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周志鹃  邱蔚 《视听界》2006,(5):98-99
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来看,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的,83%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要精确地表达一个信息应该是7%的语言 38%的声音 55%的表情和动作等无声信息。而这与人体有关的表情、动作即为体态语,又称人体语言。电视最吸引受众的便是它的可视性。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节目主持人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符号,不仅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也利用自己的体态表情达意。“近取其神”重在眼神及笑容。在取中景、近景镜头时,最能抓住观众眼球的便是主持人的眼睛及笑容,这是最能传达人的情感信息的部位,主持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通过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被电视镜头放…  相似文献   

2.
金重建 《视听纵横》2004,(6):98-100
语言是从劳动实践中,在人们之间认为有必要表达自我、互相交流的情况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从最初的结绳记事到如今的网络世界,沟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联系,一直是语言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所在。中国的播音语言经历了有声无形到有形有声,张颂教授将它概括为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因为电视的出现,使人们把播音员、主持人的服饰、发  相似文献   

3.
传播学者认为,人们在面对面交谈时一条信息传递的全部效果中,只有35%是通过语言获得的,而65%是通过非语言获得的。作为视听兼备的电视传播,除了语言这个信息的主要载体外,非语言符号,尤其是节目主持人的人体语言在传递信息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电视主持人通过人体语言传递信息,与听众交流沟通思想情感,以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这是有声语言所无法代  相似文献   

4.
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是一个语言和信息的传播过程,其中无声语言即“非语言符号”在人类的传播和交流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渐渐引起语言学家和传播学者以及电视工作者的关注。从传播学的角度说,“非语言符号”是指以人的表情等信息为载体的符号系统。它大致可以分为体语和物件语。电视是一门视听兼备的综合传播艺术,人们除了从语言传播获得信息外,还大量地从“非语言行号”获取信息。因此,在电视播音和节目主持中,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及其功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一位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有声语言技巧,而…  相似文献   

5.
播音创作按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划分为广播电台的广播播音和电视台的电视播音。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是同出一辙的语言艺术,都是将文字稿件变为有声语言。但是,作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又存在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广播播音是播音员通过有声语言传达信息,用无线电波传输,受众以听觉感受;电视播音是将播音员有声语言信息通过光电变幻系统与图像和色彩同步传输,受众以视觉和听觉共同感受。  相似文献   

6.
播音创作按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划分为广播电台的广播播音和电视台的电视播音。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是同出一辙的语言艺术,都是将文字稿件变为有声语言。但是,作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又存在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 这里所说的广播语言系指广播播音有声语言,电视语言系指电视片解说词播音有声语言,电视口播语言因涉及屏幕形象塑造等因素不在本文论述之  相似文献   

7.
电视语言是由电视画面和有声语言两大部分组成的。众所周知,有声语言在电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电视是视觉媒体,画面是电视的主体和基础,是受众接收信息的主渠道。英国电影艺术家纳斯特.林格伦曾在《论电影艺术》一书中充分肯定了视觉在人们接收信息中的重要。他说:“对于极大部分的群众来说,印象最深刻和最持久的东西还是电视中的视觉部分,而且那些最有效果的影片都是一些先满足眼睛,其次才顾到耳朵的影片。”他这里虽讲的是电影.但也适用于电视。电视画面的主题思想及作者意图的揭示,离不开有声语言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电视语言是由电视画面和有声语言两部分组成的,尽管电视是视觉媒体,画面是电视的主体和基础,是受众接收信息的主渠道.但是有声语言在电视中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过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从语言媒介发展到文字媒介,再到现在的电子媒介,人类从只依靠人体自身作为传播媒介,发展成依靠人以外的体外信息系统。语言媒介的诞生自始至终贯穿人类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不论何种新型媒介都无法忽视语言媒介对人类文化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播音主持是运用语言把各种信息传递给人们,是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中有声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播音主持语言的传承和创新对于播音主持事业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林桂花 《东南传播》2016,(6):144-145
电视的优势在于声画兼备、视听并用,有声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共同作用于视听节目。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不只是用有声语言传递节目内容,非语言符号的表达在节目中同样不可忽视,其中,形象符号的表达、体态语的运用、道具的使用三大因素是其核心;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借此在节目中加以表现,能更加贴近节目内容,并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信息和补充信息,与有声语言一起,汇集于节目,相得益彰,目的是让电视节目传播达到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魏潇 《新闻窗》2014,(4):97-97
广播和电视以其时效性和多面性占据人们社会娱乐生活的主体,并成为人们获取新知识和时效新闻最快捷和全面的途径之一,所以,广播播音和电视主持的有声语言的规范问题,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广播和电视的受众面广和普遍,所以播音和主持等有声语言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生活及图书馆工作中,除了使用有声语言外,还自觉或不自觉地大量使用无声语言、空间语言来表达人们的意愿和情感,传递信息。因此,在图书馆工作中,充分认识和正确使用无声语言、空间语言,会有效地改进各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王琦 《新闻知识》2012,(2):92-93,101
电视节目的音声性和可视性,决定了主持人不能单纯地依靠静态语言传递信息,还必须加强体态语训练和运用,把完美的有声语言和内外兼修的形象气质、形神兼备的体态语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挖掘出电视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拓宽信息传播渠道,赢得广大观众的支持和喜爱。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视节目的出现,电视屏幕语言逐渐形成并独具特色。以往的电视工作者和研究者认为电视屏幕语言是由有声语言和画面共同组成的。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电视艺术的发展和电视制作的深入,电视字幕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到电视屏幕之中,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类型多样。因此,我们认为,构成电视屏幕语言的要素有三:有声语言、画面语言和字幕语言。字幕语言在电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相似文献   

16.
试论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的语言驾驭特点刘作庚按信息传播方式,播音创作可以划分为广播电台的广播播音和电视台的电视播音。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都是将文字稿件变为有声语言。但是,作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又存在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这里所说的广播...  相似文献   

17.
第一节传播的历史人类的传播活动早在人类历史产生之际就已经开始了。人类最早的传播形式是形体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是表述某种信息的。人类思维达到一定的阶段后,产生了有声的口头语言,经过不断发展,人类开始发明了文字。语言和文字的诞生是人类发展史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它们是在人与人之间频繁来往的过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方式,主持人依靠口头语言、人体语言和电视语言把节目思想传递给观众,这些语言的综合运用是电视传播媒介的一大特长,它是全息性的。而人体语言是一种具有一定语义的伴随语言,与有声语言同步发出或夹杂在语流之中,运用恰当对有声语言具有强化、补充、丰富、修正的作用,进而使节目更具个性魅力。   一、准确定位   不同的节目需要主持人有不同的个人形象,只要与节目的追求相吻合,将节目要求同本人秉赋、特长相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才会赢得受众的青睐,因而节目主持人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随着…  相似文献   

19.
<正>电视是一门视听兼备的传播艺术,重视有声语言固然重要,但对时时处处作用于视觉的人体语言同样不能忽视,特别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人体语言在传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的电视荧屏上,无论坐播、站播还是走播,其人体语言的样态都更加丰富,对针对性和分寸感的要求更高,由此产生的节目可看性、真实性、时代性无不受到电视主持人人体语言效应的影响。准确、优美、富有表现力的人体语言是主持人的需要,更是节目的需  相似文献   

20.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颦一笑,一蹙一展,所表露出来的思想和情感都会真实客观地展现给电视观众,它们不同于人们的一般日常动作,而是用表情、动作和体姿来进行思想交流,表情达意,这种“人体语言”、“行为语言”都是非有声语言符号,就是所谓的体态语言。体态语言在电视传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