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邮坛自从"网络"了"集邮",衍生出"网络集邮"新的集邮词汇、新的集邮门类、新的集邮方式、新的集邮人群。网络集邮开阔了邮人的视野,提高了初学者的集邮兴趣,也增加了专题、集邮、电脑多学科知识的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自动化集邮“自动化集邮”,是收集与邮政自动化相关的各种邮品之集邮方式。近五十多年来,高新科学技术、特别是电脑和网络技术进入邮政领域,使邮政自动化成为现代邮政的重要特征之一,由此产生了许多带有邮政自动化痕迹的邮品,从而引发了自动化集邮的出现,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类别。在欧美,十几年前就有了自动化集邮组织,举办过专门的自动化集邮展览。1999年,北京率先启用自助收寄机,后  相似文献   

3.
收藏集邮文献要取得一些成就,应采取范围“较小”的收集方法,至于收集那方面的集邮文献,每位收藏者可以自行定夺。为了避免走弯路,笔者提出以13个类别,供参考。①集邮报纸目前在大陆上仅见周二刊的《中国集邮报》和周三刊的《集邮报》。尚未见有集邮日报出现。集邮报纸在收集时可分为省级、市级、集邮团体、个人及香港、台湾、澳门或国外等,按印刷方式又可分为铅印、油印、电脑打印、复印等。收集时可择其一种或几种。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致阵亡士兵家属慰问信中使用电脑签名的细节被媒体披露后,招致众怒。原本想安抚民心,不料因懒于签名而弄巧成拙。这一事件对倡导书信化的集邮来说,极有启发。  相似文献   

5.
柳承美 《中国集邮》2001,20(7):24-24
近5年来,笔每年都要在国外旅居3,4个月。这对于退休还念念不忘集邮、经常参加各类集邮活动、几乎把集邮当成一种新“职业”的我来说,远在异国他乡,仅靠邮友间的通信和邮寄集邮报刊,实难及时了解国内的各种集邮信息,生活中似乎缺少了重要内容与一大乐趣。去年10月我又赴国外,一住半年有余。年近七旬的我,开始学用电脑,学习上网。众多的集邮网站,令我及时地了解到国内外的各种集邮信息。网上浏览多了,对比之下有了一些看法,愿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6.
狭义的集邮文献包括集邮书报刊及录音录像带、光盘;广义的集邮文献又可包括进集邮信函、邮票与集邮档案的文件、邮商售品目录等等。其中邮票与集邮的档案和文件往往易于被集邮文献收藏者忽略,因为有不少这类的档案和文件与邮政  相似文献   

7.
王平 《集邮博览》2008,(12):26-26
在我国,青少年集邮远不如成人集邮那样被普遍认可。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让青少年集邮被广大中小学校普遍接受是当前各级集邮组织抓青少年集邮工作的核心问题。其工作难点在于,如何让各类中小学校将青少年集邮列入学校计划,纳入学校第二课堂,从而真正落实青少年集邮工作。  相似文献   

8.
李军 《集邮博览》2008,(6):32-33
现如今在集邮界,青少年集邮是一个被广泛关注而又比较沉重的话题。被关注是因为它关系着集邮的生存发展和未来前途;说它沉重是因为在我国和世界上的一些集邮大国,集邮爱好者老龄化、后继乏人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长期  相似文献   

9.
一种崭新的集邮方式——网络集邮随着互联网大潮应运而生,并形成了网络邮展。作为一项刚刚诞生的集邮方式,诸多邮友表示了关注并提出不少疑问,其中最为集中的当数网络集邮的版权问题,即到底网络集邮的组织者和参展者,有没有权利将邮票、邮品通过电脑技术在互联网上公开展现?这是否侵犯到邮票、邮品版权人的知识产权?在激烈争吵的背后,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严格的知识产权法律研究路径,对于上述网络邮展及其涉及的邮票、邮品版权问题予以分析,才能够对于网络邮展的知识产权合法性作出认定。  相似文献   

10.
1.自从1975年FIP马德里代表大会以来,邮政历史作为一个单独的类别已经被认可。从传统集邮组分离出了一个委员会并制订了一套规则,这套规则已变成了邮政历史的国际评审规则。从那时起,正式确认了4个集邮类别:传统集邮类、邮政历史类、专题集邮类及航空集邮类。在2004年的今天,甚至有了更多的类别、即邮政用品类、极限集邮类、航天集邮类、印花类、集邮文献类以及青少年集邮类。  相似文献   

11.
在首都北京的集邮队伍中,活跃着一位身材中等、慈眉善目的老者,他来去骑自行车,风尘仆仆。这位老人就是77岁高龄、被全国集邮联评为集邮先进个人、北京市邮协会员、原北京市邮协青少年集邮工作委员会委员、鼓楼集邮研究会荣誉理事张振声。  相似文献   

