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厚报时代的今天,尽管经济类新闻仍因其相对的专业性而只能吸引部分读者的关注,但都市类报纸仍要坚持对经济新闻贴近性的思考,从而吸引更多受众。相比《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专业财经报纸,都市报经济新闻应  相似文献   

2.
经济类报纸如何发展——《中国经营报》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报业市场化进程中,报业的实践常常使全国性经济类报纸的总编辑们痛苦地认为:报业市场给全国性经济类报纸的空间越来越小。由于企业区域促销战略的需要,广告商们更愿意把广告投放到地方性报纸上;加上大多数市民愿意了解发生在其身边的社会新闻,所以与都市报如日中天的态势相比,近几年全国性经济类报纸显得曲高和寡。  相似文献   

3.
利成志 《新闻世界》2013,(10):82-83
传统经济类报纸向来以文字为主,可随着科技发展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逐渐趋向快餐式新闻阅读。经济类报纸因此变成了“奢饰品”,成为了“精英媒体”。本文从新闻传播与平面媒体发展的角度,浅析新闻图片对经济类报纸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都市类报纸整合新闻源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统计,从1995年1月《华西都市报》正式创刊算起至今,都市报在全国已发展到100多家,遍布东西南北,已经形成了“气候”。 由于都市类报纸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直面的是自费读者市场,所以都市报比其他类型的报纸更关注自身的新闻“亮点”、“卖点”,这就使他们十分重视本身新闻资源的开发。同时,由于各地都市报在当地报纸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本地的新闻资源很大程度上是共享的,故同一区域的都市报对读者“眼球”的争夺表现为各报版面、栏目之间的较量,其实质比拼的是各自对新闻资源的整合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市报纸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新闻资源的开发整合。  相似文献   

5.
都市报纸,都是立足都市服务于市民大众的生活类报纸。服务新闻越来越受到各家都市报的高度重视。都市报如何打好这张服务牌?这是值得都市报的服务新闻采编人员  相似文献   

6.
周致 《军事记者》2004,(9):40-42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带动了报业的兴旺发达。报业集团纷纷组建,一批面向市民、面向市场的都市报、新型晚报、青年报、经济类报纸异军突起。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报业竞争、新闻竞争。  相似文献   

7.
夏胜 《新闻窗》2007,(1):62-63
都市报自创建以来,以市民为读者对象,以可读性强的社会新闻为主打品牌,在报业市场上脱颖而出,创造了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但都市类报纸大都以刊登社会新闻为主(即使要登时政新闻,也会把它移到内页)的这种做法,使得都市报以社会新闻立足的“小报”作风而导致的新闻报道浅显  相似文献   

8.
一、新时期全国性经济类报纸的生存空间《中国经营报》近几年的发展使我们深信,在经济类报纸这一细分市场上,的确有全国性经济类报纸生存的广阔天地。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为全国性报纸发展提供了机会。第二,参与经济活动及关注经济活动的经济人群增多为经济类报纸提供了坚实的读者队伍。第三,社会生活的经济化趋势为经济类报纸提供了丰富的报道内容。二、新时期经济类报纸的竞争环境1.关于全国性和地方性的问题:近几年经济类报纸的竞争格局已明显呈现出全国性报纸的优势。2.关于日报和周报的问题:周报具有经济报道中特别需要…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类报纸的本位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和新闻规律办事的有机结合。就是要遵循新闻规律,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体现各种经济现象的本质——经济规律。只有立足本位,办出特色,经济类报纸才是真正具备不可取代性。在我国报纸趋同倾向泛滥成灾的大潮冲击下,一些经济类报纸个性不鲜明,特色不明显,和其他类型的报纸界限模糊。 当前,我国一些经济类报纸存在着偏离本位的倾向,主要表现在: (1)用机关报的模式办经济类报纸。有些经济类  相似文献   

10.
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经济日报》等专业经济类报纸以及《人民日报》等中央级综合性报纸的经济版相比,作为地方性报纸的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的劣势主要表现在权威性、专业性、精深性不足等方面。由此,有人建议都市报的新闻报道要地方化、温情化、社会化。但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经济报道,往往囿于地方企业的动态信息发布,日常生活如何省钱等琐碎  相似文献   

