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惊弓之鸟     
正课文: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  相似文献   

2.
【故事背景】古时候,魏国有一个很有名望的射箭能手叫更羸,他的射箭技巧很高超,能做到百发百中。有一天,天空格外晴朗,魏王带着更羸等人到郊外去打猎。当他们来到郊外,向天空望去,过了一会儿,从东边飞过来一只大雁,更羸对魏王说: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第七册《惊弓之鸟》是一篇成语故事。教学这样的讲读课文,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这个成语的含义,而且要充分发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注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一、抓住重点句段,从理解语言入手学习观察方法课文第一节有这样一句话:“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个句子:①这里的“一只”说明什么?②“慢慢地飞来”可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以学生自读自议为主线,读中激情,读中悟理。【设计特色】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流程】一、设置问题,导入全文1.引出课题:惊弓之鸟。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为什么能代代相传?(引导学生理解这则成语的学习价值,激发阅读兴趣。)2.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说说这个成语故事主要说了什么。二、研读课文,关注语言信息1.提出阅读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更羸是一位有名的射手,课文是怎样写的?请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检查、交流阅读结果,引出三个重点句:(1)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边飞边鸣。更羸指着大雁对…  相似文献   

5.
《惊弓之鸟》(五年制第五册31课、六年制第五册27课)是一篇成语故事,它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教学中,可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比较课文。课文最后一段,是讲更赢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那只大雁射下来的原因。教学这段,可启发学生联系第一册课文《大雁》,回忆大雁合群飞行的特点: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同本文的“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进行比较。然后再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从而使学生明白更赢的本事不是只能拉一下弓把大雁射下来,而是经过细心观察,从大雁合群飞行的常规和“孤单失群”的异象分析中,找出使这只大雁自己掉下来的办法,进而理解本文的主旨。 (二)比较顺序。课文先写更赢把大雁射下来的  相似文献   

6.
李源 《江西教育》2002,(21):29-29
《惊弓之鸟》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教学伊始教者就直奔文章的中心段———更羸说的那段话,即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其教学片段为:(出示多媒体课件:蓝蓝的天空,飞着一只孤独的大雁,边飞边鸣)师: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生:用箭射。生:用枪打。生:用弹弓弹。……师:你们很聪明,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却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就把大雁射下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请同学们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师…  相似文献   

7.
课文中的魏王在郊外打猎时,向射箭能手更羸两次提出疑问,一次是:“你有这样的本事?”另一次是:“你怎么知道的?”这两次疑问的答案,正是课文的重点。教学时,应紧紧抓住魏王的两次疑问,提出问题,求证解疑。教学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板书魏王的第一次问话后,提出如下三个问题:①魏王不相信更羸有什么样的本事?②更羸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本事?③在事实面前,魏王是怎样说的?  相似文献   

8.
惊弓之鸟     
射箭能手更羸,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一天,更羸护魏王在京台,他们看见一只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羸自信地对魏王说:"大王,不知您可信,我只拉一下弓,却不用箭射,这只飞雁就会从天上掉下来。""你有这样的本事,我要亲眼看看?"魏王半信半疑。更羸答道:"请让我试一下。"说话间,大雁已经飞近了,更羸举起弓,弓上没用箭,他只拉了一下弦,"咚"的一声响。响声  相似文献   

9.
争论的故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有一篇课文《争论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兄弟俩看见一只大雁飞来,想把它射下来,但是,一个说要煮着吃,另一个说要烤着吃。哥俩为了大雁的吃法而争论不休,结果大雁飞走了。故事揭示的道理是做事要注意抓住时机,不要进行无谓的争论,否则就会错失时机。在教学中,当学生通过朗读、讨论、辩论等,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听了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后,学生的回答有好多种,其中有以下几种比较典型的回答:学生1:“我觉得他们不能去射大雁,要保护动物。”学生2:“我觉得他们哥俩没有必要为了一只大雁争论不休,这样会伤了和气。”学生3:“我…  相似文献   

10.
池塘里住着一只坏脾气的乌龟,它和常来这里喝水的两只大雁成了好朋友。有一年天太旱,池塘干涸了,乌龟没办法只好决定搬家。它想跟大雁一起去南方生活,但它不会飞。于是,两只大雁找来一根树枝,让乌龟咬着中间,它们俩各执一头,再三叮嘱乌龟千万不能开口说话,然后它们就带着乌龟起飞了。  相似文献   

11.
有只小松鼠,调皮极了。一天,它正在树上晒太阳,忽然,它看见天上有一只大雁,就想捉弄它一番。于是,小松鼠就做了一个绳圈儿。小松鼠把圈儿放在地上,绳拴在树上,它又在圈儿里放了一些大雁最爱吃的食物,等大雁来吃。可大雁并  相似文献   

12.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先请听录音,边听边思考:为什么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使天上的大雁掉下来,课文哪一个小节告诉了我们这个原因?生:课文第九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读第九小节,思考课后问题)师:更羸看到听到些什么?生: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大雁叫得惨。师:文中还有描写大雁飞行的句子吗?生: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师:请大家读这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生: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加具体。生:“一只”说明它孤单,它离群了。生:“从远处”说明大雁飞的路程远,时间长。生:“慢慢地”说明大雁筋…  相似文献   

