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爱琴 《广西教育》2012,(25):35-36
中华经典诗文源远流长,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蕴含哲理。“经典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最有用的知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实践证明,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  相似文献   

2.
韦鹰 《广西教育》2012,(24):43-44
从2006年开始,百色市田阳县实验小学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A类)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双文”素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学生的人文素养日渐丰厚,教师的素质得以提升,该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  相似文献   

3.
  王玉萍 《考试周刊》2014,(4):15-16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灿若星河。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加强学生对经典诗文的诵读,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思维能力、文化素养、识记能力。因此,如何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为当代小学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五步读经法     
黄玉肖 《广西教育》2012,(24):47-47
语文课程应有丰富语言的积累。许多学者都号召“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在学校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双文”素养》的引领下,笔者领着本班学生加入了诵读经典诗文的队伍,初步摸索出了“五步读经法”。  相似文献   

5.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祖国优秀的经典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到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很早就被命名为"中华经典文化诵读试验学校",同时我校每年都有"读书节"。依托这样的平台,学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我们班在这个大环境下,开展了诵读儒家经典书籍《论语》  相似文献   

6.
儿童时期是经典诗文经典诵读的黄金时代,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原则是多背经典,谙熟于心,  相似文献   

7.
刘晓云 《河北教育》2023,(Z1):106-107
<正>经典诗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大量的语言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经典诗文诵读作为一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愈发受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的重视。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引领广大师生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中华经典,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8.
小学阶段诵读国学经典诗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夯实学生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知识面狭窄,语言环境不够丰富,加强经典诗文诵读帮助拓展语言环境,让经典诗文和语言文字互为载体,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规范语言的应用水平。同时,诵读经典诗文活动也有助于塑造他们的完美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诵读古诗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诵读经典诗文的氛围,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有助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有助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还可增加语言积累,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培养语言知识建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传承文化经典"。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对经典文学的诵读。广义的经典诵读,是指青少年儿童利用生长的关键期诵读中华传统名篇名著,对中华传统经典诗文熟读成诵,以此丰富文化底蕴,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狭义的经典诵读,是指在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诵读教科书上选编汇集的经典名篇名著以及其他优秀作品,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中华古诗文不仅蕴涵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理性美,更沉积着一个民族不灭的精魂。语文课程标准把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提到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高度。诵读古典诗文,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等,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自2003年9月起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此项活动在注重科学教育的同时,倡导文化育人,创建“书香”校园,融中华经典古诗文所蕴涵的具有东方特色的人文精神于德育中。通过营造诵读氛围、培养…  相似文献   

12.
经典诗文的诵读在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体现越来越明确,新课改也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经典诗词的作用,加强对中学生精神文化的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经典诗文诵读的重要意义,结合教学内容,可就可行的渗透国学经典诗文诵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孙丽 《甘肃教育》2009,(10):43-43
诵读经典诗文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那么,教师该如何开展诵读古诗文的活动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几千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的经典诗文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之一.她不仅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还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倡导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诵读优秀诗文可以提高学生欣赏品味、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从经典诵读的含义、作用、遵循的原则三个方面,论述了经典诵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经典诗文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让学生诵读大量的经典诗文,使学生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语文素养也就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里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经典诗文的诵读、赏析和感悟,可以让学生传承千百年来中华文人传袭下来的正能量。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思想素养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作为中华传统经典著作,它所蕴含的正能量,更是不容人所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中华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小学少先队工作中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中华文化,更需要将经典文化智慧引入课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从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出发,对小学诵读经典诗文开展实践与探索,让学生诵读经典,在经典诵读过程中个性飞扬、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9.
宋锦朵 《考试周刊》2013,(22):54-54
阅读经典诗文,进行人文的熏陶,厚实文化底蕴,提高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受到品德和审美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经典诗文诵读在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到以文铸魂的作用,这需要精选诵读内容、阐释诗文并赋予诗文以新的时代意义;经典诗文诵读能够以美润心,这需要发掘经典诗文之美、发挥诵读艺术有声语言的音乐美,并使诗文与诵读较好结合;经典诗文诵读还能够以艺赋能,这需要综合教学。师范专业经典诗文诵读,能够实现经典诗文与德育、美育和能力培养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