11.
魏文欢 《今传媒》2013,(10):53+57
随着我国都市报的迅猛发展,信息的娱乐化倾向在都市报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很多报纸在报道中纷纷运用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手法。那么,为何都市报会重视新闻娱乐化,把其作为赢得受众、扩大报刊发行量和追求社会影响力的法宝呢?都市报新闻娱乐化产生的根源都有哪些?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都市报新闻娱乐化的出现与流行有其现实土壤和历史必然性,是受到媒介竞争压力、报业市场化推进、受众需求改变、对西方大众化报纸的借鉴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都市报作为城市的主流报纸,是市民获得信息的主渠道,但近年来,都市报同质化显著。笔者认为,都市报只有在经济新闻等方面加大差异化,才能走出特色;只有提升经济新闻的力度和深度,都市报的差异化才能明显,才能提高都市报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赵萱 《记者摇篮》2014,(10):35-36
由于工作需要,本人负责新闻快报的新闻整理、制作工作,每天穿梭于各大都市报之间,寻找适合本栏目的消息,于是有了以下体会:"图像视觉"是都市报的竞争利器,随着都市报关于经济类报道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经济新闻摄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它不像突发性新闻那样易于抓取典型的瞬间,除事件性的经济新闻以外,经济新闻中的金融政策、股价波动、货币流动等内容,往往因缺乏现场和事件而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而读者受教育程度也日渐提高,加之人们收入水平在不断增长,理财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因此,人们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度、经济新闻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度也在不断提高,经济新闻正在成为继社会新闻、民生新闻之后,地方都市报角逐、比拼的一个重要领域。所以,作为地方都市报,更应进一步加强经济新闻报道的力度与分量。目前陕西地区的地方都市报对经济新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经济新闻报道方面也做出了许多积极有益的尝试。笔者认为,地方都市类报纸在经济新闻报道方面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头版是一张报纸的脸,新闻和副刊是一张报纸的骨和肉,那么,立体策划就是一张报纸的血和气,血气方刚方显报纸活力。在当今信息渐呈多元的时代,都市报如何利用立体策划在报纸中的特殊地位,充分发挥策划的轰动和集聚效应,亟需平面媒体探讨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如何创新主题报道来打造地市级经济类都市报特色新闻板块,既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扩大报道的影响力,又获得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增强媒体的感染力和知名度,是《台州商报》近年来积极探索的新课题。2007年以来,《台州商报》通过推出一个个组团式主题报道,打造出了报纸的特色新闻板块,也进一步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和品位。  相似文献   

17.
程少华 《今传媒》2003,(4):20-21
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生存,是摆在都市报、晚报、早报、晨报、午报、导报等都市类报纸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果都市报将报纸的内容直指市民心中的那片“最温柔的地方”,就会打动市民的心,产生无以伦比的亲和力;如果报纸能“直接本心”,也能通过有特色的报道战胜同类报纸;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都市类报纸才能真正担当“社会的大脑”、“公共的良知”,提高自己的品位,创造出科学而人性的新闻作品,更好地从精神和文化层次上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8.
李启章 《传媒》2007,(7):51-53
在中国报业市场上,与晚报、都市报等大众媒体相比,专业经济类报纸属于小众媒体,也称窄众媒体、分众媒体,主要面向以经济活动为职业的企业家、经理人、投资者以及经济和社会的管理者、研究者.专业经济类报纸虽然不是大众媒体,但由于面向的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主流人群,因此是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9.
近20多年来,我国媒体在经济新闻的认识与报道上取得了不少突破。经济新闻的地位之所以得到提升,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联系。在市场观念的引领下,受众意识不断深入发展,都市类报纸异军突起,开拓了广阔的传播空间。在社会新闻、休闲娱乐、批评报道等领域做出了出色的表现,拥有大量广泛的读者。但是,都市类报纸在占据市场、拥有确定的影响力和影响面的同时,在经济新闻报道上却出现了短缺,这是一种失衡的现象。都市类报纸的“多质”与经济新闻这里谈到的都市类报纸是一个概念,包括晚报、都市报、快报、晨报、导报等。如果“‘单质…  相似文献   

20.
报纸传统上被称为Newspaper(新闻纸),以新闻吸引读者。尤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新闻,在晚报、都市报类报纸中占有很大比例,用以吸引读者的眼球。由于社会新闻有很强的可读性,报纸也为此不断想方设法增强“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