13.
画鸟的猎人     
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一个打猎的人拜他做老师他向那打猎的人说:“人必须有一技之长,在许多职业里面,我所选中的是打猎,我很想持枪到树林里去,打到那我想打的鸟。”于是打猎的人检查了那个徒弟的枪,枪是一枝好枪,徒弟也是一个有决心的徒弟,就告诉他各种鸟的性格,和有关瞄准与射击的一些知识,并且嘱咐他必须寻找各种鸟去练习。那个人听了猎人的话,以为只要知道如何打猎就已经能打猎了,于是他持枪到树林。但当他一进入树林,走到那里,还没有举起枪,鸟就飞走了。于是他又来找猎人,他说:“鸟是机灵的,我没有看见它们,它们先看见我,等我一举起枪,鸟…  相似文献   

14.
〔练习题〕 用上文中描写卡达叔叔智斗大蟒蛇的句子,复述课文第2节,并积累这些句子 〔指导过程〕 1.默读第2节,用*、、“划出描写卡达叔叔智斗大蟒蛇的句子。 2.读一读这些句子,理解词语“眼明手快”。 3.引读本节: 大蟒蛇吐出舌头,向我们游来卡达叔叔—,大蟒蛇一下子缠住了他们的身体。这可怎么是好?我赶紧抽出腰刀。卡达叔叔—。.‘卡达叔叔!卡达叔叔!”我急得拼命叫喊。过了半分钟,他—,竟—,大蟒蛇却不见了。 4.不看书,跟着老师的提示一起背诵。 5,复述这一节。 6.积累描写卡达叔叔智斗大蟒蛇的语句。 〔说明〕 这篇文章对卡达叔叔智斗…  相似文献   

15.
《同学少年》2016,(5):16-17
<正>1苏东坡是唐〔宋〕代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诗人。但是,由于大家对他的称赞,他便慢慢轻狂起来,瞧不起那些不识字的农民,常常和农民过不去。而在农民眼中,他就是一个书呆子。一个炎热的下午,苏东坡去郊外散步。看见农民在挑粪施肥,他想穿田过去,可是在田埂上遇到一个挑塘泥的  相似文献   

16.
画鸟的猎人     
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一个打猎的人,拜他做老师。他向那打猎的人说:“人必须有一技之长,在许多职业里面,我所选中的是打猎,我很想持枪到森林里去,打到我想打的鸟。”于是打猎的人检查了那个徒弟的枪,枪是一支好枪,徒弟也是一个有决心的徒弟,就告诉他各种鸟的性格,和有关瞄准与射击的一些知识,并且嘱咐他必须寻找各种鸟去练习。那个人听了猎人的话,以为只要知道如何打猎就已经能打猎了,于是他持枪到树林。但当他一进入树林,还没有举起枪,鸟就飞走了。于是他又来找猎人,他说:“鸟是机灵的,我没有看见它们,它们先看见我,等我举起枪,鸟早已飞走了…  相似文献   

17.
很久很久以前,月亮王子和星星公主下凡找自己的意中人,他们凑巧走到一起,就相爱了。有一天,月亮王子到外面去打猎,他来到一个湖边,看见一群白鹅很可爱,就想捉一只。于是,他把箭射出去,可没有射中鹅,却射中了湖  相似文献   

18.
大雁和知了     
有一天,知了趴在一片树叶上,他抬头看见一只大雁正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非常羡慕。他看了看自己,也长着一对翅膀,可是却不会飞!他真希望自己也能展翅高飞在蓝天中,去结识更多的朋友,去了解更多的世界……于是,知了仰起头对着大雁高声地喊道:“大雁哥哥,请您教教我飞上蓝天的本领吧!”大雁听到了喊声,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爬在树叶上的小知了在叫他。这只贪心的大雁想,挣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眼珠一转,说道:“要我教你是不是?我飞的技术很好,我教长翅膀学飞是五十大洋,教短翅膀学飞是一百大洋,你是短翅膀,就收一百大洋学…  相似文献   

19.
〔练习题〕 1.复述课文。用第一人称复述第I节,同时加上“我”的,心理活动。 2.用上“说他··一吧,……可是……”这样的句式写一个人性格中矛盾的两个方面。 〔指导过程〕 1.“占怪”是什么意思? 2.比较句子:(黑板出示) 猫的性格古怪。 猫的性格有此古怪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占怪。 4.课文用什么例子写出猫的矛盾性格的? 板书:老实一贪玩;贪玩一尽职 5.找出连接这两组矛盾性格的句式, 板书:说他……可是··… 6.按‘.说他……可是”的句式说说猫的“古怪”。 7.读课文2、3节,这两节用了什么例子写出猫的“古怪”? 板书:高兴(温柔可亲)—不…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一条鱼,一条普通的穿丁鱼,它总微笑着。在圆圆的鱼缸里,绿绿的水草旁,有一条属于我的微笑着的鱼。它摇晃着鱼身,绕着水草打转,鱼脸挂着特有的〔改为“显出”〕平静的微笑;它摆动细尾,拍打着水底的石子,鱼脸挂着特有的〔改为“露出”〕开心的微笑;它慢慢吸进一口鱼缸中的淡水,〔改为“吐着小水泡”〕鱼脸挂着特有的〔改为“现出”〕很惬意的微笑。我走到鱼缸前,手里拿着鱼食,看见它的鱼脸上慢慢显露出渴望的微笑。〔改为“游过来想吞食的渴望”〕我报以一丝嘲讽的神情——它也是以食为天啊!我打开鱼食袋子,微笑着的鱼脸便浮上了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