,并介绍了平台总体架构、功能模块及其优势特点。该平台基于标准云计算的基础架构服务、平台服务、软件服务三层架构,实现各类云资源的融合管控和业务系统的服务化应用,满足融媒体实践教学的专业需求。  相似文献   

2.
2014年8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正式启动"融媒2015"项目,并研发手机新闻客户端——大小新闻。该手机新闻客户端定位为"全媒体资讯服务平台",从新闻、服务、社交三个方面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便捷的综合文化服务。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将新一轮的媒体融合定位于"以全媒体采编系统为平台,手机客户端为核心,打造用户集聚平台,构建媒体融合生态圈"。探索有效破解新闻阅读免费与可持续困境的途径,实现由提供单一新闻资讯向以新闻资讯为核心的,服务、电商、社交协同发展的综合文化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3.
韩露 《出版广角》2018,(14):47-49
随着数字化变革的加快和科技的进步,纸媒受到新媒体的冲击,面临发展瓶颈.在当前形势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通过转变经营思路,由主要依靠新闻内容、文字资源向依靠市场、跨界资源转变,从单一信息传播业态向以媒介经营为核心的多元文化服务转变,促进各业态之间的有机融合.在传媒业务之外,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开展多元化业务布局,推动传媒集团无形资产的增值;加强与其他平台的战略合作和资源整合,实现跨行业发展,走"纸媒+"的新路子,将全域媒体进一步做强做优;通过培育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行平台,为集团转型进行先期探索,极大地丰富了产业形态.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融合是我国媒体事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主要方向,通过对媒体形式的融合创新,构建一个高科技、高水平的媒体技术平台,整合新闻资源,对全媒体融合平台设计规划进行分析,探究合理的路径与手段,有利于推动我国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5.
智媒时代主流媒体移动平台呈现新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转型需要创新型移动端人才,本文在分析培养背景和人才特点的基础上,以成都郫都区融媒体中心与四川传媒学院融合媒体学院产教融合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思路和培养路径三方面进行移动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期协同培养适应智媒时代移动平台需求的新闻人才,助力媒体转型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2021年,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聚焦主责主业,忠实履行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将党建和业务融合、媒体深度融合作为集团改革发展重点,在新闻宣传、对外传播、媒体融合、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2022年,云报集团将继续推进内容、平台、人员和资源深度融合,加快全媒传播体系建设,加快"云上智慧云""云上文化云"、媒体深度融合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建设,立足区位优势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一流、面向南亚东南亚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性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相似文献   

7.
夏冬梅 《今传媒》2016,(4):16-18
媒体全面迎来移动媒体时代,媒体加速向移动端迁移,媒体进入深度融合期,媒体产业的变化也在倒逼新闻传播教育转型,传媒实验室作为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主阵地在经历了不同阶段发展后,也需要适时做出调整,要着眼于"跨界复合、一专多能"的创新创意型新闻人才培养,打破既往按照传统媒体设立的平台格局,以跨界融合、开放多元思维重构实验室资源,全面开放实验室对外接口,建立多种的"造血机制",建立开放自助的创新管理模式,最终促进传媒实验室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媒体融合已经从传媒发展理念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本文选取品牌这一媒体要素作为切入点,探讨我国主流媒体如何适应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加快推进品牌融合发展,以品牌建设带动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自2014年平台型媒体概念被提出,5年来,平台型媒体从国外走向国内,不断走向成熟,互联网平台涉足传媒业务,不断催生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进行平台化探索。然而,平台型媒体的合法性,传统媒体探索平台化转型过程中简单将报纸、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不同渠道进行形式整合等误区,让平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平台化发展遭遇双重挑战。平台型媒体能给传统媒体互联化带来哪些启示?本文将以全国政协机关报《人民政协报》为例,探讨平台型媒体给媒体融合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构建互联网枢纽型传媒集团"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新闻传播价值,服务集聚用户"两大发展理念,在媒体融合过程中着重处理好用户、产品、技术、团队与新型媒体平台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不断丰富媒体产业链及业务内容,在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媒体行业的前列.  相似文献   

11.
陈卓威  殷豪良 《传媒》2018,(14):87-89
在融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媒体面临全面深化融合转型发展的问题,基于数字化和移动化的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不仅突破了行业发展瓶颈,还对高校艺术与传媒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命题.本文提出将融合媒体云教平台引入高校艺术与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开展媒体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推动专业学科建设和实践教学全面改革,以适应社会对融合媒体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华琦 《视听界》2015,(1):52-55
本文以无锡广电新闻中心几年来在媒体融合方面的实践探索为例,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范围经济视角下媒体融合的竞争优势与面临难题,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媒介融合包含三个层面:物质层面的融合、操作层面的融合与理念层面的融合。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社会对媒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不断更新传统新闻传播理论和教育观念,加强跨媒体新闻传播教育,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并加强与传媒业界的合作。  相似文献   

14.
2019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主题为"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在学习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表示建设全媒体平台要被提上日程,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如今媒体融合的大背景、强趋势之下,从全国层级到省市区各级的媒体都大力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建设融合媒体平台,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和反应速度,增强新闻可读性和形式多样性,大力创新,致力于"融媒体"平台的前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融合转型的实践中,主流媒体积极打造自主可控平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上游新闻,努力尝试转型升级再出发,加大投入力度,从融合创新、链媒体等方面发力,全力打造西部第一新媒体集群,为建设自主可控、传播力强的新型传播平台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市级媒体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也存在着不同于中央、省级、县级媒体的问题。通过何种模式和路径推进市级媒体融合发展,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懈探讨和大胆尝试。本文以在浙江省率先实行报台融合模式的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为案例,总结分析其实践探索,为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受众的需求增加,新闻传播已经开始打破传统的单一平台的限制,出现多种媒体融合的趋势。英国BBC在这方面较早进行了探索,通过改革组织架构、开发强大的技术平台、科学设计工作流程,实现了广播、电视与网络三个平台的新闻的融合,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新闻的传播更加高效,媒体的竞争力得到加强。这对于目前国内的媒体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陆峰 《新闻战线》2021,(5):28-31
实施移动优先,打造融合传播系列矩阵;创新理论宣传,打造网上思想传播高地;探索运营模式,打造“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平台。作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板块,中国江苏网在优质内容生产、平台矩阵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新舆论生态下新闻网站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传媒之间的相互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以电视图书这一跨媒体出版物为例,分别从媒介特性、表现手法、传播理念与影响力四个方面论述了电视与图书两大媒介合作的依据,验证了传媒融合是实现文化资源增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刘帆 《中国传媒科技》2020,(1):34-35,75
媒体单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由不同厂商所建设的不同架构、不同标准的技术平台,导致数据孤岛与技术孤岛的形成,极大阻碍了媒体单位融合发展的进程。如何利用新的技术理念与手段打破"孤岛",实现数据、技术、业务、运营及组织的全面融合,是当前媒体单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中台体系的建设,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媒体单位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升了媒体单位数据与技术资源的增值变现能力,同时有力地推动了现在的技术部门由技术支撑者角色向能力运营者角色的转变,大大激发了媒体单位自身的活力。本文从数据中台、技术中台、业务中台的建设内容、建设路径、建设方向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希望能够为众多处于融合转型期的媒体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