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上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的声音显得很犹豫,她说:“你能给我订一份《生活报》吗?为这事儿,我在家想了一整天,真是不好意思!”听了这话。我没有犹豫,对着电话大声说:“行!没问题!”其实,我没有权利随便送人全年的报纸,只能自撺腰包给她订一份。可我觉得她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她把我当成了她的儿子,我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打电话的人就是商景超大娘。  相似文献   

2.
那是2001年底前的一天,吴昶老师开开心心地给“故事沙龙”的几个朋友分开了名片,还说:“本老头子也时髦一回!”  相似文献   

3.
心中的影象     
朱红 《出版参考》2005,(5):35-35
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遇到佛印正在打坐。苏东坡便在佛印的对面静静地坐了下来,也学佛印打坐。过了约一柱香的时间,两人同时张开眼睛,结束打坐。由于刚打完坐,苏东坡觉得浑身舒畅,满心欢喜。他问佛印说:“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回答苏东坡:“我看阁下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佛印说自己像尊佛,心中大乐。佛印也问苏东坡说:“那阁下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心想:“平常老是被你占便宜,今儿个可让我逮到机会了。也换我来占占你的便宜。”于是他回答佛印说:“我看你像一陀大便。”佛印脸上微微一笑,便又继续打坐了。  相似文献   

4.
和一位研究佛学的朋友闲聊,谈起佛的真谛,朋友说,就两个字:“放下”!随后朋友说了两个故事。一位发泄心中积怨的信徒拿着两瓶酒醉醺醺地去见佛祖,求开释和成佛之道。佛祖说了四句“放下”,说第一句时,信徒愣了一下;说第二句时,信徒放下了一瓶酒;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14日,法拉奇在她的家乡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小诊所离我们而去。 这些天,我的内心总是被这个噩耗纠缠着,我不得不捧起我的心对世人说:向法拉奇致敬!  相似文献   

6.
因为这样的家庭背景,郁文—生多次受到审查之累 1967年年初,“文革”进入高潮。中联部也不例外。一天,我刚跨进中联部大门,一位同事急匆匆对我说:今天出了件大事!有人贴了乔石和郁文夫妇的大字报,说郁文是陈布雷的侄女!  相似文献   

7.
动脑的结果     
佛瑞迪当时只有16岁,在暑假将临的时候,他对爸爸说:“爹,我不要整个夏天都向你伸手要钱,我要找个工作。”  相似文献   

8.
放下     
黑指波罗门来到佛陀面前,手持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陀对黑指波罗门说:“放下!”波罗门把左手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波罗门又把右手 的花瓶放下。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这时黑指波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现在你让我放下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高峰  了了 《出版参考》2007,(1):14-14
有一次。我请朋友吃饭,席间揶揄几位做法官的朋友:“都说你们是‘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真羡慕你们的口福啊!”没想到他们几个却一脸无奈。倒出了一肚子苦水:“你以为我们愿意这样啊。现在吃饭都成了苦差事,不去都不行。”这让我很诧异。不过回过味来想想也有道理.天天吃喝。换谁都会烦。  相似文献   

10.
严农 《军事记者》2004,(11):63-64
1938年春,台儿庄大捷之后,先父严怪愚到了徐州。同旅社住的一位《武汉日报》的记告诉父亲,说:“名记范长江明天便要到徐州来了!”语意中似挟讽诮。父亲说:“本是名记嘛!我们欢迎!”他愤愤地说:“什么名记?!我就不信那一套!未来之前,先创气氛,要别人为他准备住处,安排生活;既来之后,又大宴宾客,到处拉扯,简直像个大官僚!老实说,没有《大公报》这块牌子,凭他的本事,他‘红’得起来吗?”(长江当时是汉口《大公报》战地特派员)父亲说:“我佩服的倒是他的本事,而不是《大公报》这块牌子。  相似文献   

11.
奥巴马老婆去买花,花店老板说:“你真幸运,嫁给了一位总统!”她微微一笑说:“我嫁给你,你也是总统!”这是怎样的一种自信!不是我嫁给谁我就幸福,而是我是谁,  相似文献   

