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悖论教学法,是将悖论适当引入高等数学课堂中的一种教学方法。文章以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为背景,探讨了悖论教学法在高数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实践,提出了悖论设疑、导致悖论和悖论悬疑等行之有效的具体的课堂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岳燕宁 《物理教师》2000,21(6):38-39
悖论(又称佯谬)在科学发展史中起过重要作用.物理学中悖论的解决,往往会导致物理学革命性的飞跃.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悖论,对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是有益的.本文拟就悖论对物理学发展的作用及其教学功能作一粗浅分析.1悖论在物理学发展史中的作用 悖论是指这样一种逻辑现象:如果某一理论的公理和推理规则看上去是合理的,但在这个理论中却推出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或者推出的结论与当时一般的科学原理或经验事实不符.这样,我们就说这个理论中包含了一个悖论.在物理学中,悖论又叫作“佯谬”, 在物理学发展史中,悖论…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数学集合论的教学中,适当向学生介绍与之相关的数学悖论,并利用已有数学知识,对其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推理,探索其本身矛盾产生的原因,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很有裨益的。文章以几个悖论为例,对其违反逻辑原理的实质进行数学推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悖谬常见于日常语言中,而悖论则不是一种普遍的语言与思维现象,但在逻辑领域里,罗素悖论及其通俗版本“理发师悖论”却屡见不鲜。本认为,消解“理发师悖论”,既不能希望一个与具体主体无关的形式化系统,也不能采取克服语义悖论的方法,而应结合具体的背景知识,运用形式逻辑来综合探宄,在层层疏析中,理清“理发师悖论”产生的缘由,进而达至消解“理发师悖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道德悖论属性的思考——从逻辑的观点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悖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逻辑悖论是指其由以导出的背景知识都是日常进行合理思维的理性主体普遍承认的公共知识或预设,均可通过现代逻辑语形学、逻辑语义学和逻辑语用学的研究使之得到严格的形式塑述与刻画,其推导过程可达到无懈可击的逻辑严格性的悖论。广义逻辑悖论是人们把导致狭义逻辑悖论的"背景知识"的视域由日常合理思维领域拓展到哲学思维等其他领域而发现的悖论。道德悖论是人们在道德思维领域发现的一种广义的逻辑悖论。  相似文献   

6.
现实世界中纷繁杂乱的事物皆以因果律发展变化着,而普通逻辑学中的逻辑蕴涵关系并不是因果律,这才导致了逻辑悖论。只有因果律才能彻底解决逻辑悖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庸武侠小说生命意识悖论现象十分明显。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情爱观悖论;二、生命观悖论;三、狂欢悖论。金庸武侠小说悖论产生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传统观念的束缚、武侠文类的限制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悖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悖论和道德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思维内容可将悖论分为理论型悖论和知行型悖论;在理论型悖论中包括逻辑学悖论、哲学悖论、学科悖论等;在知行型悖论中,包括同各学科悖论相对应的学科知行型悖论。道德悖论是学科悖论的一种,包括理论型道德悖论和知行型道德悖论;理论型道德悖论有道义逻辑悖论和伦理悖论;知行型道德悖论则称为德行悖论。  相似文献   

9.
悖论是一个涉及数学、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非常广泛的论题.而其中的数学悖论对数学的发展更是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阐述了,数学悖论产生的原因、历史及现状,并分别探讨了数学悖论在基础数学研究中的价值以及它在数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从另一个角度发掘数学悖论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教学实践法、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素质教育实践进行中凸现的悖论进行研究。主要结论:(1)体育素质教育是一项完整的开放型系统工程,必须深刻理解其内涵;(2)悖论的凸现是事物运动的必然;(3)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对指导体育素质教育实践、有效制约其负影响、避免体育素质教育偏离正确轨道而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题的方法 ,它不仅可用于证明 ,也可用于计算和利用数学归纳法、抽屉原理解题的有关题目的求解。通过反证法的教学 ,可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余华的写作过程及其转型清晰地显示了中国先锋派文学的走势,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中国新时期文学对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接受、思索、改进的过程。而这个转变的原因既有作家自身的不断调整修正,也有读者反应批评的约束作用,更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功能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生活化的案例,结合反证法教学,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分析的教学中,将逆向思维解题方法进行适当的归纳和分类,这对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反证法是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基本论证方法,它为一些从正面入手,无法使已知条件和结论找出联系的问题,提供了一条解题涂途,它是通过给出合理的反设,来增加演绎推理的前提,从而使种只领先所给前提而变得山穷水尽的局面,有了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境地,使学生看到增加演绎推理前提的方便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世界末日”的预言让人既紧张又兴奋。人们愿意设想或是讨论这类消息,实际上是与生俱来的恐惧意识的外在显现。而作为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的浪漫主义手法,则是根源于人类对于自己已有生活或未来时代的种种幻想,布尔加科夫的代表作——《不祥的蛋》正是这二者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多项式理论是高等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高等代数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与线性代数一起,构成高等代数的整体内容.它的理论抽象,涉及的概念较多,一些问题直接利用定义证明较为困难,而使用反证法却可以使论证的过程得到简化.下面结合实例来讨论反证法在论证多项式理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作品<城堡>是卡夫卡晚年的代表作,是最富有卡夫卡特色的长篇小说,体现了卡夫卡对世界的认识和艺术的追求.该作品体现了表现主义的特征,就从表现主义中的荒诞与真实两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中化丑为美的秘密在于对丑的对象的生动逼真的“摹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同时,他认为滑稽是丑的一个分支,喜剧是对丑的“摹仿”。事实上丑与滑稽有所不同,喜剧是对滑稽的摹仿,不是对丑的摹仿。  相似文献   

20.
类比法与归谬法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逻辑推理方法。它们之间在构成的心理基础、客观依据以及论证模式、借助手法等方面相同;在建构方法的复杂程度、语用效果、语用策略、语用风格等方面有区别。区分类比法与归谬法的同异,目的在于在论证中更好地运用这两种方法,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