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通四海,经济第一台。”这个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将近一年了。自从珠江经济台开播后,她就成了我每天不离的朋友。早晨,我起床的第一件事是拧开收音机,边听广播,边去完成每天早晨的“例行公事”。早晨的《一盅两件》,是我全家人都欢迎的节目,特别是我那八岁的孩子,更是不易放过。这孩子  相似文献   

2.
作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早晨》的记者,在采访中我们常常听到:“《天津早晨》办得不错,我每天都听。”或者:“我们全家连孩子都爱听!”……因为《天津早晨》的稿子出自我们的手,听到一片赞扬声,当然心里很高兴,但我们感到这并非我们有超人的本领,只是在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同时,精心采编批评性报道,讲究批评艺术,从而使我们的节目入耳入脑,越办越好。1989年7月3日,当时的市委书记、市长李瑞环亲切同我们进行了座谈。他说:“我是这个节目的忠实听众。很早就想见见大家,今天算是还了愿。”李瑞环还说:“你们这个节目办得很有特色,比较活,比  相似文献   

3.
最近访问斯里兰卡,住在科伦坡的环球旅馆。每天早晨六时半左右醒来,当天《锡兰每日新闻》和《太阳报》已经从门下面塞进来了。有一两次,我醒得早一些,天还不亮,报纸已到了。因此,每天早晨醒来,我就能躺在床上浏览报纸。这个国家最北部的城市贾夫纳,  相似文献   

4.
《法治进行时》:午间实现的两个重要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栏目是1999年12月27日正式开播的,每天中午12:00 BTV-3首播,栏目时长30分钟,次日凌晨和早晨重播两次。  相似文献   

5.
特别关注     
<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娱乐广播将正式开播据悉,10月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娱乐广播将正式开播,频率呼号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娱乐广播",播出频率为中波747千赫,覆盖范围在北京地区,"中波747"的播音时长为早6点到次日凌晨2点,每天20小时。"中波747"精心打造了《相声达人馆》、《戏迷乐》、《古典音乐风》、《747乐工厂》、《时代喜乐会》等娱乐节目,节  相似文献   

6.
施岚 《视听界》2007,(1):60-60
顾名思义,这个栏目发出的是批评的声音,正如栏目题头所言“用三五分钟,说几句真心的话”。这个小专栏安排在每天早晨7点《新闻60分》中准点播出,报时一结束,立即播出,标志性非常强,成为经济频率早新闻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7.
每天早晨六点十五分左右,在戒备森严的五角大楼里,美国国防部的新闻广播员和记者都在准备进行世界上最保险、最安全的电视新闻广播。“国防部情报网”这个词在荧屏上一出现,就标志着一天的开始,首先播送全球最新消息,即关于全世界所发生的事件绝密综述报道。华盛顿的绝密电视新闻网是1991年2月“海湾战争”期间开播的。在过去的两年多里,它一直向一  相似文献   

8.
一恐怕谁都不会否认:在生存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健康而丰富的早餐无疑是重要而必需的,可这却往往又是被我们所无奈地放弃的,究其原因,除了生活节奏的加快之外,是否与早餐的不够合理也有一定的关系呢?电视早新闻一如每天都会面对的早餐,让我们时常欲食而不能。相较于其他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而言,早间新闻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国内最早的应该算是1991年开播的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而真正引起人们充分关注的当属于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这个被称之为“杂志型”的新闻节目自创办之初就被认为是改变了中国大陆观众早间不收看电…  相似文献   

9.
上海《文学报》去年8月23日二版发表了一篇作家访问记:《他,离不开大海》,写得颇有文采。但我觉得美中不足。请看: “娱乐,对年青人的诱惑该有多大啊!他忍住了,不逛公园,不打扑克,不下象棋,不看电影,早起晚睡,一天当两天用,一年到头连一个星期天也没歇过。每天都坚持五点起床,  相似文献   

10.
辽宁人民广播电台乡村广播《927新闻村村通》节目,新闻资讯类,男女对播。每天早晨5点50分到6点30分播出。开播仅一年,就获得"辽宁省新闻名版名栏"的殊荣,对这支年轻的编播队伍来  相似文献   

11.
官员“治庸”,不独为当下的“热词”。古代“庸官”比比皆是,于是历代王朝都重视“治庸”,尽管多数乏善可陈,但有时也能让我们眼睛一亮。 要了解古代“治庸”,得先了解古代官员是怎么上、下班的。古代上班时间比现在早。从春秋起,古人就有了“鸡呜即上班”的传统,往后,这个时段就定型为“卯时”,即早晨五至七时。于是,“上班点个卯”也就流传至今。古代上班早,下班也早。清朝规定春夏下午4时下班,秋冬下午3时下班。  相似文献   

