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魔李明     
豹子精神 在范志毅自述《男儿当自强》中,他这样写道: 他(施拉普纳)把一粒黑棋放在球场示意板上。 “作为后卫,你要敢于往前压。从这儿一直冲到那儿,要像豹子一样那儿迅猛……” 当年这个被中国人称为“老纳”的德国老头儿,曾经以自己特立独行的足球风格给中国足坛带来了一次剧烈的冲击,在当今的中国足坛几乎找不到没有受到施拉普纳影响的人。后来,老纳终于失败了,像徐根宝一样败下阵来,当年被施拉普纳大吹大擂的豹子精神,早成了过时的名词,只有两个人却还牢记着。  相似文献   

2.
为老纳正名     
施拉普纳这位曾红及一时的前中国队主教练,由于伊比尔德的失利及之后执教寰岛队成绩不佳而被人们淡忘了。仿佛老纳除去给队员注入爱国主义的激情和豹子精神之外、不过是老鼠尾巴上的疖子——没什么“能”水了。尽管老纳在中国屡战屡败,是位名符其实的败将,但对于真正懂足球的专家,对于真正看门道的球迷来说,在老纳身上依然有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东西。众所周知,杨晨的技术、意识、体能在国内均属  相似文献   

3.
刚与施拉普纳续约,中国足协又在紧锣密鼓张罗着为国奥队聘洋教了,这实乃快事一桩,不过,洋教练来了,把其当“皇帝”供着?还是因地制宜、管用结合、做到人尽其才?洋教练与中国足协、与中国教练三方如何合作?这里头大有学问。一、不宜伧促上马与施拉普纳合作,我们有过教训。老纳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一知半解,大大制约了他的工作成效,可以说,对情况缺  相似文献   

4.
刚听到施拉普纳被续聘的消息,我还以为是误传,然而这竟是真的,是显示中国人的大度,还是我们已别无选择! 还是先回顾一下这位德国“十大教练”之一的施拉普纳在中国的作为吧。1902年,施氏上任不久,即率队参加了上海国际足球邀请赛惨败而归,两场比赛丢失6球,尽管是临时组队,但中国队给人的印象是胡打乱踢,毫无章法。稍后,老纳再次率队出征戴拿斯杯足球赛,结果中国队由上届第  相似文献   

5.
施拉普纳几乎是中国足球界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伊尔比德他让中国人彻底地相信毛泽东的名言:“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可是施拉普纳有着可敬的中国情结,现在的他是中国足协的技术顾问,依然倾力提高中国足球水平。他带领着一个工作小组,为培养中国足球坚实的基础而不懈努力;而且他还帮助中国与世界,尤其是与德国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从施拉普纳到拉德中国足球的悲壮曲,一直奏了许多年。作为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超级大国”,足球运动一直上不去。提起中国足球,或叹息,或伤悲,甚至失望,更有不少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苏永舜到高丰文,一次次的捍师壮行,又一次次的折戟沉舟,中国足球灾难深重。“请进来”刻不容缓。于是,就有了施拉普纳这个洋教练。由德籍教头施拉普纳统帅的中国足球队,在世界杯预赛上魂断伊尔比德,又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足球几经创伤之后,便将目光投向国外,请“洋教练”来华执教以图使中国足球有所振兴,走向强盛。经过考察磋商,原西德瓦尔德霍夫队教练施拉普纳来华任教、成为中国足协聘请的第一位执掌中国国家足球队大印的外籍教练。众所周知,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几任教练可说是国内的杰出教练,但都在关键时刻翻了船,饮憾绿茵。失败的原因是诸多的,中国足球似乎得了不可救药的“癌症”,到了不得不求救外籍教练来“医治”的地步。那么施拉普纳在众人翘首企盼之中,会给中国足球带来什么灵丹妙药?他真的是中国足球的“救世主”吆?在崇洋的心理驱使下,施拉普纳又给人们带来几分神秘之感。  相似文献   

8.
国家队亮相不多,但是却给我们留下 了一些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些印象中有积 极的也有消极的,却是我们无法回避也是 必须面对的。米卢的本钱有多大 怀疑米卢不是今天开始的,只是通过 中韩对抗赛的失利,使这种不信任公开 化。 自从1992年请来施拉普纳,张狂的 个性和中国人的好奇感,让老纳着实风光 了一番。那时的老纳,就像是皇帝出巡,所 到之处都会受到隆重的欢迎,欢迎规格远 远超过了一个足球队主教练。然而,随着 老纳的兵败,改革开放之后 到中国来的第一位外籍国 家队主教练灰溜溜地走了。 这次引进被称作是失败的 引进,其中…  相似文献   

9.
只要施拉普纳一天不离开中国,那他便是中国足球的永恒的主题。——题记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施拉普纳是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他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足球队第一位外籍教练。 应该说最初见施拉普纳完全是好奇心的驱使。那一阵在龙潭湖国家队训练基地四周,每天都有一大帮球迷聚集于此,我本是不喜欢凑  相似文献   

