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做石碑的村子里流传着这样一种风俗,就是村民们要在所刻的石碑上都刻上字。这个村子有A、B、C、D 4位著名的石匠,已知A、B刻真话,C、D刻假话。一天,一个外村人到了这个村子,看到村口立了一个石碑,上面刻着“此碑非B所刻”。你能帮助外村人想一想,这个石碑是哪位石匠刻的吗?  相似文献   

2.
刘茜  莫建军 《湖南教育》2009,(10):28-29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在去采访湘潭县乌石镇彭德怀希望小学前,记者的脑海中一直想象着一所有着彭大将军遗风的学校,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后来得知,这所小学原是一所祠堂。  相似文献   

3.
省编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学参考资料里,对《张衡传》中的“大将军邓骘奇其才”是这样译成现代汉语的:“大将军邓骘对张衡的杰出才能感到惊奇”。我认为这个译文对“奇其才”的译法不准确。译文中的“对”,“感到”很难找到词义和语法上的根据。其实,在“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一句中,“大将军邓骘”是主语,“奇”是谓语,“其才”是“奇”的宾语,“奇”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带上宾语“其才”,活用如动词,意动用法,  相似文献   

4.
于舒也  李明画 《下一代》2009,(3):F0003-F0003
1.一天。师徒二人来到一个山坡。只见坡上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鹰愁涧”三个字。  相似文献   

5.
<正>记得,我家住着的窑洞左前方立着一块石碑。石碑旁,卧一石槽。石碑是父亲立的,石槽是父亲凿的。父亲不识字,不会在石碑上刻字,却刻画着一些只有他自己能看明白的图形。而石槽中常常蓄满水,静静的水面,那是父亲的诉状!小时候,我问父亲,您在石碑上都刻画些啥呀?父亲说,娃呀,你可得看明白啊,我刻在石碑上的都是人们对咱家的好啊!父亲把"好"字说得很重。接着,父亲指着石碑左上角一个"碗"一  相似文献   

6.
暮色苍茫,斜阳余晖,晚风萧然而动,天边那一道道霞光辉映在路边的一座坟墓,在萋萋芳草的掩映下更显古朴庄重。石碑上赫然镌刻着“曹诚英先生之墓”。在青山绿水之间,这坐坟墓非常的醒目突出,展开的墓道直延伸向不远处的座小桥。在这座杨林桥上,铭刻着一段让曹诚英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当年她曾经和胡适相约,要在杨林桥边养花种韭相伴白头偕老。  相似文献   

7.
我爱南湖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滁州市,这是一座美丽的小城。在城中有一处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南湖公园。南湖公园的大门造型别致,恰似一轮圆月在白云中穿行。大门左侧是一块“勿忘石”,石碑上铭刻着1992年  相似文献   

8.
徐星 《上海教育》2010,(20):46-47
省吾中学是一所历史名校,但如何让历史名校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质教育名校?新省吾确立了“科学的质量观”,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迈进省吾中学新校园的大门,右手边一块石碑上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服务创造”,瞬间占据视线。校长陈依群告诉记者,“服务创造”是省吾中学的校训,是由学校创办人之一的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此担任校长时亲自拟定的。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所作“传”“赞”“述”,传于世者凡四,曰:《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并赞》、《五柳先生传》、《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其中《五柳先生传》,最为人所熟知与喜爱,亦不妨日最为重要.此传,笔者认为笼罩迷雾,后世似未见其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0.
读杏坛     
这是一座黑色大理石碑,矗立八百年依旧很青春很潇洒。啊,杏坛!石碑上刻着两个篆体大字好醒目好漂亮。我右手的食指禁不住在凹深的笔划上愉快地回游,便觉浑身被历史的浪花拍抚着,心里充盈着痒苏苏的深沉和惬意。回游,回游……不知沿着沂还是泗曲曲弯弯的河床划向了古代的小洲。小洲上长着蓊蓊郁郁的黑树林,有红杏含笑其间。在这充满野趣的所在,“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好一幅动人的情景。一个名叫九韶的当代夫子,很想前去探问是否奏的韶乐九章?他知道孔子曾极力赞美韶这种奇妙的乐曲“尽美矣又尽善矣”,在齐闻韶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惜“奏曲未半,有渔父下船而来……”  相似文献   