12.
李志刚 《出版参考》2011,(10):27-27
官员“治庸”,不独为当下的“热词”。古代“庸官”比比皆是,于是历代王朝都重视“治庸”,尽管多数乏善可陈,但有时也能让我们眼睛一亮。 要了解古代“治庸”,得先了解古代官员是怎么上、下班的。古代上班时间比现在早。从春秋起,古人就有了“鸡呜即上班”的传统,往后,这个时段就定型为“卯时”,即早晨五至七时。于是,“上班点个卯”也就流传至今。古代上班早,下班也早。清朝规定春夏下午4时下班,秋冬下午3时下班。  相似文献   

13.
“解决疑难,谈论热点,贴近生活,请您参与,1143服务台,每天早晨7点20分……”,伴随这字正腔圆的片头呼号,“1143服务台”每天清晨准时来到达川地区广大听众的身边。“1143服务台”是达川人民广播电台1993年元旦正式开播时设置的第一批专栏节目之一,以中波发射频率“143”而命名。从创办一开始,他们就时刻以“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为宗旨,本着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现已形成包含有《热点追踪》,《投诉咨询反馈信息》、《记者观察》《新闻背景》、《物价信息》、《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14.
鄢逸 《新闻前哨》2011,(4):33-33
我是电视综合频道《新闻360》栏目记者。这个栏目是2010年1月1日开播的大型民生新闻栏目,主打特色是“当负责任的记者,做能帮忙的新闻”。节目开播一年来,我们的口号“有事要帮忙就找帮女郎”已经被广大湖北观众所熟知。  相似文献   

15.
东方广播电台自去年10月28日成立以来,每天早晨7点到8点的“东方新闻”成了日前大陆广播新闻中容量最大的一档节目。据调查,东方电台开播仅一个月,“东方新闻”节目的收听率已与老资格的上海电台新闻收听率持平。东方电台开播3个月,上海电台在“满城皆说东方台”的压力下不得不对自己的新闻节目进行再一次的改革和扩充。不仅如此,“东方新闻”的冲击波及到了其他媒介,上海各报的老总提出要研究东方台,研究受众市场,研究报纸该怎么办。上海新闻学会会长马达更是明确表示:东方台在新闻  相似文献   

16.
王佩 《档案管理》2005,(6):92-92
我敢打赌,感冒”的“冒”,十个人中,有九个不会写。大多数人会把“冒”字上边的这个偏旁写成“曰”或者“日”,错!你盯住这个字仔细看一分钟,这个偏旁既不是“曰”,也不是“日”,它中间的两横与边框是不相连的。那么,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的嘉宾——许慎!很遗憾,许慎今天来不了,他在东汉年间就死了,留下一本《说文解字》。那我们就请出《说文解字》吧。《说文》解释,冒的本意,是蒙着[睛前行“,冒”字脑袋上这玩意,正是盖住[睛的头巾。我自从去年开始学习《说文》,才恍然大悟,以前别人说我是文化人,原来是在…  相似文献   

17.
一早间新闻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国内最早的应该算是1991年开播的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而真正引起人们充分关注的当属创办于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这个被称之为“杂志型”的新闻节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上海铁道报》自1994年1月起在《人生》版上新辟“夏生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专栏以来,使报纸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如同在读者中架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我作为这个“信箱”的主持人,有如下几点体会。真诚平等待人双向交流情感我把“信箱”视为一个家庭,广大读者、作者则是这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交谈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1986,(7)
我们在《南京新闻》里开辟了一个群众性的评论栏目——《大家谈》。从1985年5月份起,每天编发一篇,放在早晨广播的“黄金时间”里播出,到现在已经播出了四百多篇。《大家谈》一经问世,就在听众中引起积极的反响。许多人都想利用这个阵地谈心里话,稿件不约而来,源源不断。有个居民买了台录音机,没用两天就坏了,商店又不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观众收视习惯的改变,中央电视台在开 发午间“黄金时段”时颇下工夫。一套节目每天中午12点37分,紧跟在《新闻30分》后播出的《今日说法》开播仅两年,已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一道“午间快餐”。《今日说法》有一股子锐意创新的朝气,就像它的工作团体一样充满了奋发向上的活力。最近,该栏目又抓住12月4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