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多尿期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严密观察病情,严格遵守补液原则,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肾移植术后多尿期观察病情及时,护理措施得当,是肾移植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正>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72小时内,对移植受者水、电解质平衡问题易忽视。本文报导观察到的2例肾移植术后、电解质紊乱的病例。 病例1:女性,34岁,因慢性肾炎,尿毒症行同种尸肾移植术。术后免疫抑制剂头3天应用方案为:MP6mg/kg/d静注。Aza 5mg/kg/d,术前Scr:1218μmol/l,血糖4.3 mmol/l,  相似文献   

3.
50例活体亲属肾移植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50例亲属肾移植患者的护理情况,其中49例供受体病情恢复良好出院,1例因术后肺部感染死亡,受体1年人肾存活率达98%.对比同期尸体肾移植,亲属肾移植效果更好,有更充足的时间做好术前各项护理和准备,其中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出院前健康指导是亲属肾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宫颈旁封闭麻醉人流术与静脉给药麻醉人流术镇痛效果之比。方法:随机将340例人流术者分为两组,实验组行静脉给药麻醉人流术,对照组行宫颈旁局部封闭麻醉人流术。结果:两组间镇痛效果有显著差异,静脉麻组明显优于局麻组。结论:静脉给药麻醉下手术,患者无疼痛感,消除了患者对人流术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5.
对观察麻醉前后行留置导尿术对病人的不同影响,随机抽取200例腹部手术病人,分成二组,分别于麻醉前及麻醉后5分钟行留置导尿术,发现麻醉后行留置导尿术可明显减轻病人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剖胸手术病人手术创伤大,麻醉与手术时间长,术中术后应激反应强,心肺并发症远比其他手术多,麻醉方法的选择甚为重要。我院对部分剖胸病人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妊娠剖宫产的麻醉处理及围术期的综合治疗。方法:对14例妊娠合并瓣膜性心脏病剖宫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产妇选用硬膜外麻醉,4例因术前ASA评级Ⅲ级行全身麻醉,术前、术中积极防治心衰。结果:对合并瓣膜性心脏病的孕妇实施剖宫产手术14例,除1例因拔管时发生过度的应激反应致心力衰竭死亡外,其余均无麻醉并发症并安全出院。结论:对瓣膜性心脏病孕妇实施剖宫产术麻醉,术前要根据ASA评估选择麻醉方式并准备之,术中根据CVP进行补液、根据药理特性选择性使用麻醉药品、根据瓣膜病变的类型调整心率,加之术前、术中积极正确地防治心衰、改善心功能等综合治疗及围术期合理应用抗凝剂,可提高麻醉安全性和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非心脏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非心脏急诊手术的有效合理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6名急性心肌梗塞需行非心脏急诊手术的患者,年龄48~68岁,平均59岁.麻醉选择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保留硬膜外导管术后镇痛.[结果]本组病人麻醉诱导、术中维持与苏醒期均平顺,围术期及术后无危象发生.手术时间平均为95min(50~265min),住院时间平均45d(32~58d).[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是急性心肌梗塞非心脏急诊手术较适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探讨剖宫产术的麻醉及各种并发症的合理处理措施。方法:500例剖宫产者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严密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保证充分供氧,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果:麻醉效果满意率为94.6%,全部母婴无一因麻醉死亡。结论: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对术前及术中各种并发症如妊高征、仰卧位综合征、局麻药中毒、羊水栓塞、寒战反应新生儿抢救等做到合理及时的纠正,是保证剖宫产母婴安全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0.
