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新华社音频新闻的业务将面临全新变革,支撑音频新闻采编的技术系统也需要进行升级。本文主要针对音频新闻采编制作系统在多维度稿件采集、语音智能识别、移动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推送的技术和方案,进行系统调整和功能增强方面的思考,并结合业务实践进行阐述,希望可以更好地配合全媒体新闻样式变革要求。  相似文献   

2.
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与挑战,但在社交媒体、视频直播平台、VR技术等支撑下,传统媒体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面对网络空间中庞杂的信息,传统媒体要及时进行战略调整与体制革新,强化“把关者”角色,提高全媒体新闻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全媒体信息技术的成熟,传统媒体要注重采编转型与创新,巧妙融入社交元素,提高全媒体新闻生产能力.此外,传统媒体要抓住契机,充分发挥视频直播、互动传播、VR等新技术的优势,升级新闻发布平台,提高全媒体新闻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志峰  刘爽 《传媒》2018,(13):61-63
全媒体时代,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直播成为媒体竞争的新战场,并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笔者在阐述新闻客户端新闻直播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新闻直播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以期为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唐玮 《视听》2023,(10):154-156
在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拓宽传播渠道,为新闻的采编、审发环节开发相应板块;基于AI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新闻预判、采编决策、线索挖掘提供参考依据;在全平台多渠道分发,实现更及时、更高效的宣传;对新媒体直播进行采、编、播、发的一体化管理,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直播连线,是指电视新闻在直播的过程中,利用微波、卫星传输系统或3G、4G无线网络将信号直接切换到前方,由演播室的主持人与现场的出镜记者或新闻当事人进行连线的报道方式。视音频连线将演播室与新闻现场对接,增强了新闻事件的现场感和时效性,随着直播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直播连线成了目前电视新闻直播中经常使用的报道方式。如何完成高质量、少纰漏的连线,既要审视连线在直播中的位置作用,也要查找直  相似文献   

6.
田建明 《新闻战线》2022,(7):116-118
得益于低成本的摄录设备和高效率的移动传播APP,即时性、临场感、互动化的新闻移动直播在新的传媒业态中方兴未艾。新闻直播时,传统摄影记者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做出有摄影特色的新闻直播;要主动尝试并掌握文案策划、主持表达、运镜技巧、现场突破等多种能力,在新技术的浪潮中主动接受考验,快速转型为一专多能的全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7.
徐立军 《视听界》2014,(2):124-124
马年大年初一初二,央视《新闻联播》、《新闻30分》、《共同关注》、《中国新闻》、《新闻直播间》等多个重点新闻栏目播发了央视马年春晚的全媒体收视率数据,这是央视首次对单体节目启用全媒体多终端的收视测量评估。笔者所在的央视总编室联合央视网,委托央视市场研究、央视一索福瑞、秒针系统等多家第三方数据监测及研究公司,经过近半年的密集调研、多轮的技术测试以及与相关视频网站等传播平台的反复协调努力,在除夕当晚以及春节假期期间对全国观众通过电视机、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终端收看春晚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监测,形成了包括电视直播、电视时移回看、网络直播、网络,点.播等多种跨平台、跨终端收视行为在内的春晚全媒体收视率。  相似文献   

8.
陈丰 《东南传播》2014,(4):149-151
本文介绍4G通讯在新闻直播中的应用,回顾传统直播连线的方式引出4G新闻直播系统,继而介绍最新的4G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分析讨论4G新闻直播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软硬件配置,并介绍4G通讯技术在福建台新闻频道直播节目中的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9.
白丽媛 《青年记者》2017,(19):41-43
2016年11月8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融合大幕拉开,正式从“读者时代”迈人“用户时代”.试水全媒体的首场活动就是“网红记者直播”,在长达9小时的直播里,共有17名来自采编一线的“网红记者”通过直播镜头展现了融媒体背景下的媒体人日常. 数据显示,截至8日当晚19时,直播页面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和浙江24小时客户端上总计有48万人次观看,活动当日,浙江新闻客户端总新增用户数同比提升56%.  相似文献   

