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部此前研究制定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已经两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不过至今尚未发布正式文本。其实,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下发过《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2004年又提出了减负措施"五坚持、五不准"。如今旧话重提,引起网上热议:有的学生说是"走走形式,作业减不了",有的家长说"心情复杂,不放心",有的教师认为是"一纸空谈",有的校长担心"降低考试成绩砸招牌",有的研究者说"需  相似文献   

2.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课堂还是作业,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可能是我们再三强调的,有的可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面对学生暴露的错误,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些可能会成为教学资源呢?如我教学"圆环的面积"时,课堂上就有这样的一个小插曲.  相似文献   

3.
学生刚走进小学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一般对英语都是比较感兴趣的.有的学生课后嘴巴里也在念叨一两个单词、词组甚至句子.可是进入初中以后,很多学生对英语就会产生一种恐惧,一种厌倦.因此出现了有的学生不愿意学英语,或有的学生在初中的英语课堂上根本就听不懂所谓的"鸟语"的情况.那么提高教学质量就会成为一个难题. 自从开始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思考如何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变得有效、高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什么,学什么,只要有了兴趣,问题就会变得简单.那么如何让学生对我们的初中英语感兴趣呢?还是要从我们的课堂说起,从营造一个快乐的课堂开始.  相似文献   

4.
初中学生英语成绩两级分化,是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有些学生从八年级上学期就开始出现了分化现象,有的甚至在七年级下学期就已经开始了,这势必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控制和转化"两极分化"问题,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教学成绩,是我们值得深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两年前,我刚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在一次家访中,我们班一个学生的妈妈在她的摊位前,先是没好气地应付了我几句,然后更在我走的时候说:"我看也真怪了,我们家孩子有的老师怎么就教得好,有的老师怎么就教不好。"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们与教师是相互对立的!  相似文献   

6.
2013年,我有幸接触到了生本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核心理念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我。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也开始学着上"生本课"。组建小组、培训小组长、研究前置性作业忙得不亦悦乎!可在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太累,学生的表现令我们很不满意,有的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做得不好,有的学生的评价单一、笼统,多数学生交流过程中参与意识差,缺乏条理性。  相似文献   

7.
一、以游戏方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游戏法则融入体育课是体育教学兴趣的直接来源。如,体育课中的"长跑"项目:上课开始,当教师说今天我们这次课的内容是长跑时,有的学生听后面无表情,有的学生恐惧抵触,有的甚至产生厌恶感,因为大家觉得长跑很没意思,又累又无聊。这时,教师看到学生失望的表情就紧接着说:"今天的长跑  相似文献   

8.
<正>到一线课堂看一看,我们的小语教育更多精力投在知识和能力的层面上了,情感教育的长期缺位,有的教师就反映说,到了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重,不好教,现在的政策,教师对学生是打不得,骂不得。(将来的政策就能?)有的学生一直到大学,都不得不依靠"自学"来完成情感教育这门"功课"。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任感情"野蛮生长",缺乏正确情感  相似文献   

9.
正研究一些优秀教师的作文指导课,我们发现: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特乐意写作文,常见的"怕作文"现象荡然无存。秘诀在哪里呢?我们可以从一些成功的课例中得到启发。课例一上课了,薛法根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其实,我不想_______"问学生现在不想做什么事?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打开了心中的话匣子。有的说,其实我不想剪头发;有的说,其实我不想上补习课;有的说,其实我不想做作业……这个特别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显然触动了他们的真实情感。这样的开端很自然地就在老师和学生间达成了  相似文献   

10.
<正>传统语文教学,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吐沫星子横飞,而有的学生却昏昏欲睡,瞌睡连连,好似我们在唱吹眠曲。有的学生学了十几年语文,不会阅读作文不说,甚至斗大字不识一筐,可悲呀!究其原因,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采取以下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进入初三,我们常听到"中考冲刺"、"中考备战"之类的话语。那么,初三语文该怎样学习呢?有的学生一进入初三就开始做大量的中考训练题,有的学生按部就班地学。那么,哪种方法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事情虽然过去四年了,我却记忆犹新。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敢对学生"叉叉"了事了。四年前,陈小伟是我班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学习差,纪律差,就连模样儿瞧着也不顺眼,是那号"鬼见愁"的人物。我坚信,在学校师生中,他远要比我们有的老师闻名。接手他以后,我奚落他的次数比正眼瞧他的次数多。我恨医学还不够发达,要不给他修修脑就好了。  相似文献   

