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约占地球表面面积一半的深海海底是海洋范围内最现实、最有意义的矿层区。多年来,从海底开采的固体金属原料矿,大多数是再生矿床,其原料或是由江河从陆地上带入海中,或是在地质年代中被海水淹没而进入水下。在近岸地区由于矿床本身的破碎形成重金属砂矿,通过潮流的“分选”形成具有开采价值的矿床。金刚石、金、金红石、铂、锆、锡石、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白钨矿、黑钨矿等,都是覆于海底的海滨砂矿和河流砂矿。  相似文献   

2.
新闻背景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铯矿床有四种类型:(1)含铯伟晶岩(铯沸石和铯锂云母)矿床,此类型占世界总采量的98%;(2)古代和现代含铯盐类矿床;(3)铯锰星叶石矿床,尚未开采;(4)含铯热水.而我国西藏的热泉型铯硅华则是不为人知的新类型铯矿床,其主要成分为含铯的二氧化硅胶体,称为含铯蛋白石,与已知4种类型的铯矿床相比,是一种不同的成矿类型.其铯的含量高于伟晶岩型铯矿床的工业品位约一个数量级左右.现今已探明国外氧化铯资源量为12万吨,我国资源量约5.3吨,而西藏初查氧化铯资源量即为3万余吨,其远景储量占世界已知铯资源量1/5-1/6,是一种有潜力可与主要铯矿类型--伟晶岩型矿床相竞争的新型铯矿床.  相似文献   

3.
在找矿勘探中岩石测量目前已广泛使用,应用最多而有显著成效的矿种有:铜,铅、锌、钼、汞、镍、铬、银、金、铀等.其矿床类型包括各种成因的热液矿床、矽卡岩矿床和岩浆矿床等.本文谈谈地球化学岩石测量在找矿勘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人类的故乡。对于海洋的利用 ,中国古人就有“渔盐之利、舟楫之便”之说 ,这只是对海洋利用最浅显的认识。人类数千年的历史证明 ,不重视海洋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尤其到了 2 1世纪的今天 ,在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粮食等危机之际 ,海洋业已成为人类的第二生存发展空间 ,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 ,可谓“谁控制了海洋 ,谁就控制了一切。”矿产资源库 据估计全球海洋矿物资源达 60 0 0亿亿吨 ,石油、天然气、锰结核、热液矿床被称为四大海底矿产。在大陆架浅海海底 ,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小兴安岭北部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的分布研究,初步划分了5个火山喷发期.结合研究区内近年来发现的已知矿床、矿点的地质特征,归纳总结为3种成因类型,同时总结了各种类型矿床的分布受中生代火山岩不同岩性分布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次于内陆的洪涝、干旱和风沙等灾害。海洋灾害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因此,探讨沿海城市所面临的海洋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沙溪铜矿床是典型的板内斑岩型矿床,位于安徽省庐江县境内.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典型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沙溪矿床是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目前发现斑岩型铜矿床中的储量最大的矿床,前人勘探工作表明该矿床外围和深部仍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勘查沙溪矿床的野外地质情况,重新编录了相关钻孔,确定了沙溪矿床的蚀变类型以及矿化分布情况,据此建立矿床的矿化带和蚀变带分布模式.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室内显微镜下观察和流体包裹体测温工作,对沙溪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进行了重新的分析厘定,确定了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查明该矿床成矿流体的成矿物质的沉淀机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张莉 《地理教育》2006,(6):44-45
一、考点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变化规律;洋流及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的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3.海洋环境保护:海洋  相似文献   

9.
刘成 《宁夏教育》2009,(2):41-41
海军的作战类型用海洋地理学进行区分,通常可细分为:内河海军、褐水海军、绿水海军和蓝水海军四种类型,后三种类型的海军是现代海军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与气象预报节目具有广泛社会意义和群众基础,也形成了该类型节目无可替代的必视性特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决定海洋与气象预报节目传播效果和传播影响力的主持人,却因相对边缘化的工作定位,可持续发展计划缺失、海洋与气象专业知识匮乏、个人上升空间局限等造成职业瓶颈难以突破。夹缝中的职业状态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主持人频繁离职情况。  相似文献   

