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合成了组氨酸锌(Ⅱ)配合物Zn(His)SO_4·H_2O(s),用溶解量热法测定了反应物和产物在298.2k条件下分别溶解在2mol/LH_2SO_4溶液中的溶解焓,根据Hess定律和所设计的热化学循环计算出配合反应焓变△_rH_m~θ=9.371±0.073kJ.mol~(-1),进而求出配合物Zn(His)SO_4·H_2O(s)的标准生成焓△_fH_m~θ=[Zn(His)SO_4·H_2O(s)]=-1788.72±1.560kJ.mol~(-1)。  相似文献   

2.
按照文[1]献合成了三元配合物[La(C_9H_6NO)_2(C_6H_5COO)]·H_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 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求出了298.15 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三元配合物[La(C_9H_6NO)_2(C_6H_5COO)]·H_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3.
镧与精氨酸谷氨酸三元固态混配合物的热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氨基酸与La3 + 形成的三元混配体配合物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和化学分析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用溶解量热法测定了配合物和反应物分别在 2mol·L-1HCl中的溶解焓 ,根据热化学循环得出配合反应焓 :△rHΘm =- 4 99 6 2kJmol-1,根据实验结果和文献数据计算出混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fHθm[La(Glu) (Arg)Cl3 ·2H2 O ,s ,2 98 2k]=- 6 5 5 2 15kJmol-1.  相似文献   

4.
甘氨酸亚铁制备及热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固相研磨法、固相催化研磨法和熔融法三种实验条件下,甘氨酸与硫酸亚铁铵以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得到二价亚铁与甘氨酸的配合物.通过对配合物进行红外光谱表征和定量分析,得到二价亚铁配合物的组成为[Fe(Gly)2].最后,根据熔解-量热法的基本操作条件,设计了热化学循环,测量了反应物和产物的标准摩尔溶解焓,结合热化学原理,测定了甘氨酸亚铁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2-氨基嘧啶(AP)与锌的配合物Zn(AP)2C12,并对其组成进行了测定.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量热计,分别测定了298.15 K时[Zn(NO3)2·6H2O(s) 2 KCl(s) 2 AP (s)]和[Zn(AP)C12(s) 2 KNO3(s)]在100.00mL 2 mol.L-1HCl溶液中的溶解焓.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得到2-氨基嘧啶(AP)与硝酸铜和氯化钾反应的反应焓为-34.5±2.49 kJ·mol-1,进而计算出配合物Zn(AP)2C12在298.15 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602.20±3.02kJ.mol-1.  相似文献   

6.
首次合成了镝和硫代脯氨酸、水杨酸的固体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等手段进行表征,确定其化学组成为[Dy(C7H5O3)2(C4H6NO2S)]·2H2O.通过恒温环境溶解-反应量热法研究得到配合反应的标准反应焓为261.29±0.87kJmol^-1,并计算配合物298.15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2780±3kJ·mol^-1.  相似文献   

7.
按照文[1]献合成了三元配合物[La(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 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求出了298.15 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三元配合物[La(C9H6NO)2(C6H5COO)]·H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8.
用阿魏酸与镧的氯化物合成了一种新的稀土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化学式为La(C10H9O4)3·2H2O,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阿魏酸、氢氧化钠、七水氯化镧、阿魏酸镧、氯化钠和水在混合溶剂(丙酮:无水乙醇:4mol·L-1HCl =1:1:1)中的溶解焓,并根据热化学原理得出了298.15 K下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2856.59±2.52)kJ·mol-1.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恒定环境温度热量计测定了K_2B_4O_7·4H_2O在298.2K水中的溶解热,通过热化学循环求得K_2B_4O_7·4H_2O的标准生成焓,由溶解度的测定得到溶解熵和溶解自由焓△G,进而求得K_2B_4O_7·4H_2O的标准生成自由焓△G_f~0。  相似文献   

