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杨 《生态文化》2002,(3):63-63
在生物圈里,有各种各样奇怪的现象,为了生存,各种生物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也就形成了各种奇异的生存趣事。  相似文献   

2.
呼唤绿色     
中华 《生态文化》2002,(3):37-38
地球上因为有了绿色的植物,才有了氧气;因为有了氧气,才有了靠氧气维持生命的生物。绿色是生命之源,绿色是生命的血脉。而绿色养育着的众多生物,又使地球生物圈得以繁荣、维系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摄欣赏     
《文化交流》2009,(4):42-43
安徽黟县宏村南湖的风景照片,已是屡见不鲜了,但这幅作品却“秀”出了新意;静的水面波纹不惊,倒影摇曳;群绿丛中红枫突立,对比鲜明。可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乃摄影创作之不变真理,无论是实拍还是后期的“PS”,对于艺术创新而言,都不为过。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对动静关系的看法主要表现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动静一体"观。"VO1+O2"构式是汉语在动态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用法,它的产生与流行,与中国人的动静观有着深刻的联系。"动静一体"的动静观在"VO1+O2"构式的产生与不断流行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VO1+O2"构式则从构件到各层级结构都体现着"动静一体"的文化思维,二者呈现出语言与文化互为表里的关系特征。  相似文献   

5.
龟兔赛跑故事寓意丰富,有动有静,有竞争有合作,骄傲与谦虚相随,互助与冲突相伴,故事内含诸多哲学意义。在小学课本中,尤显谦虚之重要性;在经济学领域,尤显合作之重要性;在哲学领域,显现"有限与无限"的二律悖论;在宗教学领域,显现思维真理的不同方式。由小故事见大智慧,展现哲学的四重境界,提示人们获取真理的不同路径。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世上有多少种动物,就有多少种植物,有多少种植物,就有多少种以植物为生的昆虫。而在这些昆虫中,有对植物有益的,也有对植物有害的。有益的昆虫和有害的昆虫共存共生在植物或动物中,结成奇特的生物链,构成多彩的生物圈。  相似文献   

7.
早在1989年,韩玄真就画出其代表之作《五百罗汉》,这幅58米长的画卷及随后相关罗汉题材的图画相继问世,立即技惊四方。赞誉之词如雪涌至。1993年他的《十八罗汉》图作为国礼,由国家主席江泽民赠与了泰国僧王。韩玄真与罗汉的不解之缘始于早年在山东宝林寺3年的持钵吃斋。虽然感悟于寺里高僧的言谈举  相似文献   

8.
松树的家族     
亦然 《生态文化》2012,(4):37-38
森林是植物世界中最庞大的家族,而地球在经历了大约一亿年以上的不断演变之后,才逐渐生长出了对整个生物圈都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森林,也使得地球成为了茫茫星海中惟一一颗有着繁华生物的绿色星球。各种各样的树木组成了浩瀚森林,森林的大气磅礴,森林的包罗万象,森林的深邃,森林的大美,森林的富饶,都离不开各种树木点点滴滴的积累。说到森林,就不能不说到松树,各种松树在森林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正鱼鳞是最能体现"拓"这种独特艺术语言的地方之一,鱼鳞的层次变化丰富、清晰,能细微地表现出鱼的质感,这种质感是鱼拓画所特有的。"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对画作的经典概括,传递出艺术品无声却悠远的魅力。"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在白居易的笔下,他觉得绘画只能用颜料勾勒出来。其实到了宋朝,我国开始出现了一种由生物本身与人类一起协作产  相似文献   

10.
铁树和铁木     
植物是地球上最庞大的家族,无论大自然赋予它们的是贫瘠还是肥沃的土壤,它们都不会嫌弃,都会快乐地生长。植物在生物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对大自然中物质循环和环境净化的贡献是巨大的,是任何生物都无法代替的,而且它们对所有生命的存在起着关键的作用。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也就没有人类的今天。植物的大家庭里既有浩瀚的森林,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文化的听觉审美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希腊视觉中心主义的真理观奠定了相应的西方认识论范式,并促使其后的艺术美学理念逐渐向俗世的实在维度靠拢;而一向注重听觉的中国心学却始终以静、空的时间体验方式将真理的理解置入了超越于空间之上的虚无维度,以谦卑的姿态在视觉霸权的压制下顽强进行着人生归属感的寻求,也正是这种归属感型塑了中国艺术文化内敛、体恤以及高蹈的独特品性。  相似文献   

12.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s,译成中文,便是“我心中有猛虎细嗅蔷薇”。外宣事业原是战场,心中有猛虎才能在逆流中立定脚跟,而有细嗅蔷薇的功力才能看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一个人如果到了这种境界,能动也能静,能微笑也能痛苦,一句话,才能品尝到事业中的诸般快乐。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04,(10):62-62
前些年转基因食品在商战中闹得沸沸扬扬,非但没能制止反而势头有所扩大。如今许多非食物性转基因产品已在多个领域推广应用,新的研究成果还将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欧洲人和澳大利亚人也许从来不吃转基因食品,但不知不觉中却穿着一些转基因产品。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改良品种有棉花,用玉米和蔗糖生产的生物油和塑料,用于造纸业的土豆、木薯和树,制成洗涤剂或润滑剂的油菜,以及作药所需的动、植物。  相似文献   

14.
自然界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家族,在这个家族中生活着不计其数的各种动物和植物,这些姿态万千的动物和植物共同组成了一个奇妙无比的生物圈。  相似文献   

15.
近代舟山     
展览中,一幅出自《中国国家地理》“浙江专辑”的图画,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图画中,大小船舶云集,钟楼、民居、教堂、码头、商铺等中西建筑鳞次栉比,卸货的码头工人、赶着马车的车夫、巡逻的警察、做买卖的生意人、挑担的挑夫等南来北往。再细看图画说明,这竟然是“极盛时期的双屿港:世界各地的商品和数不清的白银在这里交换、中转和集散”。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最后一个夏天——1999年7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代表野口昇先生专程来中国浙江省最东南的沿海岛屿——南麂岛,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向南麂列岛颁发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证书和铜牌。他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中国在人与生物圈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驻外机构,都将责无旁贷地帮助成员国保护生态环境,使南麂列岛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具影响的海洋类的生物圈保护区。 在发证书的那天,我正好在岛上避暑,听说这样的保护区,在全中国只有  相似文献   

17.
宗白华对传统美学进行现代化理论阐释时,浸透着浓厚的庄子哲学。通过对具体艺术形式的美学分析,中国古代艺术在循着由"空"而"实"、由"静"而"动"、由"有序"而"无序"的美学构建过程中,彰显了庄子"心斋""自然"和"缘督以为经"的哲学精神。宗白华的"散步式"阐释对中国传统美学和庄子哲学的现代化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8.
《职业圈》2006,(2)
物理教学事件是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组成单元。以物理教学事件为基本单元,进行物理课堂教学任务分析和过程分析,可以为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动”、“静”两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衢州孔氏家庙的藏画中,有一幅女画家阿衡创作的《百牛图》。这幅画有109头姿态各异的大牛小牛公牛母牛的水墨画,是用4张四尺宣纸拼起来的。阿衡的书法也很有特色,她另用30厘米宽的长条纸写了一篇《牛颂》,拼在画的天头上,更增添了《百牛图》的诗情与气势。  相似文献   

20.
李英丽 《职业圈》2011,(35):40-42
电视是当今中国覆盖范围最广、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在现实生活中,电视所传播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对受众有着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电视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并对其他形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加强和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