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报业发展很快,全国有2200多家报纸。专业报绝大部分是在改革中创办的。服务某一行业或某一阶层的读者,或传播某一方面的信息和知识。无论是何种专业报,都有各自的读者群,这是由这家报纸的特色决定的。 专业报定位于传达党对本行业本部门的有关方针政策,反映本行业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指导奉行业的生产和工作,宣传加强本行业两个文明建设,为振兴行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国内新闻界     
提高认识发挥专业报优势《新闻出版报》6月24日发表了《提高认识、发挥优势、增强效果》——论专业报的理论宣传的署名文章。作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一支生力军,专业报(或称行业报)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近年来都有了发展和提高。发挥专业报优势,强化理论宜传效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辟出多少版面”、“开出多少专栏”、“文章有多少字数”,而是要在更高层次上予以分析参考。专业报的理论如果不能及时地对本行业的突出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评判,并作理论上的诠释,那么报纸的理论宣传也容易失去受众的支持。因此,作为专业报的理论编辑,能够及时并善于抓住本行业实际问题的苗头,组织宣传文章加以令人心悦诚服的理论阐述,是一项基本功。  相似文献   

3.
专业报如何在媒介竞争中,争取主动,扩大影响,增强实力,笔者认为:关键是走专业之路,突出专业特色,但这并不等于拘囿于本专业,捆住自己的手脚,造成报纸内容单调,报道范围狭窄。专业报优势何在?如何扬长避短? 1、把握行业窗口信息优势 专业报大部分是本行业内权威性的新闻舆论中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我国各地相继涌现出了许多专门以宣传报道保险事业为对象的专业报。 保险专业报的特征 它的持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与综合报有差异,二是专业知识的普及化;三是对本行业的依附性。  相似文献   

5.
毫无疑问,专业报要专,要突出本行业的特点。然而,又无论让谁去办专业报,他都希望把报纸办得可读性强一点,读这张报纸的人多一点。这就有个如何扩大读者面的问题。办专业报如何扩大读者面,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这里着重从专与兼的关系方面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更新观念,树立商品经济的意识,是解决好专业报既要专又要兼的首要问题。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确立的基本经济形态。在这新旧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竞争中,有的的专业报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在“提供的社会新闻越多,读者越爱看”的思想指导下,采编报道热衷于“拿来”和“串位”。这从表面上看,社会新闻、趣闻多了,热闹了,但从长远看,是得不偿失。不反映本行业的经济改革本质问题,不对市场竞争、服务作深层规律的探索,报道内容越来越宽泛,笔调越来越软化,版面没有了特色,读者实惠不大,最终,恐怕连仅有的读者群也会丧失。如何处理好专业报新闻的社会性与个性?我的体会: 宏观经济定位 明确社会角色 定位是首要问题。只有定位清楚,才会守土有责,才能有度地把握所报道的社会范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的喉舌。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之一的专业报,是适应行业的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她同党报的宗旨一样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但所服务的内容和对象却不同,是本行业。这就决定了专业报新闻的社会范畴和社会角色。在社会经济改革中,专业报除与大报一样,及时传达党的改革方针政策外,还应有行业特色,即反映本行业的改革发展情况,传达职工的要求、呼声、建议,展示他们的奋斗事迹和精神风貌,提供改革经验教训,发布行业政策信息,搞好舆论监督,促进行业参与改革大循环,协助推进改革进程。就我们《农民之友报》来说,虽说是农民报,但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报刊应运而生,并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作为专业报刊,如何办得既让同行业的读者爱看,同时又能引起更广泛的社会读者群的兴趣,在此,笔者仅从《中国中医药报》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谈谈对专业报刊版面编辑中“专”与“杂”的粗浅看法。 中国中医药报作为行业报,是为本行业服务的。它沟通中医药行业与社会的信息联系;宣传介绍中医药行业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反映中医药人员  相似文献   

8.
专业报大多是依附某一行业而形成,由于它当初是从业务简报演变而来,所以公式化、业务性、就事论事的报道较多,导致专业报可读性不强、社会辐射面不宽、社会知名度不高。这是普遍存在的、长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办报过程中,我们试图扭转这种局面。我们认为,读专业报的人首先是社会的人,有普通人一样的阅读心理。因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以达到专业性同社会性的统一。首先注意立足本行业,但着重反映其中带有社会性的问题,或者说以行业为线索,顺藤摸瓜,追溯社  相似文献   