12.
2003年9月24日中午时分,崔凤祥被抬下手术台。这是他因患膀胱癌,在7天之内做的第二次大手术。面对到医院看望他的县领导和单位的同志,他那憔悴毫无血色的脸上立即出现了强制性的笑容,喃喃地说:“谢——谢谢县领导、同志们!”停顿间,他对病床前的副县长说:“县长,咱们县档案馆楼下的机关车库,不安全、隐患太大,我的心里一直不踏实呀!”随后,他对在单位主持工作的副局长说:  相似文献   

13.
母爱     
一天,我在火车站候车。火车进站了,一位母亲陪女儿把行李拿上火车,把女儿安顿好。火车徐徐开动后,母亲目送火车远去。还有一位母亲送子外出,儿子上了火车,说:“妈妈,你回去了嘛!”她还是站在那儿,往火车上看,等到火车消失在远方才慢慢离去,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母爱。  相似文献   

14.
宿舍里住进一个男军官 走进军事记行列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报社调我时只见其,没见其人,直到调档案时才知我的性别。经过一波三折,我成为《火箭兵报》的一名军事记。到报社上班的第一天,有个男记就对我说:“女人当军事记,麻烦!”第一次下部队采访,就不幸言中。  相似文献   

15.
中等个子,国字脸,未开口先带三分笑,这便是梁志刚给人的第一印象。第一次接触梁志刚,是我刚调师机关不久。那天,我们组织全师报道会战到团里采访,采访结束刚回到招待所,便响起了敲门声,我拉开房门,是一位佩戴上等兵军衔的战士。他口未开关先露:“请问你是谷干事吗?”我点了点头,说:“对呀。”他的脸立马笑成了一朵大菊花,说:“嘿嘿,我找了你几次,现在总算见到你了。”我把他让进屋,他自我介绍说,他叫梁志刚,很热爱写报道,希望我给予指点,说完像弥勒佛似的笑眯眯地望着我。我说好啊,你以前在家搞过报道吗?他说没有,…  相似文献   

16.
啊我对人说:王经文开博客了! 人家问我:王经文是谁? 我说:名人啊! 想了想又补充说:名人加英雄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偶尔听了侯宝林大师的老相生段子《醉酒》,说甲乙两个醉鬼对着吹牛,吹着吹着,醉鬼甲竟然从兜里掏出个手电筒,一按电门,出来一个光柱,对乙说:"你看这个,你顺着我这柱子爬上去。"乙说:"行!这算得了什么啊,爬这柱子啊?你甭来这套。我懂,我爬那半道儿,你一关电门,我掉下来呀?"  相似文献   

18.
一兵 《军事记者》2001,(3):19-19
江卫阳常说:“是部队这所大学校培养了我,使我这个放牛娃成长为一名党的新闻战士!”  相似文献   

19.
程亚男 《图书馆论坛》2006,26(6):290-290
电话里传来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徐冬节病逝的噩耗,我惊愕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我不能接受,也不能相信这一残酷的事实!因为就在不久前,我还在一次会议上见到过她:一身朴素的农着,一脸慈善的微笑,神采奕奕、精神抖擞……会后,她搭乘一位同事的便车回家。我说:馆长出来开会,也不要部车。她笑着说:哦,有便车就行,这样很好。挥挥手,就像以前一样,匆匆地相聚,又匆匆地道别。谁也没想到那竟是一次生与死的诀别!如果知道她会这么突然地离开我们,那天就不会轻易地让她就那样走了,我就一定会让所有与会的同仁,手挽着手,拉住她,留住她,不让她走!  相似文献   

20.
出海记     
你看过这样的情景吗:蓝湛湛的蓝天上点缀着朵朵白云,而底下却是与天融为一色。一望无际的大海,被阳光照耀的海面波光粼粼,还不时有鱼儿从海里蹦出呢!你一定没见过!这就是我第一次坐船出海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