11.
在广安通往协兴的大路边,石坝上矗立着两块石碑,分别立在一只头朝南、尾向北,样子像老龟一样的动物身上。这是清朝嘉庆年间,朝廷为了表彰邓氏先祖邓时敏和另一位广安籍的功臣郑人安,而在两位大人生后所立的牌坊。当地老百姓称这两块碑为“神道碑”,而把驮着石碑的那两只动物叫做“神龟”(它真正的名  相似文献   

12.
谌小平 《教师》2012,(8):32-32
在阿尔卑斯山的一座山峰的转弯处,立了一块高大的石碑,石碑上刻了“慢慢走,欣赏啊”这几个大字,这样提醒每一位来到阿尔卑斯山的人,不要来去匆匆,不要空手而归,而应该用心去领会大自然的风采,领悟大自然的规律。品读这句话,也品着教育,幡然顿悟——每一位教育者也需要尊重教育的规律,需要“慢慢走,欣赏啊”的心态与情韵。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陈列着彭德怀致毛泽东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关于“惟我彭大将军”诗句的修改建议。读后令人肃然起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喻培伦(一八八六年——一九一一年)字云纪,四川内江人。他是震惊中外的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一九一二年二月,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他为“大将军”,吴玉章同志称他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喻培伦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上谱写了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家住泉州鲤城区江南街道坑头社区赤土的陈建龙先生将一块墓志铭送至泉州博物馆。据他介绍,文革期间,许多村民从紫帽山上搜集石碑、石人,其家人从宿燕寺附近山头抬回这块石碑。三、四十年来一直被用来做桌面、洗衣板等用途。不久前,一收购古董的人无意中发现,欲出资5000元收购,这才引起陈建龙先生对这块石碑的重视。石碑长约1米、宽30厘米、厚5厘米。墓碑右侧下方几乎被磨平,但上方和左侧字迹仍清晰可见。墓碑上方为篆体书刻,其余则为楷体小字,左侧下方书有:“前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左卜寺少卿管东路马政前四川道监察御史督理省直饷务…  相似文献   

16.
“再”字在古代多用以表示数量,指两次、第二次。《史记·平淮书》:“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见郭锡良等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上册310页)。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2006,(4):F0002-F0002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因胡同内的“顺天府学”而得名。“顺天府学”是明清两朝的官办学校,创建于1369年。因“顺天府学”出了不少进士,史料上又将府学胡同称之为“进士胡同”。至今校园里的两块石碑上还镌刻着数十位明崇祯、清嘉庆年间出自“顺天府学”金榜题名的学生姓名。现  相似文献   

18.
黄亚洲 《八小时以外》2011,(12):118-118
那天推窗,就注意到酒店窗下的一批石碑,约莫五六十块,从五楼望下去,看不清楚,不知道是什么,当时还与同行者猜测:下面该是什么博物馆的后院,堆储了一批古代石碑,怎么也没想到是墓地,市中心的五星级酒店——“世界花园”围墙外侧,怎么会邻着墓地?况且这批石碑的东南西北四邻都是建筑物,民居什么的,如果是墓地,那就太不可思议了,所以那天压根儿没往那边去想。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株蔷薇,倚靠着二座黑色大理石石碑。我不知道石碑上那烫金的魏碑字体写着什么,我只知道努力地生长,默默地与它相依相伴。  相似文献   

20.
大凡登过泰山的人,都会注意到“一天门”石牌坊一侧高立着的一块石碑,那上边镌刻着道劲舒展的四个大字:登高必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