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里程碑张晓阳我国从1996年12月1日开始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这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其与国际经济接轨过程中,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里程碑,它为下一个目标——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奠定了基础。所谓经常项目一般可...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变革的最终目标。1996年12月1日我国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接下来就是要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最终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对于经常项目可兑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有明确定义,但对于资本项目可兑换,包括基金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对它没有统一的管辖权,迄今,国际上尚无严格的、标准的定义。本文仅针对理论界现有的几种资本项目可兑换定义作一简要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外汇储备是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我国的外汇储备从 1978年的 18亿美元猛增到 2 0 0 2年的2 864亿美元 ,自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 ,外汇储备持续增长。除 1998年外 ,我国连续多年保持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到 2 0 0 2年底 ,外汇储备较 1997年末的 13 99亿美元增加了 10 4.7% ,储备规模居世界第二位 ,截至到 2 0 0 3年一季度 ,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 3 160亿美元 ,同比增长 3 8.8% ,增幅比上年末提高了 3 .9个百分点 (新华网 4月…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刍议王克悦一、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在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进程中的地位我国1994年实现汇率并轨,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取消了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指定性计划和外汇留成制度;对中资企业经常...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1993年底进行了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银行结汇售汇方式,取消了人民币汇率的双轨制,通过指定银行的外汇经营形成外汇市场,并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形成人民币汇率。从1996年12月开始,又实行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条件下可兑换,进一步加强了人民币的市场特性。由市场机制形成的人民币汇率,既受到国际外汇市场波动的影响,也反映出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所形成的外汇需求关系,因此人民币汇率将随有关因素变化而变化。而汇率的变化,又将反过来影响相关部门的经济效果,如对外贸易的收入,国际投资的效益,都会受到外汇变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甚至国家的外汇储备都会因汇率的变化而得益或受损。为了详细了解我国实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状况,我们对1994年至1996年间的人民币汇率进行了数量研究。我们根据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每日公布的外汇牌价,选择了包括香港在内的17  相似文献   

6.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8537亿美元,超过日本同期数据8501亿美元,跃居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以1990年-2004年的数据为基础,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的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实证分析,得出1995年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存在超额现象.  相似文献   

7.
《外商投资企业会计》第二章第三节"外币业务核算"的内容由于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作了重大改革,因此,内容已经过时。为此,笔者想就外币业务核算的新内容谈几点看法,以帮助学生学习外币业务核算的内容。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外汇分成;2.实行银行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3.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市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这一改革改变了我国实行的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实现了汇率并轨,取消了过去  相似文献   

8.
刘刚 《培训与研究》2002,19(6):56-58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一个长远目标,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在实行货币自由兑换过程中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如何尽可能做好各种风险防范工作,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已宣布人民币成为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货币,国内学术界对此仍有一些异议。从经济条件看,人民币汇率基本上反映了外汇供求状况,我国外汇储备充足,国内企业初具竞争实力,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合理;从经济指标看,中国对外的经济开放程度及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都较高,外债规模也无后顾之忧;从时机上看,我国具备较为有利的国际经济背景,具有较为宽松的国内资源供求状况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由上可见,我国人民币实行自由兑换的条件与时机已经成熟,政府的决策是正确的,也是及时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我国于1994年进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进一步贬值,调整为1美元兑8 .7元人民币,同时对进出口商品实行结售汇制度.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外汇制度改革以后,我国开始了货币自由化的进程.仅仅3年之后,人民币已经成为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货币,并迅步走向完全可兑换,与这一自由化进程相对应的是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的飙升与跌宕.这一并非偶然的吻合性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国际游资流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力量.估计这一数量的多少是困难的,但分析其渠道和机制对于把握和化解这种力量则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1994年之前,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官定汇率,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建立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近几年人民币汇率实际上钉住了美元.中国加入WTO后,人民币在1996年年底实现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再次改革,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为人民币最终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创造了渐近条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汇兑制度变迁走过了漫长的60年历程,经历了严格限制、逐渐放松和推进开放的阶段,国家紧紧抓住外汇账户监管环节采取先开放经常项目汇兑限制、后推进资本项目兑换进程,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收益转移以及资本金融账户等方面来安排汇兑制度。建议全面落实愿意结售汇、进一步放松居民个人汇兑管制、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加强外汇账户监管等。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也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人民币自由兑换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利益和挑战。笔者在理论界对人民币自由兑抽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实证以及现实意义上探讨人民币兑换的意义,然后对人民币兑换的条件及其顺序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中国加入了WTO后的大势所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一个积极步骤,也是中国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上海浦东新区伍金同学说,这些年,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交往不断扩大,外汇储备增加很快1990年首次超百亿美元,1996年超过千亿;今年2月份达到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 10月末,超过万亿美元。有钱、家底厚,无疑  相似文献   

17.
“九五”开局第一年我国旅游业即实现历史性突破。1996年全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首次突破5000万人次,达5112.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22%,完成年计划107.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02.00亿美元,增长16.81%,完成年计划107.1%。 1996年国内旅游达6.39亿人次,增长1.6%;国内旅游收入1638亿元人民币,增长19.1%。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已达2487亿元人民币,增长18.5%,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人都知道,境内居民出国出境可从银行兑换1000或2000美元的外汇。而从今年3月1日起,我国将实行新的居民个人自费出国出境旅游用汇管理办法。这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旅  相似文献   

19.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 ,2000年 ,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205 2亿美元。2000年 ,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19 2亿美元 ,比上年减少57 2亿美元 ,其中资本账户逆差0 4亿美元 ,金融账户顺差19 6亿美元。在金融账户中 ,直接投资项目顺差374 8亿美元 ;证券投资项目逆差39 9亿美元 ;其他投资项目逆差315 3亿美元 ,直接投资仍是我国外资流入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基础上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平稳增长 ,人民币币值继续保持稳定。2000年我国国际储备较1999年末增加105 5亿美元 ,其中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开放的条件下,我国缺乏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条件,具体表现为缺乏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所需的宏观经济基础、微观经济基础、政策调控机制及灵活的汇率机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从以上四个方面提出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