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促进了现代墨学研究的兴起,海内外墨学研究者正是通过墨学国际研讨会相互认识、相互了解,进而不断开展墨学的合作研究的,墨学研究的国际化同时也是墨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墨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研究是历史发展到今日的必然表现。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三个方面回顾两岸墨学的交流,即:台湾墨学研究的发展;大陆墨学研究的腾飞;两岸墨学的交流,文章还认为,改革开放之后,两岸墨学队伍老中青之结合,顺畅合流  相似文献   

3.
孙中原 《职大学报》2011,(4):11-15,75
墨学的持续发展,有赖于古今研究范式的转型。墨学的比较研究,可促进中西思想文化的合璧。古今中外融会贯通,是现代墨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是完善墨学研究方法,明确墨学研究方向的合理期待。  相似文献   

4.
百年来墨学之所以能够复兴,或可谓是因缘际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现代性接触下,做出回应的一个范例。而今已进入全球化的时代,情势丕变,尤甚于已往,各民族文化议题的讨论不再只是向西方文化倾斜,而被提升到能够相互沟通对话的层面,以寻求彼此正确而同情的理解,进而谋求未来文化融和的契机,共创人类的新文化。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做为中华文化核心的中国哲学也面临必须加强全面自我省察、自我评估,汰芜存菁,以重启新机,谋求穷变通久之道。基于这个构想,本论文以"当前墨学议题研究的反思"为题,旨在以墨学为主,对照当前的时代趋势与哲学问题发展方向的动态,先溯其源以明墨学本衷;次反省近代墨学议题的研究方向,并重新加以评估;再尝试提出可与西方对话,与可能再发展的墨学议题与研究方向;以期:一、自我厘清并加强有关墨学议题的问题意识,二、提供当代墨学研究者共同研议、参考的论题,盼望墨学研究者在当代共同为活化墨学、创新墨学价值而努力。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是我国学术近代化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他在清末国学复兴,尤其是墨学复兴的时代背景和学术传承下,为了图存自强、挽救时弊,运用西方近代社会科学方法对墨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墨子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阐发,从而第一次把墨学纳入了近代社会科学体系.成为了我国将墨学研究推向近代化的第一个重镇.  相似文献   

6.
《墨子》由五大部分构成,即墨经、墨论、杂论、墨语和墨守。墨学研究方法,是在墨学对象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现代科学的元研究。这是当前墨学研究推陈出新,质变转型,飞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墨家的政治主张及其理论思想为据,说明墨学勃兴的内在因素在于墨学是批判的武器,同时又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墨学衰微的主观原因墨学理论不适合新兴地主阶级统一国家的需要;墨学理论为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结构所不容;墨学理论多处自相矛盾,难以实施;墨家未注重培养接班人,以致后继乏人.  相似文献   

8.
王讚源先生是两岸墨学研究最早的重要推动者,他竭尽全力推动墨学国际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得到成功举办,努力组织两岸学者联合著作《墨经正读》这一墨学研究的重要力作,他在学术研究上力求认真、踏实,在墨学的研究中有不少"斩获"性的重要成果,他又为努力培养墨学研究的后续人才用心良苦,是我们后来的墨学研究者需要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期墨学盛行,为了维护儒学的地位,苟子对墨学发动了猛烈攻击。但是,在对墨学进行批判的同时,荀子受到墨学深刻的影响。对比《荀子》和《墨子》,我们看到,《荀子》中一些重要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与《墨子》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期导读     
《职大学报》2011,(6):127-I0001
本期“墨学研究”专栏有5篇论文。本刊副主编、原贵阳市职工大学校长、著名墨学家齐瑞端教授退休后,创办实体九年,实践墨学,以墨子的精神、思想教育员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改变他们的言行心志,打造出一个群体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1.
劳动者的圣人——墨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是劳动者的圣人,墨家是劳动者的学派,墨学是劳动者的声音.墨学经创造性诠释和现代转型,构成中国先进文化的必要成分,是民族振兴、国家进步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战国时期,墨学盛行,为了维护儒学的地位,孟子对墨学进行了批判和攻击。但是,在对墨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孟子对墨子思想有所继承和吸收。对比《孟子》和《墨子》,我们看到,《孟子》的“民贵君轻”、“罪战”、“舍生取义”、“众乐独乐”、“社会分工”等重要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墨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杨武金 《职大学报》2011,(4):29-30,46
(2011年8月2日通过)兹有《职大学报》,为纪念其"墨学研究"特色专栏开办10周年,由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于公元2011年8月2日,在中国内蒙古包头市举办以"墨学研究的当代价值"为主题的墨学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指出墨学的理想在于人人相爱,天下太平。但今日世界在民生问题、人际关系、社会治安、国际关系、以及环保问题上皆有日趋严重的问题。为实现墨学的理想必须有“全天下”的视域、“类存在”的一体感,并培养坚定的决心、多元的方法、及积极有效的作为。  相似文献   

15.
墨子思想是神文和人文的对立统一,墨学发展是超越神文向人文的转化.墨学的人文内涵.可概括为劳动生产观,劳动本位观,劳动人权观,兼爱平等观,群众智慧观,人力能动观,人民价值观等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6.
本期导读     
《职大学报》2011,(5):3-I0001
本期“墨学研究”专栏内的5篇文章主要论证墨学的当代价值。台湾学者刘焕云的文章根据墨子和谐、非战、非攻、反对“相恶”“攻伐”的思想,谈到当前两岸人民最关心的“统一”问题,他说:“今日中国仍未统一,并不符合两岸中国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墨学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经济伦理思想,与当代经济伦理学的观念体系基本符合,表现在公利与互利精神、平等与法制精神、改革与进取精神等方面。我们应该结合当代社会情况,把握"兼爱"的实质,将墨学思想发扬光大,批评其狭隘的效用见解、理想的非现实性、法治与人治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职大学报》2015,(2):125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其著作台编为《饮冰室台集》。梁启超先生还是二十世纪墨学研究的开拓者,著有《墨子之伦理学》、《墨经絞释》、《墨子学寒》等墨学研究著作。  相似文献   

19.
周秉高 《职大学报》2011,(4):27-27,38
各位专家、各位编委、各位领导:《职大学报》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和全总高等教育职业委员会领导下、全国41所高校联办、并委托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国家正式学报类期刊。我刊有3个重要的特色专栏,其中之一,就是"墨学研究"专栏。"墨学研究"专栏已经办了10年。去年,  相似文献   

20.
列夫·托尔斯泰在其生命后期的精神危机和思想激变的情况下,对中国的儒道墨学说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与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创作融合在一起.在思想激变的时期,儒道墨学说成为其终极精神追求的"活命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