10.
以4-(3-吡啶基)苯甲酸(4,3-Hpybz)为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镉(Ⅱ)配位合成一个新颖的过渡金属配合物[Cd(4,3-pybz)_2(H_2O)]?8.5H_2O(1).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及单晶X-衍射等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为三重穿插的金刚石三维结构.配体4-(3-吡啶基)苯甲酸采用三齿配位模式即一个螯合羧基上两个氧原子和一个吡啶基上的氮原子与金属离子Cd(Ⅱ)配位.配合物1包含有游离的水分子占据空穴,但是热重和客体交换导致配合物1的骨架不可逆塌陷.固体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1具有强烈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1.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高精度的恒温环境微量热计,总结了本课题组利用微量热法研究轻稀土三氯醋酸盐、轻稀土三氯醋酸盐与8-羟基喹啉配合物的热力学函数,发现这两类轻稀土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与稀土元素的原子序数基本呈线性关系,进一步线性拟合计算出轻稀土组内原子序数为596、1的镨元素和钷元素的配合物Pr(TCA)3.3H2O(s)、Pm(TCA)3.3H2O(s)和Pr(TCA)(C9H6NO)2(s)、Pm(TCA)(C9H6NO)2(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3 056.639kJ.mol-1,-3 049.953kJ.mol-1和-1 362.259kJ.mol-1,-1 348.936kJ.mol-1.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种新的合成方法,在水、甲醇和二甲亚砜混合溶剂中合成了一氯醋酸镧与1,10-邻菲罗啉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差热一热重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并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a(ClCH_2COO)_3(Phen)_2·2H_2O.  相似文献   

14.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5.
以2—(4,5—二甲基—2—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为代表,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噻唑偶氮间苯二胺类试剂与钻配合物的溶液平衡。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溶液中存在着四种质子化型体C_oR_2H_3~(3+)、C_oR_2H_2~(2+)、C_oR_2H~+和C_oR_2,它们之间存在着三级离解平衡。这四种型体中C_oR_2H_2~(2+)具有较高的摩尔吸光系数,且能在较宽的酸度范围内存在,是适宜于分析应用的型体。作者还测定了配合物的三级酸离解常数PKa_1=-4.64,PKa_2=0.68,PKa_3=4.62。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硝酸钐与丙氨酸的稀土氨基酸配合物Sm(Ala)4(NO3)3.H2O。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在298.2K时,测定了Sm(Ala)4(NO3)3.H2O在水中的溶解焓,并计算出配离子Sm(Ala)43+在298.2K时的标准生成焓ΔHf,θm[,Sm(Ala)43+,aq,298.2K]=-2936.7 kJ.mo^l-1。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6种离子缔合型配合物Ln(TTA)_4~-QH~+及8种加和型配合物Ln(TTA)~3S_n〔Ln=Eu~(3+)、Gd~(2+);Q=Pip、N(C_2H_5)_4,+Dpg(二苯胍);S=H_2O、TPPO(n=2);Phen、Dpy(n=1)〕。测定了7种Eu(Ⅲ)配合物中红外及远红外区的红外、拉曼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并对谱峰进行归属。讨论了这两种型式配合物的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d电子在配位场谱项间的跃迁产生的配位场光谱和从配合物内中心离子与配位体之间电子的跃迁产生的电荷迁移光谱,分别说明了d~5构型的Fe(H_2O)_6~(3+)或Mn(H_2O)_6~(2+)的颜色和Fe~(3+)不同配合物颜色深浅的原因。并依据群论方法表述的光谱选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按照文献合成了两种稀土(La,Sm)邻菲罗啉硫代脯氨酸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六水氯化钐)、邻菲罗啉、硫代脯氨酸及其配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两个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四水醋酸锰,[1, 10]-邻菲罗啉, 4-(4-羟基吡啶基)-1, 2-邻苯二甲酸,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Mn(L)(phen)(H_2O)]·H_2O,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为:a=10.5357(4)?,b=10.7779(6)?,c=12.2105(6)?,α=72.990(5)°,β=65.808(4)°,γ=65.339(5)°,V=1136.99(9)?~3, Z=1,M_r=1084.71.配合物每个结构单元由两个Mn离子,两个邻菲罗啉,两个4-(4-羟基吡啶基)-1, 2-邻苯二甲酸配体,两个配位水和两个结晶水分子组成.配合物在空间堆积之后形成了一个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