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陈静 《化学教学》2000,(1):31-33,34
课题:高二第一章第二节 硅酸盐工业简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硅酸盐工业2.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初步了解制水泥的主要原料、生产过程、水泥的主要成分和性质.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制玻璃的主要原料和主要反应.[能力目标]1.通过对水泥工业的教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2.通过对玻璃工业的教学,学生的工业生产决策能力得到初步培养.[科学方法目标]教给学生自学阅读和讨论交流的方法和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科学情感目标]通过对玻璃、陶瓷工业现状及前景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情…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51~152页例1。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自学能力;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教、学具:小黑板、3张同样的纸条、彩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2.说出上面三个算式的关系(结合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评析]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为自然过渡到新知识…  相似文献   

3.
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指要第八册1—2单元滕洁贞第八册第一单元一、本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继续培养训练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并能抓住事物的重点进行观察。2.继续培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正确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4.
四季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二类字“对、说、是、叶、圆、夏、秋、雪、肚、就、冬”,通过动、植物及景物的特点了解四季的常识。2.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感受四季的美,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四季的美的感受。[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儿歌,名字叫——(生齐)《四季》。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书空。[巩固生字]3.四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师出示有关四季景物的课件,让学…  相似文献   

5.
设计独具匠心教学生动活泼──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6课《爬山虎的脚》教例评析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余耀才【教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2.使学生知道怎样抓住特点,具体详细地描写事物。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6.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组广告的欣赏,集体为茶叶做广告,感受音乐在广告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对音乐表现的感受力。2.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音乐和各种形式创作广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场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心体验音乐与广告中其它因素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艺术效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广告。[教学阶段]:1.导入———激趣2.欣赏—…  相似文献   

7.
    
鲸□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朝阳小学汪丽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介绍动物的一般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词。4.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鲸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乘法,会列乘法算式,并能正确地读写。2.在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3.沟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初步感受知识的产生是源于实践需要的观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正确地列出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多媒体显示古人打猎记数的故事)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是以打猎为生的。如果这位猎人每天打两只猎物,两天能打几只?看谁最快列出算式。3天能打几只呢?5天呢?10天、100天…  相似文献   

9.
“铝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上海复兴中学(200081)徐萍[教学目标]1.掌握铝及其化合物性质·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及综合应用能力.[教学重点]1.铝的化学性质.2.Al、Al2O3、Al(OH)3与酸、碱的反应,[教学方法]综合法[媒体选用]实验、...  相似文献   

10.
投影手段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爬山虎的脚》教学设想富裕县实验小学李新霞本课教学要求: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能力。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有条理、有重点地进行具体描述的写作方法。3.重点学习爬山虎、...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