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指南录后序》中的“都督诸路军马”许多人理解为“统领各路军队”。其实,除此意义之外,“都督诸路军马”还是宋代官职名称,不常置,常由宰相、枢密使兼任。在《指南录后序》一文中,“都督诸路军马”应为官职名称。  相似文献   

2.
1.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十万大军的粮草堆在剑阁,道路难走,靠车、马运输很艰难。诸葛亮召集军中工匠一千余人,制成了神奇的“木牛流马”,昼夜运输。这个故事记载在《三国演义》中,可惜的是,古代人没有留下任何实物史料,“木牛流马”成为千古之谜!2.神奇的“木牛流马”发明1000多年以后,意大利有位科学家制造出一匹“机器马”,这匹“马”的腿长1.45米,一般每小时可以行走6公里,最快可以达到10公里。3.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美国研制的“机器马”由精密电脑控制,它可以从容爬坡、越过沟坎,时速可达13…  相似文献   

3.
相传有一男子乘白马浮土河而下,复有一妇人乘小车驾灰色之牛浮潢河而下,遇于木叶山,顾河流之水,与为夫妇。此其始祖也。是生八子,各居分地,号曰八部落。此传说说明,契丹在原始社会时期,是由一个包括“白马”、“青牛”两个氏族小部落逐渐发展起来的,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后,战事频繁,以强凌弱,掠边拓疆,习武之风,风靡辽河流域。契丹贵族统治者,王公大臣多为统兵之将帅,将士兵丁的战备军需物品皆自备。辽国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每正军一名,马三匹,打草谷,守营铺丁各一人。人铁甲九事,马鞯辔,马甲衣铁,视其力,弓四,箭四百,长短枪,骨朵,斧钺,小旗、(钅追)锥、火  相似文献   

4.
<正>辽朝的畜牧业,为其社会经济的主体,养马业则是辽朝畜牧业的核心。故辽朝历代统治者一向极重视马政。辽朝养马业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辽的强盛,加速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对辽朝和北宋近二百年的和战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对这一历史问题,略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军阀制度的鼻祖。他所组建的湘军“赤地立新,特开生面”,走出了传统团练的窠臼;“别树一帜,改弦更张”,大胆改革传统兵制;“以礼治军”“勤恕廉明”,加强对军队的思想教化和控制,这些措施开了中国军队走向近代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土方治好“浮肿病”湖北省房县财贸中等专业学校揭源泰病情诊断1991年4月,我校后勤“肿”得厉害:教职工16人;后勤人员8人,上讲台的教师8人。3年多来,我校后勤不断消“肿”。1994年9月,后勤人员减至3人,上讲台的教师增至21人,两者之比由1:1变...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转换情况多而复杂,现在语法界对其处理方法不统一。例如:在“(诸葛)亮身率军攻祁山”句中,“军”充当宾语,是“军队”的意思,具有名词的语法特点,属名词类;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句中,“军”带补语“细柳”,是“驻扎”的意思,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又属动  相似文献   

8.
四时捺钵是辽朝皇帝刻意保持其游牧民族习俗的重要体现 ,反映了辽朝统治中心的游动性 ,原受中原王朝控制的南京地区也受到其影响。辽圣宗统治时期正是辽宋关系发生重要转折的阶段 ,澶渊之盟以前辽圣宗频繁到南京地区春捺钵 ,而在此之前和之后的辽帝大都未选此地捺钵 ,所以本文从解释为什么圣宗在那时选择南京春捺钵入手 ,进而阐述此时期南京城的重要职能和地位。通过分析原因有二 :一为自然环境优美 ,二为辽宋战争之缘故。南京因其特殊的地形成为辽朝的军事前哨 ,又因发达的农业经济而成为重要的物资战备基地 ,再者南京地理位置特殊而成为辽朝的政治枢纽。所以通过本文的分析阐述 ,反映了辽南京自身的发展及其对辽朝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指南录〉后序》开头云:“德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教参”将“都督诸路军马”当成一个动宾短语,解释为“统一指挥各路兵马”。笔者认为,这样解释不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古代散文选》(中册)第371页对“都督诸路军马”的解释为:“官名,全国军队的统帅。”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第179页对“都督诸路军马”的注释为:“可以看作官职名称的一部分,也可以看作规定职权的一种说明。”“都督诸路军马”作为一种官名,这在有关的书籍中可以找到例证。巴蜀书社《…  相似文献   