11.
海洋教育学需要在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智库研究和评价研究等四个方面形成合力,四方发力形成海洋教育的四维模式。其中,理论研究是基础,实践研究是应用,智库研究是服务,评价研究是保障。开展科学严谨的海洋教育评价是深入推进海洋教育实践、促进海洋教育开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基于培养人的海洋素养为主要内涵,以学校体系、社会体系、政府体系和研究体系等四类海洋教育机构作为评价对象,关注海洋教育评价中的政治与安全意识的主体性、人文与文化知识的人文性、自然海洋探索的科学性以及人与海洋良性互动的生态性。教育评价关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海洋教育指标体系设计需要海洋素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等理论支持。海洋教育评价需要重视海洋素养在评价中的核心概念作用。海洋素养和海洋教育观测点是海洋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中国海洋教育评价(CMEE)分为内容评价、区域评价和机构评价三种类型,在当前机构评价是海洋教育评价的代表性形式。中国海洋教育机构评价指标体系(CMEIE,2020版)由品牌力、主题力、管理力与影响力4个一级指标构成,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45项,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国内外海洋教育专家等同行评价功能,严谨设计观测点,精准取样,将对于全方位了解我国海洋教育机构活动开展状况,引导海洋教育实践朝着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该指标体系将成为未来海洋教育机构评价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海洋教育学需要在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智库研究和评价研究等四个方面形成合力,四方发力形成海洋教育的四维模式。其中,理论研究是基础,实践研究是应用,智库研究是服务,评价研究是保障。开展科学严谨的海洋教育评价是深入推进海洋教育实践、促进海洋教育开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基于培养人的海洋素养为主要内涵,以学校体系、社会体系、政府体系和研究体系等四类海洋教育机构作为评价对象,关注海洋教育评价中的政治与安全意识的主体性、人文与文化知识的人文性、自然海洋探索的科学性以及人与海洋良性互动的生态性。教育评价关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海洋教育指标体系设计需要海洋素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等理论支持。海洋教育评价需要重视海洋素养在评价中的核心概念作用。海洋素养和海洋教育观测点是海洋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中国海洋教育评价(CMEE)分为内容评价、区域评价和机构评价三种类型,在当前机构评价是海洋教育评价的代表性形式。中国海洋教育机构评价指标体系(CMEIE,2020版)由品牌力、主题力、管理力与影响力4个一级指标构成,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45项,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国内外海洋教育专家等同行评价功能,严谨设计观测点,精准取样,将对于全方位了解我国海洋教育机构活动开展状况,引导海洋教育实践朝着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该指标体系将成为未来海洋教育机构评价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海洋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国家间政治利益争夺的集中地,21世纪的海洋开发与竞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焦点之一。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关于海洋权益的争端越来越多。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也面临与多个国家的海洋权益和岛屿、岛礁争端,其中,中韩苏岩礁争端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问题。这些海洋争端在吸引世界眼球的同时,也引起了大国的介入;同时,与中国有海洋争端的国家也出现了联合的趋势,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都是巨大的挑战。本文以中韩苏岩礁争端为例分析了海洋争端与中国和平崛起,认为海洋争端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相似文献   

14.
在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洋文化繁荣、发展的"环中国海"地带,历代海洋族群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史前、上古时期的东夷、百越先民,是中华海洋文化的奠基者。汉唐以来汉化的夷越后裔与南迁的汉人融合的"华南汉人"这个新的海洋族群,作为中华海洋文明的传承、发展的主力,将"环中国海"推向世界海洋文化舞台上最活跃的区域。而"倭人"、高丽、琉球等的登陆,海路回族的舶来,欧风东渐,这些海洋"非我族类"的传播与互动,促成了中华海洋文明丰富、发展与变迁。  相似文献   

15.
郑和下西洋这一航海壮举不仅是中外交通史上浓重的一笔,而且对明代海洋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一是中华民族“云帆高张,涉彼狂澜”的时代精神与“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的宏伟气度在海洋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得以充分展现;其二是与海洋有关的作品成批地出现,《西游记》有着浓重的海洋情结,《三保太监西洋记演义》专写郑和下西洋之事,水傀儡戏、《下西洋》、《八仙过海》、《五龙朝圣》等演出了海洋故事题材的戏剧:其三是展示了海洋交通所带来的异国文化和风俗民情,开拓了海洋文学题材。  相似文献   

16.
海洋教育人文性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空间和精神世界,它存在于我们习以为常的海洋文学、海洋历史和海洋哲学之中,在人类的精神接受和心理建筑层面构建了强大的内在世界。海洋文学是以海洋为审美对象并反映人—海关系,以海洋为意向或背景,通过叙事、抒情等方式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审美情感,蕴含深厚人文性和审美意蕴,是海洋教育的重要版块和无尽宝藏。挖掘中国教育史中的海洋元素,对于深化对中国教育史的认识,丰富海洋文化的内涵具有拓展性意义。世界各国也通过立法推进海洋教育的举措,其所体现出来的人本因素,在实践中具有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7.
文章建立了我国海洋产业政策体系,并根据产业政策的功能将海洋产业政策体系划分为支持性、引导性和发展性政策三个模块。这三个部分的政策分别从缔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海洋产业健康发展和提供海洋产业中长期发展动力三个方面。共同促进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商务印书馆新学制教科书是凝聚海洋文化视域与寄托的教科书盛宴,全新的名称与种类展现出教科书的多样与完备,全新的编撰队伍荟萃学术精英,全新的开拓进取精神展现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文化自信与创新运动。教科书围绕儿童及其生活展开,凸显教育之人性意义;教科书设计问题并且引导探究,积极建构智能之发展;教科书尝试多样类型及编制,满足各种教学之需求。于是,从1903年中国第一套现代意义的教科书的出现到1922年新学制教科书编撰出版,经历黄金二十年,中国现代教科书发展成型。  相似文献   

19.
山东是我国海洋商业的创始者;山东海洋商业资源秉赋丰富、科研力量雄厚、文化底蕴悠长;同时存在对海洋商业重要性认识远远不够、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组织创新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学海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先决条件。追根溯源,其产生主要有三条线索与路径,即起源于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所办的教会学校、清末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学堂以及民国初年的中小学。萌发状态的海洋教育活动大多体现在地理课程与教学中,包括教材编撰、课程内容安排及具体活动。从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到晚清新式学堂,再到民国初期的中小学,海洋教育因素与内容逐渐增加与丰富,它们是中小学海洋教育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