12.
收集与集邮有关的各种文字资料。如报刊、书籍、论文等,被称为“文献集邮”好还是“集邮文献”好,集邮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在使用上有时也相互替代。“文献集邮”(或者“集邮文献”)源于集邮,是从集邮活动派生出来的。现代邮政诞生于国外, 集邮活动也是由国外兴起的,因此伴随着集邮活动而产生的“文献集邮”(或“集邮文献”)也带有舶来品的味道。我们从国际邮展的评审规则对“文献类”展品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外来词的特点。实  相似文献   

13.
1929年创刊,由孙中山先生书写报名,国内资格最老,现发行量150万份的上海《新民晚报》,其集邮专版因七彩印刷,电脑排版,报道迅捷,富有地方特色,又得林霏开、唐无忌、黄明心、方翔、宝木等众多沪上集邮名家的投稿支持,从1997年1月编号出版以来,深得各地集邮爱好者的喜爱。但该版于2004年5月17日,在出版了378期后,悄悄地划上了句号。原因是从2004年5月18日起《新民晚报》开始复刊后的第五次改版。这对众多集邮文献收藏者来说无疑是一大憾事。  相似文献   

14.
工作回顾 上海市集邮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以来,在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全国集邮联、各级党政领导和上海市邮电管理局的关怀和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各级邮协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的集邮组织、集邮队伍持续、稳步发展壮大,在全市范围开展丰富多采的集邮活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集邮活动已被中共上海市委文明办纳入全市  相似文献   

15.
祝贺与希望     
《集邮博览》创刊至今,转眼已20年了,作为一名老读者、老作者、老顾问,感到由衷的高兴。改革开放之后,全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十年动乱中被扼杀的集邮得到复苏。北京市在1982年成立了市集邮协会,又很快的出版了《北京集邮》。如果说当年《北京集邮》的任务主要是为北京的集邮爱好者服务,1994年改名为《集邮博览》并相应的调整栏目和增加内容后,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上海市的5所学校(活动中心)被全国集邮联首批授予“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称号。其中开展集邮活动已有20年的上海市六十二中学榜上有名,他们20年来在开展集邮活动中形成特色、成效显著的实践,为中国及上海的集邮事业发展、培养上海青少年集邮人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集邮漫画出现在中国,应是上世纪20年代的事情。1927年6月《邮乘》杂志刊出的一幅猛虎从邮票上扑下来咬人的漫画广告,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集邮漫画作品。此后,集邮漫画开始散见于当时各类 集邮刊物上,逐渐被邮人所认识。 二十多年后,自贡集邮学会会长张宇仲先生因爱好美术,对集邮漫画偏爱有加,遂别出心裁地创办了一份以漫画形式来诠释邮坛诸般奇闻趣事的杂志——《邮坛画刊》。张宇仲先生在回忆创办这本杂志的初衷  相似文献   

18.
听说’98上海集邮节成功举办了一个“趣味集邮展览”,不禁喜上心头。上海是中国集邮活动的发源地之一,集邮人才辈出。但就是这么一个被集邮界心仪的高雅之地,却率先办起了适合大众观赏的趣味邮展,不怕被人议为降格,可见他们的魄力和勇气。前些时候,笔者曾参观一个省级青少年集邮博览会,展品中固然不乏符合邮展规则的好邮集,但观众似乎对“票中票汇萃”、“地名戳专集”等趣味邮集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绵阳亚洲邮展时,全国民间集邮组织第二次联谊会研讨会被列为亚展活动之一。全国有影响的50多个民间组织大部分到会,200余名代表中,至少有一半是文献集邮的热心者。无论是各种研讨会还是在展场摊位上,只要有集邮文献出售,一般都卖得较好。笔者多年来积极收集与研究各种集邮文献,倾心于集邮刊物、集邮书籍的出版与收藏,关注海内外华邮文献的动态,与许多文献集邮爱好者长期交往,自以为对文献集邮有一定发言权,因此特撰此文,谈谈我对文献集邮的看法,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20.
邮票被誉称为国家名片,而其中的纪特邮票,以其精心设计和一次性印制,随时载录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节日、重点题材,更被形象比喻为方寸间的大百科全书。一部纪特邮票集,就是一个国家的编年史,一个国家的博物志,一个国家的风俗画,一个国家的民族卷。在世界集邮史上,集邮活动的长足发展,正是由于纪特邮票的产生而产生的,它同时也带来了集邮方式的巨大变化,集邮从传统的单一模式,转变为以传统类型为核心,专题、极限、文献等多方式、多范畴并存的综合模式。反过来看,集邮方式的变革与集邮活动的发展,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