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发家庭语文学习资源并进行科学配置,目的就是要沟通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渠道,为语文教学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依靠社会,特别要依靠家庭。开发家庭语文学习资源,既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家庭语文学习资源的种类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佳空间,家庭中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2.
家庭小实验密切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开展家庭小实验有助于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联系起来,扩充学校教育资源,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能力。然而,家庭小实验作为课堂实验的延伸、化学整体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在化学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教师只是将家庭小实验与“有趣”、“好玩”联系在一起,很少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家庭小实验,更谈不上组织家庭小实验的教学了。因此,指导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家庭结构缺损型学生(以下简称缺损家庭学生)是指家庭成员结构不完整,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中父母离异、双方或一方亡故或弃家出走的特殊家庭的学生。本文应用心理测验法对缺损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完整家庭学生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①缺损家庭学生中存在较高比例的心理异常者,尤其在冲动倾向和孤独倾向2个项目上,均有约占7%的学生存在中等及其以上程度的心理异常;②缺损家庭学生在各项目上的得分(T分)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为: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孤独倾向;③缺损家庭学生在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恐怖倾向3个项目上的得分显著性地高于完整家庭学生;④缺损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年级、性别及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4.
一、家庭需要减负:家庭是学生过重负担的重要来源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情感的归宿,也是学生学习和社会化的主要基地之一。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家庭还是学生增负的重要场所。1.家庭是学生课业增负的动力来源由于历史文化的特点,家长与子女之间具有极为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不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不论家庭处于城市或乡村,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十分迫切。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企盼子女成才的心愿就更加强烈了。有些家长为了购买辅导资料,省吃俭用,不遗余力地强迫孩子搏取高分,孩子成为家庭的学习机器;也有些家…  相似文献   

5.
何静 《现代教学》2006,(1):39-39
学生生活在家庭中,每个家庭都存在着差异,家长的职业、爱好、性格、经历的不同使各个家庭各有特色。如果能有效地开发家庭这个课程资源的宝库,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而且可使学生从多方面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学习投入是高职学生学业获得的前提条件,受外部环境和内部个体的双重影响。通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入学动机量表、专业承诺量表与学习投入量表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所职业院校1161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职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职学生学习投入有正向影响,入学动机和专业承诺分别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习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习投入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据此,要通过加大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学生的扶助力度、充分激发学生入学动机、加强提高学生专业承诺水平等策略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我校832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父母离异的残破家庭学生有43人,父亲或母亲病逝的残破家庭学生有14人,父母长期分居的残破家庭学生有3人,共计60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7.2%。由于家庭的裂变、亲情的疏离、心灵的重创、教养的失衡,这部分儿童的健摩戚长倍受困扰,极易造成心理障碍、行为偏差,甚至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新教材中增设了许多家庭小实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家庭实验的指导,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与创新实践环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家庭小实验在开展过程中,不可能让学生把实验仪器搬到家里,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善于将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用品应用于家庭小实验中,这不仅能给学生家庭实验带来方便、增添光彩,而且还可以节约开支,变废为宝,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勤俭节约的品质。1软包装瓶的利用a.洗瓶、洗气瓶、储气瓶。取餐具…  相似文献   

9.
1.做好非常态家庭学生教育,有利于社会和家庭。据我校“非常态家庭学生教育工程”的一项调查显示,非常态家庭学生占全体学生的6.8%,应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非常态家庭的增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对学校教育也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做好非常态家庭学生的教育,对家庭和社会都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一个人生活的最重要的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学生诸如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情感性格等诸多方面。当儿童进入学校,学校教育就成了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主导因素。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排除不利影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必须了解家庭,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增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刘伟青 《成才之路》2023,(8):141-144
在“双减”政策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也是当前家校合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措施。在家校合作中,教师要加强“双减”政策的宣传、解读,引导学生家长积极优化、改变家庭教养方式。家长要提高家庭教养执行力,减轻子女的升学压力,加强与教师的沟通联系。文章在分析学业负担和家庭教养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剖析家庭教养方式与学生学业负担的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学业负担造成影响的成因,探究优化家庭教养方式的具体措施,以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12.
1.家庭意识。既使学生爱校如家,又使其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管理者要把家庭的理念、道德、生活情趣引入学生宿舍的管理中,要尽快消除新生、外地学生的孤独感、陌生感,要培养学生爱惜公物即是爱惜自家财物的意识,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尽力消除独生子女们特有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数育在学生的整个教育系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方式、家校联系以及家长文化程度等都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关系。因此应改进家庭教育状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国务院决定。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下简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此,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初中离异家庭学生与完整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研究苏畅人的身心发展离不开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因素中,家庭结构的完整性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全社会离婚率急剧上升,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完整家庭,即离异家庭。据1986年统计,全国离异家庭已...  相似文献   

16.
加强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武汉市江夏区第四中学(430200)朱功洪曹定武学生演示、家庭小实验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动、新颖、有趣味的实验最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作为蒂伯特选择问题的择校现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择校问题是公共产品提供中蒂伯特选择问题的一种,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学生和家庭的选择权力,能够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家庭和学生能否对学校进行有效选择的关键在于家庭和学生关于学校的信息是否充分.以及学校和家庭之间是否存在交易的关系专用性等因素。目前对于中国而言,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大大消除,家庭、学生与学校之间交易的专用性关系很弱,大大降低了家庭择校的交易费用,由于这两方面因素导致的市场交易失灵不存在,所以增加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权力是有效率的。同时,这也不会妨碍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8.
屈海军 《教学随笔》2007,(10):44-4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名学生就是一个家庭的缩影。学生的家庭收入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消费水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家庭富裕的学生,月消费近千元,追求前卫,讲究排场。与此截然相反,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仅有一、二百元,衣着简朴,生活拮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与职业》2007,(22):31-31
高校贫困生由谁进行认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各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由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院(系)成立以分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院(系)领导为组长、院(系)学生辅导员、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等担任成员的认定工作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  相似文献   

20.
用家庭属性甄别贫困生可以克服或减少基于家庭收入甄别贫困生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聚类分析的数据显示,贫困生和一般学生、富裕学生相比,在父母职业、父母学历、家庭消费品拥有情况、就读学校类型、家庭公共服务可得性、父母职业预期收益、家庭不利因素以及家庭负担等家庭属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家庭特征属性甄别贫困生不是惟一的标准,只能是可供选择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