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洪昭光 《金秋科苑》2008,(23):70-71
据研究,养生可以减少70%的提前死亡,而医疗只能减少10%的提前死亡。今天的科学水平并不能使人类延年益寿,自然进化的结果使人类只能有100-120岁的寿命,但只要做到“顺应自然,顺天而为,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就能达到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的“自然凋亡”一健康快乐一百岁,天天都有好心情,六十以前没有病,  相似文献   

2.
人的生命极限在最近的100年里是逐渐延长的没有迹象表明人有长寿极限已达到“上限”,即人类最多只能活到120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在瑞典人口统计基础上,分析了1861年以来瑞典全国每年的死亡记录,得出的结论是,人的生命极限并非固定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瑞典在1861年进行的人口统计一直被认为是最真实可信的,1860年瑞典男子和妇女的生命极限(最高死亡年  相似文献   

3.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09,(23):24-25
人类寿命的延长是与抗生素的产生和疫苗的出现密不可分的,“牛痘”疫苗的出现,使人类的平均寿命从过去不足20岁增加到40岁;“青霉素”等抗菌素的研发,使人类平均寿命突破70岁大关。现在,人们又将目光转向太空,太空制药的发展,将为人类谋取更大的福利,尤其是太空疫苗的研发将拯救千千万万生命,使人类平均寿命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魅"之视野下的自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魅”这个独特的视角去审视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出自人类社会产生到现在,人类对自然之“魅”的理解有三种形式,即人类对自然的附魅、祛魅和返魅。通过对自然“附魅”、“祛魅”和“返魅”产生的原因和特征进行分析,可知自然之“魅”的附—祛—返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借助科学及文化的发展对自然的不断解构、建构活动。  相似文献   

5.
山水清音     
高荐 《金秋科苑》2008,(9):F0003-F0003
画事随笔 “山水以形媚道”之“道”可以“洗心养身”,且精神不会死亡,使人融自然为一体而到“无为”之境,道理是自然天成的,而人却难以达到。山水画在认为自然是有精神的同时是希望人们通过它来替代亲历山川,这也就确立了山水画的实际功能作用及写实性质。我们学习的传统里边有一些很生动的东西,经过反复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场严重的灾难,一是经济、社会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那是制度性的危机和灾难。二是自然、生态危机,是人类在征服自然中忘乎所以,尖锐对抗,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所致。生态意识的萌发和全球迅速响应,列为各国首脑会议的主要议题,反映了人类的共同觉醒。世界上许多事物,并不是可以简单地按照人的图纸,冲压、锻压、“引进”、“装配”得到的。它只能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发育、萌发、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年代久远而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古希腊著名的米诺斯文化(公元前3000~2000年)鼎盛时期。 约3700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古希腊的克里特岛刹时间地动山摇,瓦砾成堆。面对自然带给人类的这种毁灭性打击,一个米诺斯祭司不知如何才能逃脱死亡,慌乱间,他想到“神”。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各地普遍重视了番茄的提前栽培,使番茄上市的时间集中在5~6月,过了7月,市面上的番茄逐渐减少。若能发展延后栽培,使番茄在“国庆”至“元旦”期间上市,必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我省蔬  相似文献   

9.
沙漠化即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恶化的同时,由于人为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生态平衡的被破坏,使原非沙漠区域出现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的过程。近年来,学者们关于沙漠化威胁人类生存的悲观呼声可谓此起彼伏,震耳欲聋。诸如:“到公元2000年,全世界将损失三分之一的耕地,沙漠化将扩大20%”;“警惕回归沙漠带向东推移”;“沙漠逼近北京城”  相似文献   

10.
长歌 《科学生活》2011,(9):86-87
中风又名“卒中”,现代医学称之为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溢血、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中风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460万人死于中风,其中1/3在工业化国家,其余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患病和死亡多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人。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钟声的敲响,预示着人类社会 已开始由工业经济时代向后工业经济时代 ──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转变。同 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使承载人类生活 的栖息地──地球变得不堪重负,人与环 境的矛盾骤增。这一切都促使人们在迎接 新的经济时代到来的同时,不得不深入地 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被 动适应到主动适应,从惧怕自然到凌驾于 自然之上的过程。原始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处处受自然界的束缚,盲目地崇拜自然,顺从自然,形成了原始文明意识。随着农业的诞生和不断发展,农业文明意识使…  相似文献   

12.
我们应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学习一个基本信念,就是敬畏自然。
  我们要记住,人是自然之子,在总体上只能顺应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文明,自然永远比人类伟大。
  我们还要记住,人诚然可以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但这是有限度的,自然有其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各个虔信的民族都把这秘密称作神,我们应当尊重这秘密。  相似文献   

13.
世界观的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深入比较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基础上,认为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是基于一种价值观乃至世界观的转变,二者争论的实质是是否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作者认为对于生态中心主义提出的自然“内在价值”,虽然在实践上缺乏基础,但对此的深入探讨仍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这种新的世界观的指导下,使人类在自然观上确立新视野、提升人类行为实践境界。  相似文献   

14.
人与死亡     
“死得其所”是德国哲学家尼采送给人类的一个忠告。尼采认为文明的演进必须以死亡为代价,只有不断地死亡才会有  相似文献   

15.
“让子弹飞”,飞出去的子弹都是要命的。让子弹不要命反而救命,这能做得到么?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以往战争的统计:战场死亡人员有75%是抢救不及时造成的“二次死亡”,只有10%是直接死亡。如能及时抢救,会有大量人员“死而复生”。在炮火连天、子弹横飞的战场上,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接近伤员,实施救治呢?  相似文献   

16.
艾晴 《今日科苑》2007,(3):55-55
社会地位对人类寿命影响有多大?这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到答案。英国学者近日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不但普遍长寿,而且平均寿命比仅获提名的科学家高1岁多。“健康魔法”:寿命延长大约两年这项研究的题目为“死亡与永生”,由英国沃里克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安德鲁·奥斯瓦尔德等人主持。  相似文献   

17.
征服“死亡天使”是否有过奇云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自人类历史有文字记载以来,它一直是人类最可怕的“死亡天使”。遥想当年,天花一病毒是何等的猖狂。上下五千年,倒在这些“微型恶魔”面前的人数以千万计。仅在17世纪欧洲的一次大流行,一下子就夺去...  相似文献   

18.
科技的发展日益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环境,“人化自然”的范围逐渐增加,科技在增强人类适应和控制“人化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人类对科技的依赖性。随着“智能型”机器人的发明和应用,扬弃的继承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传统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土、岩石、生物等一切自然因素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的优劣,既可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还要殃及人类优生。优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民族繁衍、兴旺发达、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三优”(优生、优育、优教)的攸关因素。优生的必要条件是要给胎儿提供适合于其最理想的生长发育环境,减少危险因素对胎儿的干扰和侵害。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分析认为,影响优生的因素中80%是环  相似文献   

20.
2000年以来,城市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重,从70年代初的16.25%上升到24.38%.在众多死因分类构成中高居首位。显然,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为此,无数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人员、医疗或研究机构和单位,前赴后继,殚精苦研,力争在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取得新的突破。”让人们不再谈癌色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