9.
行业报与一般经济类报纸相比,其专业性特征更为突出。她不仅要报道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综合新闻,更要重点报道行业内及与行业相关的新闻及政策、事件、言论等内容。作为全国性的行业报纸,在本行业的新闻报道上应该是权威性的。行业报由于其固有的专业特性,势必要求行业报记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也就是说,行业报记者除了应具备新闻记者所必需的一般性新闻知识与技能外,还应具备与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敏锐、准确地捕捉行业新闻热点,才能策划、组织出好的报道方案,才能采写出有深度、有力度、有份量的好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0.
从80年代中期起,我国新闻队伍里又多了一个“新兵种”——产业报。它们的背后是堪称国民经济命脉与支柱的行业,比如铁路、交通、煤炭、石油、纺织、汽车、邮电、金融等等。因此,这些专业报纸的出现,也就构成了我国新闻界的“全方位”。目前,产业报中除少数几家步入中年以外,大多数都刚刚度过5岁生日。它们成长的境况如何?前景又是怎样?中国产业报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报副总编辑孙惠卿认为,首先,产业报的发展过程有令人欣喜的一面。产业报实际也是专业报,只是为了更精确起见,才用这个名称。因为在经济学上习惯于将物质生产和流通部门看作是“产业”。全国现有的42家产业报,从创刊以来,就确定了一个宗旨:立足本行业,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报开展舆论监督工作,难!为什么?我以为这和企业报目前的一些特点有关。企业报属内部报刊,发行范围仅限于本企业或本行业系统,接近性很强的;企业报的编制及隶属关系尚未定型:有的党政合办、有的隶属党委、有的划归  相似文献   

12.
郑伟国 《传媒》2001,(11):54-55
按照常理,对于本行业内的新闻事件、不正之风乃至腐败现象,行业报应该最先捕捉到信息并予以报道.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发生在本行业内的事却往往被其他新闻媒体抢先发布,而行业报却无动于衷或者是放"马后炮".舆论监督中这种"近水楼台不得月"的现象,在行业报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3.
铁路系统公开出版的报纸多创刊于50年代,在部委报纸以及行业、产业报乃至企业报中均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其功能是直接为本行业、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80年代前后,一些铁路报纸在办好正报或正刊的同时,陆续创办了面向社会的专刊、专版,为广大旅客、货主提供导行、导游、导购等服务、敞开了铁路与社会相互交流、增进了解的窗口。这些专刊、专版成为铁路报纸的旅行版或称社会版。  相似文献   

14.
寻找行业报的定位,首先要从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上考虑问题。他们需要什么?是需要人云亦云的都市新闻吗?他们需要真正能够对工作、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本行业的新闻。创刊已经25年的《山西工人报》是山西省总工会的机关  相似文献   

15.
产业报是各经济部门主办的报纸,主要面向本部门本行业的企业,在我国逐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即将加入关贸总协定的新形势下,产业报要真正办好,必须做到两点:突出服务,兼顾管理。  相似文献   

16.
经济宣传报道,在企业报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企业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要求报纸必须用大量的篇幅,经常不断地、突出地进行经济宣传。但如何使企业报的经济宣传有自己的特色呢? 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去努力体现:一是要体现本行业的特点。就是要从具体之中体现出本行业与其他行业所不同的、具有鲜明特征的东西。形象的说法,就是钢铁企业报应办出“钢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以后,湖北省专业报记者协会及时在大同湖农场召开总编辑理论研讨会,紧密联系办报实际,认真研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加强专业报编辑记者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把全省四十多家专业报办得更有水平,更有特色,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有45名专业报总编辑副总编辑和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大部分同志带了论文在会上宣讲,研讨会开得既有学术气氛,又有务实精神.《旅游导报》总编辑潘杏英强调专业报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她还着重论述了专业报要讲究新闻宣传艺术,提高新闻宣传水平的问题.《湖北科技报》总编辑王铁兵认为科技宣传对经济建设至关重要,报纸要力求专业性和社会性融合,把科技宣传落到实处.《国防教育报》总编辑高万亿谈了专业报要以“专”为主,“专”而有度,把专业报办得更加有朝气,吸引人.《书刊文摘导报》总编辑李德复论述了文摘报的导向功能及其社会性.《湖北新生报》总编辑沈俊军、《青年人报》总编辑罗庆平、《荆州广播电视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一些企业报上,出现了不少反映本行业兄弟企业动态的新栏目。如兰化工人报《兄弟企业之窗》、徐州矿工报《各地煤矿动态》、大钢报《冶金战线动态》等等。这些栏目,文章全部取自各有关的企业报。企业报作为企业党委的舆论工具,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沟通情况”:通过反映企业内丰富多彩的政治、  相似文献   

19.
专业档案馆是指国家专门管理某一方面或某一特殊专业和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本文对我国专业档案馆的性质、特点及发展状况做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我国专业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方向提出可供参考的观点。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专业档案馆的性质、特点与规律,探讨专业档案馆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加强专业档案馆自身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为本行业、部门、领域及整个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加强深度报道办出产业报特色周永仙特色是产业报的生命。办出产业报特色的关键,在于加强深度报道。一般来说,深度报道具有背景丰厚、内容翔实、分析深透的特点,而产业报由于对本行业比较熟悉,写深度报道更有自己的优势,同时,还可以用深度报道的优势弥补自身的劣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