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11,(5):2-2
2011年第12期 《南都周刊》 联合国来了中国实习生 拥有联合国实习履历,在国内高校学生中还是凤毛麟角。中国学生竞争联合国实习生的机会,也有自身优势。联合国实习项目大多要求申请者掌握一到两门联合国官方语言,而中文正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国家人事部与联合国秘书处商定,2002年2月将在中国举办第3次联合国国家竞争考试,招聘联合国国际职员。 设在中国多年的“联合国译员培训部”,现易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是国内惟一专门培养高级翻译人才的学院,曾为联合国输送多批优秀国际职员。目前,国内惟一的“英语翻译资格证书”考试也已由该院推出。该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有着不完全相同的教学目标,除了育人这一宏观目标外,考虑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经过三年学习,多数就要面临着社会的挑选。他们从学生到职员,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在这一角色转换过程中,语文素质无疑是一张特别的名片,或者说,过硬的语文素质就是一张高效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4.
几个小时下来,中国同声译员们已是口干唇燥,异常疲劳了…… 中国科同声传译的“尖子”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大会和一切机构的合法席位后,中国代表团首先接触的是联合国秘书处的中国同声传译。他们和从事笔译的中国职员组成了中国科,当时人数在200人左右。中国科人员原都是联合国聘用的,科长是颇有学者风度的范家曾先生。  相似文献   

5.
2001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率先发出报道:经国家人事部与联合国秘书处商定,于2002年初将在中国举办第3次联合国国家竞争考试,招聘联合国国际职员。此消息传开,引起众多年轻朋友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6.
许多学英文的人说最难的事就是记单词,尤其是他们有时会误解英文单词的含意.由于受不同的宗教、环境、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语言的文化涵义都不可能在另外一种语言里找到完全相等的对应词.一些汉字和英文单词好像指的是同一件事,但却是有不同的涵义.下面就列举了一些英文单词和短语,它们在汉语中的对应词有可能使人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习,大学生可以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从理想到现实的心理转换。在假期来临时,大学生要根据自身所处阶段,合理规划自己的实习生涯,为今后从容地应对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2006,(4)
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区中城东边的东河河畔,座落着一幢三十八层高的浅灰色玻璃建筑,这就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每天,有几千名男女进出这座大楼,其中包括数百名。中国籍雇员。在常人眼里,"国际公务员"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到底怎样?年轻人怎样才能实现到联合国工作的梦想?记者采访了几位回国探亲的中国籍女雇员,对她们的生活做了一番"探秘"。力挫群雄,留学女孩当上"国际公务员"正直而又能干的北京人郭晓捷,是从联合国实习生变为国际公  相似文献   

9.
根据师专实习生的心理,进行分类指导,“希望实习学校的领导和指导教师把他们当作学校的一员,允许其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工作上有新鲜感,什么都想试一试.”这是实习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学校在欢迎会上,校长亲自向实习生分发校徽并宣布:“从现在起到实习结束,你们都是武原中学的教师,希望你们以实际行动使自己成为武原中学的主人.”给实习生担子是我们学校实习指导工作又一特色,一般在实习生见习2~3天以后便开始让他们承担我校一般教师工作量的2/6~3/4,能力较强的逐步让他们满负荷工  相似文献   

10.
阚阅 《比较教育研究》2016,38(12):16-21
当今世界国际组织在各个领域的全球治理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联合国系统作为最具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作用更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逐渐得到彰显.这突出体现在我国在联合国会员国会费分摊比例的提高,以及中国籍国际职员在联合国各机构的广泛覆盖和人员总数的不断增加.然而,目前我国在联合国系统的国际职员仍面临代表比例不足、担任高级职位比例偏低等困境和挑战.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应着力通过政府部门的政策协调、制度保障与项目支持,以及高校的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和师资提升等措施,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国际组织人才,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全球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实习生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之间是什么关系?本文通过两个案例讨论实习生对教师知识、身份和两者关系的认识,及其对他们知识转化和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实习生而言,知识与身份相互嵌套、紧密关联。他们对教师工作核心知识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教师身份的理解和认同,反之亦然。这表明,教师教育既要注重师范生学科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他们教育性知识的发展。过于狭隘地将教师的学科知识作为其专业活动与教师身份的惟一合法基础,可能阻碍实习生的教师身份认同,误导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实习单位: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刊第十期里,记者走访了北京几家律师事务所,针对目前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如何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权益进行了热点访谈。实习生是就业大军中的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社会、学校、家长都在为实习生的权益呐喊和伸张。可是,和实习生关系紧密相连的实习单位是如何在实习期间给自己定位的呢?他们有些什么困难和呼声呢?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他们实习过程中务必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能够大幅度促使知识向生产力转化,所以我国必须注重保护大学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大学实习生实习权益保护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司新国 《成才之路》2010,(10):I0018-I0018
实习生不同于毕业生。他们不仅年龄小,而且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初次走出校门,因此,实习生中发生的问题与就业后的毕业生相比通常较多,其中安全问题是多发性的问题。笔者略举实例进行简析,希望实习生、实习指导教师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举一反三。避免实习生在实习期内人身受到伤害,财物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索尼公司:鼓励内部跳槽日本索尼公司每周出版一次的内部小报,经常刊登各部门的“求人广告”,职员们可以自由而且秘密地前去应聘,他们的上司无权阻止,另外,公司原则上每隔两年便让职员调换一次工作,特别是对于精力旺盛、干劲十足的职员,不是让他们被动地等待工作变动,而主动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这种“内部跳槽”式的人才流动是要给人才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在一个单位或部门内部,如果一个普通职员对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并不满意,认为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另一项工作更加适合自己,想要改变一下却并不容易。许多人只有在干得非常出色,以致感动得上司认为有必要给  相似文献   

16.
面对高节奏、高科技、高风险、高竞争和高压力的21世纪,新的知识不断增长,新的专业领域不断扩大,不断学习适应社会的发展,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生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学习和工作将在人的一生中交替  相似文献   

17.
“健全人格教育”是牡丹江市第四中学的德育特色。21世纪人才的素质和规格,是80年代以来国内外教育改革研究的重点。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埃利雅德博士介绍了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未来的人都必须掌握“三张教育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第三张证书过去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从素质教育的视角来思考,就是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发挥作用的保障,由此,我校提出并加大了“健全人格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第3期《职教论坛》刊发蒋家宁、伍雪辉的文章,聚焦职业院校实习生的"身份认同"问题。文章指出,对于职业院校而言,知识的习得和技能的掌握通常被视为实习生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他们的"身份"却常常被忽略。研究表明,对于实习生,特别是那些正置身于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实习生而言,他们在实习过程中需要经历原有学生身份的顺延、实习身份认同焦虑以及他者镜像下的群体身份认同等几个阶段。现实中,学生们"怀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进  相似文献   

19.
YY 《当代职校生》2012,(6):16-17
实习即将结束,王岚心里很忐忑,不知道在众多实习生中,自己的表现在领导们看来算不算是出色的。实习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每个组里只有两名实习生能够被留下,留下来的必须是拔尖的。  相似文献   

20.
汤寅颖 《文教资料》2010,(11):120-12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韩两国经济交往不断加深,韩国每年派出大批职员进驻在华公司.他们对汉语的学习需求迫切,对外汉语一对一个别教学是他们主要的学习形式。本文主要从教学对象.以及一对一个别教学模式的特点入手,探讨并总结了对外汉语教师从事对韩在华公司职员汉语教学的实践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