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唐人选唐诗"作为重要的唐诗选本,一方面选家的诗歌评论对后世诗论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诗歌的选录也体现了唐人的审美趋向。本文拟对以《河岳英灵集》为代表的盛唐选本选录标准和内容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2.
吴凤玲 《今日科苑》2008,(2):222-223
"唐人选唐诗"作为唐诗的最早选本,它一方面反映着选家的文学批评观念,同时也反映着唐代的文学思想变化轨迹。本文试图将"选本"这一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批评形态和诗类分析相结合,对盛中唐转变时期诗人审美心态的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唐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背景,通过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英译的分析,阐述了许渊冲翻译理论中意美、音美、形美的内涵,彰显了“三美论”对唐诗英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唐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背景,通过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英译的分析,阐述了许渊冲翻译理论中意美、音美、形美的内涵,彰显了"三美论"对唐诗英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苏亚囡 《科教文汇》2009,(34):49-49
本文主要是对唐代家训中有关女子教育的内容进行探讨分析。认为从唐人家训来看,唐人的女子教育观念固然有较开明的一面,但主流仍是受传统儒家伦理观念影响的中国传统女教思想。  相似文献   

6.
宋丹红 《科教文汇》2009,(35):257-258
本文是对唐诗语篇衔接与连贯特征的分析。本文从衔接手段、主位推进模式和语类结构三个方面探讨唐诗语篇的特征,认为唐诗在这几方面的特征是为了诗歌的美学功能服务的。  相似文献   

7.
才峥 《科教文汇》2008,(3):157-157
月老最早出现于唐人小说《定婚店》中,后来逐渐与红娘成为家喻户晓的媒人形象。月下老人这一形象在唐代小说中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唐人的姻缘命定观念,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民俗中的媒妁传统。同时,从文学形式自身的发展来看亦是唐人“始有意为小说”、重视人物形象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路开源 《今日科苑》2007,(8):104-104
唐诗中有6000多首咏酒及与酒有关的诗,酒中或酒后创作的诗数量更多。酒是促进唐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纵酒赋诗是唐代诗人的生活风气也是一种令人注目的文化现象,诗酒风流更是唐代诗人的重要文化观念。综观唐代诸位爱酒诗人的作品,饮酒诗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借酒抒怀、歌颂友谊、临行饯别三方面。  相似文献   

9.
闫绒利 《内江科技》2012,(11):86+128
本文在简单梳理隐喻、转喻的认知机制基础上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进一步阐释了两者的互动基础,运用古森斯的"隐转喻"模式,以《唐诗三百首》为语料,分析在唐诗意象构建中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本可提供论文审者的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外国报刊目录>第八版(上卷)[1]为资料,统计国外农业科技期刊共1622种,其中核心期刊404种.<目录>八版选录的期刊从1804年到1993年.选录期刊的标准是:名称固定或比较固定;连续出版,没有预定的停刊期限,每年出版一期以上;出版定期,每期印明卷期编号,可以按年预订.选录期刊的原则是:着重编录各国主要学术机构和著名出版社的期刊,其次选编各学科各行业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期刊.<目录>八版中对每种期刊的基本概况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主要内容包括刊号、刊名、国别、创刊年、全年出版期数、开本、页码、出版机构、刊名变化情况、内容简介等.可见,通过<目录>八版来了解国外农业科技期刊的概况,并与国内期刊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提出问题,对完善和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邂逅兴福寺     
池莉 《知识窗》2011,(10):8-8
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了.大约1500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山坡上有竹林不稀罕.稀罕的是竹林里面有一条小径。竹林里面有一条小径也不稀罕.稀罕的是这条小径被一个唐人写进了诗歌.稀罕的是这首诗歌到现在依然非常动人和广泛流行。我曾经好几次听见父母们教导幼儿背这首唐诗.有一次居然是在麦当劳餐厅.这首诗歌我也记得.便是唐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唯闻钟磬音..”  相似文献   

12.
今天绝对不是过年。但长安城内的气氛比过年还要热烈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大小小面带喜色。咋的啦?大唐电信的短信业务已于今天开始正式运营,大唐国的无线增值服务事业就此拉开帷幕,而且必将会对唐人的日常生活带来积极、有益的影响(大唐电信新闻通稿里的原话)。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美团“二选一”案件为例,通过对“二选一”行为的实现路径以及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应从创新监管手段、多方协同治理以及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对平台经济反垄断行为加强管理,希望能够推动平台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激活市场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4.
唐诗可谓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代表之一,它是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即使是享乐、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灼着青春、自由和欢乐。"[1]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唐诗这一传统的经典也面临着与现代相结合的难题,微电影这一新兴媒体的出现,以其自身的特点及其强大的生命力,使得唐诗这一古典的艺术得以经典的再现。本文将从微电影这一新兴媒体的特点出发,对微电影中唐诗的艺术再现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5.
自从Halliday和Hasan提出衔接理论以来,一些学者对于各种衔接手段在翻译中的应用做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前人多从普通文本角度对翻译中各种衔接现象进行阐释,而衔接在唐诗翻译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理论为依据,从语法衔接角度探讨唐诗英译过程中衔接手段如何恰当应用,以使译文更贴近原诗韵味,从而达到与原诗一样的连贯效果。  相似文献   

16.
郭莉 《科教文汇》2010,(4):65-66
自从Halliday和Hasan提出衔接理论以来,一些学者对于各种衔接手段在翻译中的应用做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前人多从普通文本角度对翻译中各种衔接现象进行阐释,而衔接在唐诗翻译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理论为依据,从语法衔接角度探讨唐诗英译过程中衔接手段如何恰当应用,以使译文更贴近原诗韵味,从而达到与原诗一样的连贯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宋代,虽然词的发展达到了鼎盛,但是在一个诗的国度里,宋诗的发展也并未停滞不前,而是继承发展了唐诗。宋朝的诗人更广泛,诗篇也更丰富,而且宋诗的创作数量也是空前之多。宋诗并非唐诗的遗留产物,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唐诗高度发展下的必然结果。在晚唐诗风的笼罩下,宋朝诗人只得另辟蹊径,从而走出了一条与唐诗完全不同的路子。  相似文献   

18.
吉赤壁探秘     
樊哲理 《百科知识》2010,(16):62-63
最近,新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正在各地热播。闲暇,翻阅文章,读到唐人骆宾王的诗:“黄池通霸迹,赤壁畅戎威。”又读了宋代苏轼的《赤壁怀古》及《赤壁赋》。唐人与宋人所说的“赤壁”是一个地方吗?这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喻志武 《科教文汇》2012,(2):107-108
高适的《别董大》其一,一反唐人赠别诗的凄清缠绵、低回流连,表现了送别时的昂扬悲壮,以真挚的感情、豁达的胸襟、豪迈的气势、精警的语言,对友人于宽慰中满含鼓舞激励,是一首脍炙人口、品格极高的友情诗。  相似文献   

20.
金苏琪 《科教文汇》2014,(17):39-40
文章以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为切入点,简述中国古典诗文理论批评中所体现的辩证思想,并以在唐诗创作鉴赏中的辩证思维运用为例,表明当下对中国古典文学所应持有的批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