11.
从执教中国足球队的第一天起,洋教练施拉普纳就承担起了这样一个巨大压力——中国几亿球迷对进军世界杯望眼欲穿的渴望。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位国家队主教练所不曾遇到的。但是,施拉普纳并没有因为这种压力而退缩,而是始终不知疲倦地传达着他的足球思想,对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充满着坚定的、长久的信心。然而,也许他并没有想到:当中国足球队兵败伊尔比德之后,他的这种信心并不能抚慰中国球迷再一次遭受沉重打击的痛苦心灵。对于试图帮助我们解开中国足球一个个谜的施拉普纳来说,有一个谜也许他永远解不开:为什么一年以来一直把他奉作神明,大加赞誉的舆论和球迷会如些快地反戈一击,甚至有人提出让他尽快卷  相似文献   

12.
足球这个大众宠儿年年都有轰动效应:1993年堪称“施拉普纳年”,这位在中国知名度仅次于马克思、恩格斯、贝多芬的德国人终于通过伊尔比  相似文献   

13.
失败是中国足球永恒的话题,是中国足球轮回的怪圈。“船只通常是在靠近河岸之处被撞毁的。”中国的足球无数次地应验了这句名言。从苏永舜的“兵败狮城”,到高丰文的“黑色三分钟”,从曾雪麟的“5·19事件”到施拉普纳的“折戟沉沙伊尔比德”,从徐根宝的“恐韩症”到戚务生的“跌落默迪卡百幕大”,中国足球带给球迷的失败太多太多了。失败几乎成了中国足球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4.
同是洋教练,同是东亚足球,又几乎同时上任,一个荷兰人奥福特把默默无闻的日本足球推向了顶峰,而一个德国人施拉普纳却伴随着他的心血——中国足球跌进了深渊!何以如此,这是人们颇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因为在此之前中日足球双方似乎相差不多。在88年汉城奥运会的亚洲足球预赛较量中,中日双方打成2:1,最终  相似文献   

15.
始自拉德、施拉普纳,最近10年的中国足球活跃着许多洋教练。甲 A2000年赛季开哨时,将有9位主教练是洋人,桑特拉奇、米罗西、彼德洛维奇、乔里奇、奥斯托杰奇、内波姆尼亚奇、科萨诺维奇、塔瓦雷斯、李章洙再加上国家队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中国足球基本握在了洋教练手里,这是好事。凡来中国足  相似文献   

16.
李央:施拉普纳终于正式移交了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的大印,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我觉得中国足球的这段风云史终于画了一个句号。这个句号,同时也是下一个宏篇巨制的卷首语。施拉普纳“神话”好象一下子被破译了,就象一部侦探小说,前边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推出了好多情节,最后一看结果,原来如此!  相似文献   

17.
中国足球经过了数十年的拼搏,仍在为冲出亚洲而奋斗,中国人为足球献出了无限的热情,却只得到了一盆盆冷水。中国足球的发展与人们对它的巨大期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了治好足球的这一痼疾,我们曾更换了多少“良医”。从苏永舜开始,曾雪麟,高丰文,徐根宝,戚务生,甚至请来了“洋医生”施拉普纳、鲁迪拉德、内波姆尼亚奇,均无大起色。曾服下了多少剂“良药”:从技术型转力量型,又转技术型,俱乐部制,送少年球员出国培训,  相似文献   

18.
在京城的球迷圈中有一位领袖级的人物,他便是有“施拉普纳”之称的王占军。作为一名老资格的球迷,王占军必然要与一个场所、一个中国足球史永远也不会忽略的场所结下不解之缘。它,便是已经经历了风雨四十年的北京工人体育场。  相似文献   

19.
成才之路     
中国足球的未来之路需要探讨、摸索。选择一条正确的中国足球的未来之路对于中国足球是至关重要的! 足球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才能为中国足球造就人才,关系到中国足球的成功或失败。我们要围绕如何建立一套足球人才的选拔机制去思考。“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我想首先要普及足球运动,使之产生广泛影响,进而形成众多的铁杆球迷,让热心中国足球的球迷们培养他们的下一代去振兴中国足球。家长们要鼓励支持孩子踢球,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足球场地的建设,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孩子们在上学之前便热衷于这项运动,为将来的成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据《信息日报》4月5日透露:“施拉普纳要走了……。”这虽是早就在国人意料之中的事,但在他确实要卷铺盖的时候,我心里确有不少感慨。我记不清他是什么时候应聘到中国国家队执教鞭的——因为我并不是一个很够格的球迷,过去对足球界的事也很少关心,对“老纳”的印象是各种新闻媒介“填鸭”似的塞到我的脑子里的。在当初那年把时间,“老纳”比当代哪一个电视明星都要红火。他走到那里,新闻记者就追到那里;他随便说几句话,也会有人从中“引出深意”来,几乎就是“格言”。在那些日子里,报纸上不断有他的消息,电视上也几乎天天有他的镜头。在举国狂欢的春节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