10.
洪匀  王祥麟 《东南传播》2016,(11):49-51
上海广播的全媒体综合改造有一个昵称,叫做"球体"项目,为了实现传统节目生产部门向具有活力和影响力的广播全媒体广播产品提供商的转变,在上海广播大厦的球体空间内,完成了空间布局和技术系统的整体建设,对现有广播节目技术标准、制播系统、生产流程、组织机制、资源使用、空间布局进行重新构建,广播新闻中心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了全媒体制作中心的建设,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发展要求。在这个背景下,分布式视频系统实现的信息资源的采集、展示以及多屏调用,成为全媒体制作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以网络分布式技术为核心进行资源整合,为节目部门打造高效可靠的可视化信息互联、调度、显示平台,同时通过开发ipad端控制软件,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资源管理、调用、预设等,使得信息的整合以及共享利用更为高效、更有价值,有效地提高指挥调度及节目直播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今年8月20日,丽水市遭遇50年一遇洪水袭击。由8名记者组成的浙江日报全媒体报道小组,在3天时间里深入洪灾最前沿,首次采用文字、图片、视频、航拍等方式,通过网络、微博、微信、浙江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全方位展开“立体报道”和“滚动直播”,第一时间发出声音,推动了全媒体发布、全平台运转、立体式作战从“概念型”向“实体型”演变,凝聚了抗洪抢险的强大正能量,增强了主流媒体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今年8月20日,丽水市遭遇50年一遇洪水袭击.由8名记者组成的浙江日报全媒体报道小组,在3天时间里深入洪灾最前沿,首次采用文字、图片、视频、航拍等方式,通过网络、微博、微信、浙江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全方位展开“立体报道”和“滚动直播”,第一时间发出声音,推动了全媒体发布、全平台运转、立体式作战从“概念型”向“实体型”演变,凝聚了抗洪抢险的强大正能量,增强了主流媒体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直播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一种播出方式,是在新闻事件发生、发现的现场或在演播室内不经过录像而直接播出的一种形式.”①视频连线是指电视新闻在直播的过程中,利用微波、卫星传输系统或3G无线网络将信号直接切换到前方,由演播室的主持人对现场的出镜记者进行连线的报道方式.视频连线将演播室与新闻现场对接,增强了新闻事件的现场感和时效性,随着直播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视频连线成了目前电视新闻直播中常用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各级广播电台新闻播出方式有直播和录播两种。近些年,多家电台新闻播出采用了直播方式,直播大大增强了新闻时效性,但听众同时也领教了一些播音员的频频口误,甚至是政治性错误。有的电台为保证新闻播出质量,在刮过直播风之后,又重新采用录播的方式。有的电台由于不具备直播的软、硬件条件,至今新闻播音还在采取录播的方式。虽是录播,但如何播出直播的感觉,有着较强的感染力,增强新闻传播效果,这在广播新闻播音上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在媒介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英语新闻写作的逻辑与阐释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被广泛使用,掌握全媒体时代英语新闻写作的技巧、方法、特点,对于中国媒体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深远意义.由罗雯、艾蓉、童扬芬主编的《全媒体时代英语新闻写作》一书,重点分析了全媒体时代英语新闻的主要传播特点,以及英语新闻写作的结构框架与逻辑要点,为新闻从业者进一步掌握英语新闻写作技能,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电视媒介运用声画、快速传输的能力是表达单一的传统媒介和技术专业性不足的网络新兴媒介不能望其项背的,因而,电视媒介在新闻现场直播,尤其是重大仪式性事件和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直播报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由于我国电视媒介对于新闻现场直播的观念、制度、队伍建设、技术等方面仍存在缺陷,我国电视媒介整体的新闻直播现场感不强。本文以较成功的新闻直播案例为基础,总结和阐释增强电视新闻直播现场感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福建新闻频道全新推出24小时全媒体直播互动平台"直播福建",依托福建新闻频道20年专业新闻基础及福建省唯一应急电视频道平台,以大量一线记者、著名电视主播为班底,以新闻事件直播和原创短视频为亮点,联合全省各大直播平台,微博、微信、头条,海博TV、央视网络直播平台等均可同步直播,形成网络直播矩阵,并可与传统电视大屏同步跨屏直播,将传统电视公信力影响力与新媒体实时互动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林晶 《声屏世界》2016,(11):58-60
在新媒体冲击和社会转型影响下,宁波新闻综合频道遭遇了电视观众流失、电视新闻报道公信力下降、本土新闻客户端蚕食新闻资讯市场的现实困境。面对压力,宁波新闻综合频道主动顺应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在组织架构、生产流程再造,微博、微信矩阵领衔融合,节目形态更新,技术手段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未来宁波新闻综合频道需坚持以新闻信息内容服务为根本,做强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确立电视新闻直播日常化基本理念,提升全媒体直播能力;树立“融合新闻”目标,推动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全面融合。  相似文献   

19.
潘永杰 《中国传媒科技》2023,(5):143-146+158
【目的】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党和国家战略决策,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是当前主流媒体面临的发展课题。【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统筹运用数字化理念、思维、方法、手段,按照“平台大脑+系统跑道+应用场景+综合门户”技术框架,建设“全媒体新闻传播”应用,推进“三融五跨”[1],实现以数据流耦合决策流、业务流、执行流。【结果】数字化技术应用有助于纾解互联网环境下全媒体新闻传播堵点、难点、痛点,增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结论】应用建设可为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新闻传播流程再造、模式重构、制度重塑,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结构不断优化,而在新闻时政传播中融入全媒体技术,能使新闻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显著提高。而在全媒体的冲击下,也改变了时政新闻的传播逻辑,传统的时政新闻传播内容对全媒体时代发展的要求很难相符,亟待创新其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如何提高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的传播力,是本文重点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