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能有效地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串联新授课的基础知识点,进行相关知识体系的建构;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新授课内容中的核心条件进行更深度的挖据和分析,盘活知识结构中的关键因素,建构数学知识有效模型.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课型有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和讲评课,其中新授课所占的比重最大,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对数学新授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更具系统化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注重立足于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能对数学知识点理解及掌握,而且能对他们的思维进行深度挖掘,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本文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新特点,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深度思维,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不等式在数学的各个分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素材,同时还是继续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原因在于:其一,不等式与数学各知识点联系紧密;其二,可以将数学有关知识点转化为不等式问题;其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指出不等式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其学习和运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更是使不等式成为高考体现其选拔功能以及追求知识、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不是只需要简单地把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还需要把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使学生积极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将对学生的新知识的教授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学生学会了数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了思维能力,就能对数学中存在的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对比理解、分析、总结,最终掌握知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作者在此试着分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读写结合,数学教学是讲练结合。今天的新课程倡导学生要自主学习,必须把"讲"的时间、"讲"的内容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应注意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使信息能及时得到反馈,错误能及时得到纠正,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谁在知识创新中领先,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我国把创新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主题之一。为此,数学教育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材料,由于其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1.把结论性的问题改为探索性问题,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初中阶段教学的基础学科,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充分地运用章起始课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同时培养其清晰的数学逻辑思维,进而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涯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高考模式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数学建模的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做题时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点.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建模思想枯燥与抽象性而无法投入,学习质量也会大大地降低.建模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建模思维的提高还可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文章就数学建模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探究,就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模型思维与能力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产生模型思维,并形成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就需要从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入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使他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思考,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深入,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实现高效的优质教学。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一门对学生逻辑思维与抽象意识有较高要 求的学科,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使其掌握解题技巧与方法是教 师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思维运转的 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当中,能够帮助学生有效 衔接数学知识点,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提升知识的灵活运用 能力。本文结合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难点教学的应用优势,对 教师教学提出以下几点针对性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它从一点出发沿着多方向达到思维目标.形象地讲,就像由一个知识点射出的一束射线,与其他知识点形成联系,构成知识网络.发散思维包含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拓展性,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呢?  相似文献   

12.
正类比思维是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具有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充分地掌握类比思维,能够使其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类比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推行类比思维,让学生能够掌握并且运用类比思维.一、类比思维能够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加强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高中数学中的知识点很多,但是很多知识点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通过运用类比思维在新旧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能够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数学知识中存在很多相似的知识点和探究方法,把这种相似的知识点进行比较以及联想,把一个已经学过的数学对象特殊性质引用到另一个数学对象上去,从而获取另一个对象性质的方法,这就是数学思想方法中的类比法。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应用类比法进行知识的探索,可以让学生轻松的从学过的知识中运用到没有学习到的新知识上,达到对比理解的目的,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区分两种知识点的异同,达到对新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达到对整个知识体系全面的认识。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学习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习数学需要运用多种不同的数学思维,类比思维是众多数学思维中运用普遍且有效的思维方式之一.高中数学知识点繁多,学好抽象且复杂的定理、概念、性质和解题方法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如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类比思维,运用有效的类比方法解答高考题目,就能够在高考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们把运用图形等物化形式,表达那些直感表象信息、间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就是力求使其对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建构起相应的直观图形模式。显然,这就有一个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思维流程,其中必然伴有活跃的心理现象。因而,教学中我们对这些心理现象,要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培养形象思维的合理机制。 一、提取识记材料,训练形象思维 教学内容是由许多知识点有机地组合而成的,把这些“点”做为曾经识记过的材料,可进行信息积累。在后续课中,启发学生恰当选择、提取这些信息,用来认识未知对象。同时又可反作用于原对象,便于对其加深  相似文献   

16.
数学核心素养即学生受数学思维的影响,同时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这种影响,也就是数学思维方式,从而把实际问题有效解决的能力,这便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对学生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进行培养,并使其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从而给予学生帮助,使其将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形成,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7.
贺俊卿 《中小学电教》2007,(12):111-111
<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数学教学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思维的全过程。教师的思维主要通过讲来完成。关键是讲什么?怎么讲?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得主要是知识信息,讲做法和解题过程,将教师和前人的思维结果,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相对于初中数学,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想象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好应学的知识点以外,更注重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于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意识谈谈几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44):106-107
将"思维导图"引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便于学生将基础知识点串联起来,把知识结构理清。同样也可以将其视为辅助工具来开发学生的形象记忆力,培养其思维的发散性。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的教学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习题的选择方式都有较强的封闭性,也就是说知识点是集成的,教师将知识点交给学生,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将知识点记在心里,做题时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想法.教师在讲答案时往往过于重视传统的解题模式,将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局限于一种或是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