10.
辽朝初年,就确立了头下州军制度。头下州军制度是辽朝地方制度建设的重要特色,对于维护地方稳定、巩固中央政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考察辽代头下州军制度的建立与演变过程,就会发现它与中原王朝分封制度的发展演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既有共同特征,又有明显差异。通过分析,进一步揭示头下州军与分封制的传承关系以及头下州军的民族性特征,进而加深对辽朝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管理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西周时期诸侯国军队属于地方武装力量。在前期,大的诸侯方有一师的武装力量,很难对中央王朝构成威胁。到后期,军队编制改“师”为“军”,王六军,元侯有三军,中小诸侯也依次有二军和一军。命卿是中央王朝试图有效控制地方武装的重要举措,但金文中并未见到周王为诸侯命卿并令其统率军队的记载,推测这项制度实行时间不会太长,到春秋时期已经名存实亡。司马是军队中一个完整的职官系统,除中央的大司马外,诸侯和大夫也分别有国司马和家司马。不过,各级司马只对本级的行政首长负责,对下级司马并无直接的统属权限,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军队的训练和日常军务管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根据我军正规化、现代化的需要,为实现军事训练从战争时期的应急性训练向和平时期正规化训练的转变,中央军委积极贯彻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关于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思想,先后确立了军事训练的基本方针、原则和制度,制定了统一的训练大纲,以及各种军事条令、条例、教范和教程.并在全军开展了持续性大规模练兵,有力地促进军事训练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缘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说,常乐得伯乐终日昏昏然,直觉得身价陡增百倍。瞧他趾高气扬的样子,连相马的态度也非同于以往。一日,马场上聚集了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马,等着伯乐慧眼识珠。伯乐呢,高傲地在马场内瞧瞧这匹,望望那匹……最后,不仅对马们不屑一顾,还指手划脚地对马们进行了训诫:“如今,我要相的是像徐悲鸿画的那一匹昂首疾驰的奔马。都说‘千里马常有’,可惜你们这些马中,我还没发现千里马。马群中身材高大形态姣好的马,很可能是品性极差的劣马;色彩艳光泽好长得俊的马,很可能是经过化了妆的马;招人现眼装…  相似文献   

14.
朱艾华 《继续教育》2005,19(5):38-40
怎样务实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我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军事教育训练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关系,下大力加强以军事教育为基础、以军事训练为重心、以军事教育技术为支撑的军事教育训练。理由是: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根据我军正规化、现代化的需要,为实现军事训练从战争时期的应急性训练向和平时期正规化训练的转变,中央军委积极贯彻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关于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思想,务。后确立了军事训练的基本方针、原则和制度,制定了统一的训练大纲,以及各种军事务令、条例、教范和教程,并在全军开展了持续性大规模练兵,有力地促进军事训练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情感,一匹不可捉摸的“马”情感,曾被弗洛伊德形容为:一匹不可捉摸的“马”。人的情感之复杂,不仅超出了“七情”,而且常常超出人的控制。因此才是一匹“不可捉摸”的“马”。但是,现代精神病学家从收集的大量儿童临床病例中发现,情感并不是完全不可捉摸,不可以解释的,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17.
曲炜 《继续教育》2005,19(9):12-16
代教总属等当事从上高军育体于教育的范畴,处于国家教育体系结构的“上端”;军事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又是专门服务军事领域的特殊职业教育,处于国家教育体系结构的“边缘”。“和平时期”对于军队而言就是“战争准备时期”,教育和训练密不可分,所以《教育大辞典》中统称为军事教育训练(第三卷515页),在美国称为职业军事教育(Professional Military Educa—tion)。军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军人,提高军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8.
《尉缭子》一书包含丰富的国防思想与军队建设思想.在军队建设方面,尉缭认为军事建设应服务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要与经济和政治建设协调发展.在军事训练方面,尉缭设定了具体明确的训练标准,确定了具体的训练内容,有细化的训练方法,规定了严格的训练纪律,体现了尉缭重视实践的思想特色.在军事后勤方面,尉缭认为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军事的后勤能力,因此要量国力而定征战.在军事装备方面,尉缭认为军事装备是军事活动的重要保障,先进的军队应重视发展装备.在军事人才建设方面,尉缭认为要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人才的结构配置要合理,并要通过多种渠道选拔人才.在军事制度方面,尉缭认为军制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内容务须详明,并要做到令行禁止.在军事管理方面,尉缭认为民生是一切军事活动的最终目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军事活动效果的决定因素,因此,必须重视军队的精神力量.在军事组织编制方面,尉缭认为军队规模要适度,结构要合理.在战场建设方面,尉缭认为战场建设是国家防御的重要依托,要做好动态的战场建设.《尉缭子》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内容涉及军事、政治和经济等诸多方面,思想深邃,内容丰富,是中国历代治国治军、安民兴邦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胡惠军 《继续教育》2004,18(1):62-62
“训者,兵之大事,不可不察。”作者任万德开篇的“前言”,一语道出了《总装备部军事训练实践与发展展望》(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此书的良苦用心。正如作者所言,军事训练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训什么”和“怎么训”始终是我们必须回答的两大基本问题,尤其是在确保我军“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历史使命的新时期,加强军事训练实践及其理论的研究刻不容缓。通览全著,该书在军事训练理论研究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提出了一套训练管理理念。首先,作者着眼部队军事训练的历史沉积,以取得的主要成果、基本做法及经验体会为基线,对总装部队军…  相似文献   

20.
明代西北官牧制度中的“马价”问题姚继荣明代马政按其牧养形式,一般分为官牧和民牧两个种类型:(1)行太仆寺和苑马寺所属官马,由国家划拨专门的牧场,抽调卫所军人组成“队军”,或发充有罪人犯组成“恩军”等,集中组织牧养,这种牧养形式称为官牧。南北两京太仆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