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批的知识创新人才,而知识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智慧型”教师。缺乏智慧的教育导致教育活动与学生的鲜活生命脱节,导致知识与智慧脱节,导致科学与人生脱节,缺乏智慧的教育剥夺了学生的自由和快乐,教给了学生知识却没有教会学生生活,缺乏智慧的教育扼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能赋予学生真正的人生幸福。因此,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量“智慧型”教师,探讨有关“智慧型”教师的问题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必须贯彻"新课程标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教学中,以"创新"为灵魂,实施语文创新教育.语文创新教育不仅要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中,还要落实在听、说、读、写的教学实践中,融会于自主、合作、探究与综合性的学习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感情,提升创新品格,使之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成为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已成为新形势下教育的基本走向。因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需要,而课堂教学则是学生求知的主阵地,更是创新发展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4.
变人力资源大国为人力资本强国,亟待教育创新,即要变"以知识为导向的教育"为"创造为导向的教育";"学习的革命"关键要培养敢于和善于质疑的"学问"意识和"开发右脑"以促进思维的创新。现代大学要坚持"知识、能力、人格"的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和推进"教授治学"与"学生为本"的现代大学理念与制度创新;要能真正实现"转识成智"、化性为德,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新人才的目的,还有待于回归"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5.
对"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高技能的创新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从 "高技能等级人才"向"高技能创新人才"转变.高技能人才的技能之"高",并不一定表现在技术技能证书等级的"高"上,而是更多地反映在综合技能创新素质的"高"上.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在教育教学中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造就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群体.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 反思我们的教育问题,不难看出,我们的教育缺乏智慧。知识不等于智慧,教育要传递知识.但传递知识不是教育的全部。缺少智慧的教育简单地说就是缺少人文的素养,学生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需要人文的关怀。一个人的成功,除了知识为基础,人文的因素才是关键。而智慧教育关注的是人格的健全和个性的张扬,更加注重创造力的培养.智慧的教育应该是培养有智慧的人。  相似文献   

7.
当前,基础教育正逐步由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向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转移。各学科都在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然而对于道德教育来说,则不乏空洞而留于形式的说教。虽然人们提出“德育为先”,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德育却缺乏“创新”。其实,德育作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教育,教育形式更需要不落俗套的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知识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创新基础之上的新经济,培养创新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传统的知识教学已经满足不了知识的飞速发展与更新,知识的发展与更新需要创新的知识教学。为此,学校教育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大批知识创新人才,而知识创新人才的培养则需要大量的“智慧型”教师。文章在分析“智慧型”教师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智慧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和“知识型”教师比较分析,指出“经验型”教师和“知识型”教师不能提供富有智慧的教育,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只有“智慧型”教师才能承担培养知识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可以说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而目前中学教育还难以摆脱传统的"人云亦云"的教学模式.因此,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亦是生物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作为教育者,必须牢固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关注到人才的思维层面、人格层面、知识层面和智慧层面的全面素质发展,并且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由此蕴涵着创新人才培养与"主动实践理念"的关联性。我国大学教育模式恰恰缺失了"主动实践理念",导致了大学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化"。高校应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创设出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基于主动实践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案例设计竞赛活动表明,竞赛对学生主动实践的有效激励与引导,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2.
1引言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财富,而院校是传播知识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的基础之中。因此,全面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人才不仅要有全面的知识素质结构,更需要具备创新活力,承担知识创新的重托,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这给语文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笔者认为,课堂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也是演练创新能力的最佳场所,教师要让学生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上闪亮。  相似文献   

14.
严永红 《教书育人》2012,(28):67-68
"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塑造创新人格的关键。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小环境,也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归属地,营造提倡创新、乐于创新的班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激发创造潜能。因此,班级管理要创新,班主任在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优秀创新型人才,这是学校教育奋斗的目标,也是班主任的奋斗目标,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一、什么是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指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创新意识开发、创新精神彰显、创新能力强化的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我国高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特征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需要大批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为此,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确立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科学商店"对社会而言是科学和社会的联系纽带,是新的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输出口,是生机勃勃、富有创新活力的科学普及力量.对大学而言是联系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纽带;是学生研究和实践的平台;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途径.21世纪世界经济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以知识创新、方法创新、应用创新为灵魂的时代.文章拟通过研究"科学商店"的特点和其创新人才培养所扮演的角色与定位,更好地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树立创新教育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焦点和核心.现代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创新学习的最主要的途径.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特征是知识创新,知识的创新就需要大批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为此,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确立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师资的教学与科研创新水平,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的主要基地和渠道,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教育模式,必须在  相似文献   

20.
知识共享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实践的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高校通过构建知识平台,建立健全知识管理制度,推动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来培养师生个人和组织的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教育创新体系的建立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全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