13.
对"老师好"和"老师再见"这样的学生问候语,我们已经司空见惯。在教师眼里,学生向老师问好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然而,面对学生的主动问候,有的老师或简单敷衍,或匆匆而过,少有热情的回应,更不用说主动向学生问好了。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现象,越是低年级,学生的嘴巴越甜,见到老师老远就行见面礼,主动问好。越是到高年级,学生就越少向老师主动问好,甚至会躲着老师走。难道是学生越大就越腼腆吗?我认为不然。  相似文献   

14.
不仅是学生,老师在生活中也会迟到,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是客观情况无法避免。面对经常迟到的孩子,我们可否把他们的这种行为别太当回事呢?不久前,我在"人教论坛"上看到一篇叫《"糊涂"艺术》的帖子,意思是说:有一个平时不曾迟到的学生迟到了,老师没"按惯例"批评他,而是让学生主动向老师认错。就这种教育方法来说,这位老师能因材施教,说明比较讲究教育艺术。但一个"按惯例"却让我有一股想为迟到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有的学生乐感较好,训练也很正规,但一到台上,就会紧张失常,大打折扣,甚至"抛锚";有的学生并不突出,但上台却很稳,发挥得较为出色.我们常说,这是"心理素质"作用的结果.如何使学生在舞台上正常发挥,完美地反映平时的练习成果,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心理诸因素入手,分析常见现象及原因,找出解决办法,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演唱、演奏等表演、比赛、考试"怯场"心理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与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教学应用题教学中,小学生思维定式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受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这种现象尤为严重.例如有的学生见题目中有"比……多"字样的就相加,有"平均"字样的就相除;也有的学生分不清问题的主次,误把"中间问题"看作"主要问题";还有的学生把握不住解题的正确与否,缺乏必要的估算或验算能力等等.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认真审题、解题的自学性;更主要的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教师忽视了在基本应用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品质的有意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17.
<正>"问题解决"是小学阶段学生们感到最头疼的事情,也是我们老师感到最难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如,当学生计算75与28的和或差时,他们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然而,把这两个数放在"问题解决"中时(例如,比多比少问题),他们就不知道是应该求和还是求差。甚至有的学生见到带文字的题就说不会做,可如果你让他把题目读一读,有的学生则马上会说我会了,而且能正确地解答出来。事  相似文献   

18.
秦磊 《成才之路》2014,(13):75-75
正我们经常听到职业学校有的学生说:"我的英语学得好,就上重点高中了。"的确,相对而言,职业中学有的学生的英语基础比普通高中学生要差,学习习惯与学习意志力也有一定的差距,并且没有恰当的学习方法。因此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英语的兴趣较低。面对这样的学生,在职业学校教英语课,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结合几年的对口升学班英语教学经历,本人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一、狠抓英语基础知识职业学校有的学生,初中的英语知识没有学好,基础差,再加之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好,造成中考成绩不理想。针对这种实  相似文献   

19.
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既重要又有困难的任务.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耗时很多却收效甚微,学生怕写、教师怕教.有的学生害怕作文、厌恶作文,认为写好作文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不错,事情叙述也生动有序,可一提笔就往往写不出什么了;有的学生好不容易"挤"出一篇作文,却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更可怕的是,有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板板正正、套路顽固,完全没有半点儿童的纯真与意趣.我们的写作教学如何有一个面向生活、参与生活的突破,值得思索.  相似文献   

20.
我真烦恼     
我在班里算是重量级的学生,才12岁,体重就有六十公斤左右。因此,我们班的同学一个又一个给我取外号,有的叫我"小胖墩",有的叫我"胖子"……这给从不为一点小事发愁的我,带来了许多烦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