心脏移植手术是终末期心脏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患者由于心源性休克,常合并多器官功能低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维持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的保护对于麻醉医师是一个挑战,初学者往往由于缺乏临床经验而学习曲线较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教学型医院,每年开展近20例心脏移植手术。针对麻醉专业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结合近年来在心血管麻醉亚专业带教体会,从心脏移植手术麻醉的麻醉前评估和准备、麻醉中监测、围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麻醉教学的新模式,促进麻醉专科医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0.2%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00例ASAⅠ~Ⅱ级行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产妇,随机分成两组,R组(0.2%罗哌卡因)和B组(0.15%布比卡因),每组100例.用针刺法测量感觉阻滞平面;记录术中BP、HR及SpO2的变化;评估术中麻醉质量;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结果:两组的麻醉质量均良好,感觉阻滞平面和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R组的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困难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0.2%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小儿手术麻醉前访视是小儿麻醉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的麻醉前访视能减轻患儿及其家属的恐惧、焦虑情绪,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并能答疑解惑,保证手术和麻醉的顺利进行,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心血管手术麻醉不断发展,遵循高效循证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原则,心血管麻醉教学迎来新挑战。本文针对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在心血管麻醉亚组中的教学体验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心血管麻醉教学的创新模式,促进麻醉科医师的综合能力培养和提升,完善围术期麻醉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本组32例,供受体均为有密切血缘关系的亲属。供者身体健康,ABO血型相同30例,相容2例。进行组织相容位点配型(HLA)均相配4个位点以上。全部供受者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试验均阴性,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阴性,手术选择最佳时机,同期进行供肾切取和异体肾脏移植。结果:供肾切取及肾脏移植手术均成功,供者术后12d康复出院,受者术后肾功能及尿量逐渐恢复正常。人/肾存活率100%。结论: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术具有肾源广、等肾时间短、组织配型好、供肾缺血时间短、排异反应少、免疫抑制剂用药量小,手术时机可选择等优点,可临床推广,建议治疗前进行自愿捐肾社会公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12例喉、声带息肉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其中喉息肉3例。有8例采用氟芬合剂、依托咪酯和琥珀胆碱快速诱导插入气道一细导管且术中控制呼吸,效果满意。有4例采用了其它麻醉方法。文中对此类型术的麻醉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苗荷香 《考试周刊》2015,(19):132-133
目的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行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疗效差异。方法 9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以及苏醒时间。结果 麻醉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行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有效保证术中血压、心率的稳定性,加快患者术后苏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1年襄樊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病例60例,随机平分2组。硬膜外麻醉阻滞完善后,Ⅰ组病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0.2 mg/kg,Ⅱ组病人未给予任何镇静药物,同时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变化、焦虑程度,术后24 h随访病人的术中记忆。结果:Ⅰ组病人应用咪达唑仑后血压、心率轻度下降,焦虑程度明显下降;Ⅱ组病人术中血压、心率升高,相对Ⅰ组病人明显焦虑紧张(P〈0.01)。术后24 h随访对术中记忆的遗忘率,Ⅰ组病人明显高于Ⅱ组病人(P〈0.01)。结论:咪达唑仑用于硬膜外麻醉,可以消除病人在手术中的不良记忆,是一种方便、安全、疗效高的麻醉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26例肾移植的临床经验和教训。方法 回顾26例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供受的状况,组织配型,移植手术,术后并发症及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 70年代有80年代一年人/肾存活率均为33.3%/33.3%,90年代一年,三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0%/85%,80%/75%,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3.9%,急性及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均为11.5%,药物中毒发生率7.8%。结论 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提高外科手术,加强组织配型是提高肾移植受存活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方式选择及处理。方法:选择40例行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A组n=20)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n=20)。术中监测MAP、HR、SpO2气道压(Paw)和PETCO2、血糖(GLu)、血浆皮质醇(Cor),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后Paw、PETCO2均升高,A组患者术中MAP、HR、GLu和Cor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优于A组。结论:对于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麻醉方式以选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为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取不同麻醉方式对人工流产术的影响 [方法〗将行人工流产术的291例孕妇分为三组:Ⅰ组采用静脉麻醉142例,Ⅱ组采用宫颈局部麻醉并用安定阿托品95例,Ⅲ组为对照组未采用任何药物54例,观察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Ⅰ、Ⅱ组的镇痛效果及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但宫颈松弛程度、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 [结论〗静脉麻醉及宫颈局部麻醉结合安定、阿托品的使用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人流并发症的发生,对人工流产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