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戈琳 《成才之路》2014,(32):5-5
人文培养是语文教学核心要务之一,初中语文教材重视着人文性的宣扬,重视着对学生良好品质与情感的熏陶。挖掘教材情感蕴含,内外结合提升学生领会课文中情感,教会学生正确理性欣赏教材的人文底蕴,使真善美扎根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95):23-24
语文学科有着鲜明的工具性特点,同时也具备了充足的人文性,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工具,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人文思想的重要工具。语文教材中有着非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里面描述的人生追求、喜怒哀乐都能唤醒学生的内心情感,它所具备的表达感受以及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是开展情感教育活动的最佳载体。初中阶段是学生正确价值观、优良情感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发育波动较大的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利用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文章就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8,(32):51-52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情感为纽带,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是具有人文性,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通过课文的感悟熏陶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最终提升语文素养。进行语文的情感教育可以通过积极备课、巧设情境、品读探析、巧留空白这些教学方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对情感的挖掘非常重要,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提高文学素养。而语文教材则是蕴含丰富情感的宝库,教师通过分析不同体裁文章的情感因素,如现代散文、古典诗词、记叙类、说明类及议论类,能使学生充分掌握文章的立意和主旨,陶冶文学情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夏莹 《文教资料》2010,(25):58-59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教师可通过挖掘文章中的人文内涵;创设情境,把握情感;启发诱导,大胆想象;教学中渗透"音视文化",使学生获得视听愉悦之感等途径引导学生体悟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教育,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鲜活,使学生感受语文的诗意与灵性。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更是肩负着启蒙与引导、开拓与发掘人文教育的任务。语文课堂是情感的课堂,教师要富有情感,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能走进教材,深入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作者的情感世界,更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不单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单纯地“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更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重任。“文以载道”,每一篇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承载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深厚的文学积淀,教学中教师依托这些美文,“润物细无声”,能更有效地渗透积极健康的人生导向,于语文知识的传授中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它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感情丰富的课文,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语文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特点,挖掘情感因素,借助情感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从而让学生在积累语言中获得情感熏陶?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一个人认真干好一项工作的内驱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热情是上好每堂课的关键。语文教材,由其独特的人文性、情感性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以此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0.
张一娜 《成才之路》2020,(8):104-105
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以新课标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新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教材的情感取向,对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各科的课程目标大致分为:认知类、技能类、情感类与应用类。情感目标是每门学科、每堂课都需要考虑的重要目标。笔者认为,语文在众多学科中是最利于开展情感教育的,同时也是教材、教师、学生三者情感冲突最彰显的学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最终的教学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需要充分利用朗读教学,在师生、生生、生本的互动中激发学生情感,在创设的生活情景中诱发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将爱融注教学,用爱呵护心灵,唤醒学生最真挚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王进木 《成才之路》2014,(22):51-51
正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发展期,人教版语文教材收录了不少情感类题材的文章,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师如何紧扣学生实际,巧妙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点,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成才打好基础呢?一、巧妙挖掘情感点,以情促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情感类文章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但有些文本将情感以平凡的语言蕴含在文字之中,需要教师深入  相似文献   

14.
朱冬梅 《文教资料》2009,(36):59-60
语文是一门集丰富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工具性人文综合课程,教学要求将情感、态度、价值勤观作为新的目标纳入课程体系。文章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挖掘教材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阅读中渗透思想教育,以及通过情感启发,促进学生形象思想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等多方面,阐述了情感教育在语文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最体现人文性的学科,教材精选的课文是文质兼美的,学生是生动活泼的,老师又是最具人文色彩的。由此看来,完整的语文教学,在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各种教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最强的一个学科,语文教材所选文章无不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在导语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产生与作者的共鸣;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全身心地去感受作者和文本的情感;创建和谐民主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敢说、想说,说出真情。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的人文情感体验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好对话,很有助于这种人文情感体验的张大而进入学生情感内存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侯燕 《现代语文》2009,(2):9-10
中职语文教材蕴涵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包含丰富的人文意义,这对学生情感陶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应善于挖掘课文中丰富的人文因素、情感因素,带领学生体验作者之情,作品之情,在体验中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人格构成。这就要求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确立学生求真的知识原则,还要为其树立求善的道德原则,同时培养学生求美的情感原则。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丰厚而深广的人文性、抒情性是古诗词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人文性是一个非常泛的概念。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人文性是其非常注重的。语文教育人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塑造健全的人格。第二,关注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第三,尊重个人情感。语文教育人文性要求工具因素和人文因素要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语文课上能够感受人文关怀。本文主要以苏教版教材为依据,阐述了高中文言文教学注重人文性的必要性、文言文教学人文性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体现以及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教学人文性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