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当下新媒体平台为背景,讲述新媒体平台发布新闻、引导舆论的特点,新媒体平台对新闻舆论的引导存在许多特点,舆论传播速度快,传播制造舆论主体多元化及泛娱乐化现象等。新媒体平台新闻传播相较于传统平台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很多弊端,如在舆论引导中会出现的突发事件新闻社会共识度低,舆论情绪化现象严重,“虚假民意”现象和资本逐利下的“泛娱乐化”现象等都影响着新媒体平台新闻传播和舆论导向。面对这样的现象,本文提出,在新媒体新闻传播背景下,政府应该加强管理,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媒体加强平台监管机制,个人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使突发事件新闻舆论呈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失范现象出现传者多元化、传播渠道扩大,虚假新闻、色情新闻、不良广告尤为严重等特点,其背后有着从业者多渠道发声,网络媒体道德规范尚未建立,受众媒介素养偏低,滥用新闻自由,以及网络媒体监管缺失等多重原因。通过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特点,分析特点背后的原因,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失范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的采写编发及反馈监管环节都出现了全新的变化,把握这些变化背后的整体变革趋势,有助于新闻媒体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好地认识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态环境,不为花样繁多的新媒体现象所惑,掌握媒体变革发展主动权.本文认为,新闻传播与机器的结合、公域流量与私域流量的耦合、互动便捷度和趣味性上升、监管更加科学化,是未来新闻传播模式创新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和更广的传播范围,这不仅让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而且也让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互动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现象,对二者之间的互动现象做出研究与探讨,对于推动文学与新闻传播的发展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进行了论述,并对新媒体环境下文学与新闻传播互动中的新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曹梦媛 《新闻世界》2014,(7):199-200
媒体行业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早已有之,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破坏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本文就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失实的问题,结合当前案例探究新闻失实的表现形式、诱发因素,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若干拙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的生存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其问题突出表现在盲目跟风现象严重、运作机制与选材不当以及传播途径受到新媒体冲击等,基于新媒体的特点,笔者提出民生新闻的突围方式,以期改善当前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推动传统媒体形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反转新闻容易在新媒体温床繁衍滋生。反转新闻的频发,对媒体公信力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的负面影响。笔者以榆林产妇坠亡案这一典型反转新闻为例,分析新媒体语境下反转新闻频发的原因和媒体存在的失范现象,并探索主流媒体、专业记者、意见领袖和相关部门等的有效作为方式,防止或减少反转新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媒介不断增多,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在新闻制作和传播的过程中,仍有不少需要创新和改进的地方.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方式已产生了许多不适应的现象,因此,对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而言,需要基于新媒体技术不断进行创新,使新闻编辑工作符合新时代发展,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工作现状,提高新闻整体质量.本文就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进行探讨,以期有效提高新闻编辑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台带来巨大挑战,在新媒体结构夹缝中寻求生存,在激烈的媒介生存竞争中,有些广播电视台在新闻议题策划、新闻价值导向、新闻报导等多方面,出现违背新闻伦理底线和新闻媒体人文精神式微现象。在弘扬社会正气和提倡传播正能量的今天,新闻媒体人文精神式微与重建成为媒体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各种各样新媒体的层出不穷,传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难以更好满足当前形势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强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环境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作用,从而提升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效率和质量,让其更好满足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王也林 《视听》2016,(6):111-112
本文从2015年发生在新媒体的若干新闻事件入手,剖析当下网上一种常见的群体极化现象,并通过一系列现实个案分析"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生成机制及其负面效应。同时,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如何积极应对群体极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途径更加高效,但新闻业务的发展方向出现泛娱乐化和新闻信息失真的现象,导致媒体平台公信力趋低。对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伦理问题进行反思:从个体讲,必须加强对新闻学子和新闻从业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从组织上,大力发挥国家意见领袖的道德伦理引领作用;从社会上讲,国家要逐步完善和推广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新闻氛围。  相似文献   

13.
谢艳军 《东南传播》2016,(8):154-156
题文分离、屏幕视野、受众新阅读习惯与心理等因素致使新媒体新闻标题极其重要,可以说是一条新闻的半个生命。为了探析新媒体新闻标题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国内某知名手机网上54天594条新闻标题为样本,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新媒体新闻"标题党"现象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只有将真实、客观、准确等新闻专业主义要求与新媒体新闻标题悬念设置有机、有度地结合起来才是未来新闻标题制作的"王道"。  相似文献   

14.
丁永富  黄贵 《今传媒》2016,(9):90-91
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电视新闻常态,它以其贴近式的报道、互动式的传播、个性化的播报使民生新闻栏目成为收视焦点。但随着民生新闻的遍地开花,竞争不断升级,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琐碎化等现象[1]。打造有品质、有内涵、有风格的民生新闻,挖掘出民生新闻栏目特色,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民生新闻栏目与新媒体融合、拓宽发展空间的路径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晋江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天天报》为例,做了一些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是大众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新媒体在发挥其舆论监督职能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新媒体在新闻行业和媒体生活中起到的影响力正日益凸显出来。但是目前在新媒体发挥其舆论监督职能时存在着一些失范的现象,因此本文对新媒体舆论监督现状及失范现象进行讨论并对应对之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碰撞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电视媒体要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则必须借力新媒体的力量寻求与新媒体的整合,从而扩大自身影响力,这才是顺应客观规律的发展方向。同时,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自身存在的一些滞后现象必须克服。本文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夜航》为例,对其节目内容及环境进行了分析,意图给其他类新闻栏目借力新媒体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闻娱乐化"现象已成为一种大趋势。在当前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要把握好"度"的问题,积极引导,为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觅得一条正确发展方向,推动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闻反转可以说是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等新兴媒体传播技术发展之后才进入公众视野的一种传播现象,且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反转新闻有愈演愈烈之势.新闻反转是新媒体时代出现的一种"新闻失范"现象,值得警惕.以此为出发点,笔者结合近期反转新闻案例,分析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反转成因及归纳其类型,以期给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金炜林 《东南传播》2020,(12):28-29
近年来,在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下,电视民生新闻收视份额逐年下降,广告创收市场日渐萎缩。面对节目时效性先天不足、与受众交互性弱、受众被新媒体瓜分与蚕食等现象,电视民生新闻该何去何从?本文以福建电视台民生新闻《帮帮团》为研究个例,在探索改变传统理念、移动直播提高时效、网台联动、强化服务帮忙意识等方面,打开一条适合电视民生新闻融合创新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何梅 《新闻世界》2013,(7):46-47
【摘要】在新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广播电台被边缘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广播如何才能迎来发展的春天?作为广播电台重要主体之一的新闻编辑,对电台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引领作用,新媒体时代呼唤广播新闻编辑应该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