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最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说《紫色》曾获得1983年普利策和国家图书奖。拟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分析,研究在妇女追求个性解放和个性完整过程中姐妹情谊的作用。在沃克"女性主义"理论的帮助下,探究妇女主义的主题即姐妹情谊和妇女间的紧密团结,应当在黑人女性之间建立。只有这样,黑人女性才能紧密团结,争取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范海燕 《考试周刊》2012,(26):31-32
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是女性主义文学经典。本文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探讨沃克在《紫色》中表达的黑人妇女的自我解放之路,即以缝纫、写信等创造力活动和黑人妇女的姐妹情谊为武器,追求精神上的解放和经济上的独立,最终踏上自我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3.
姐妹情谊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黑人女性对自我价值观的共享是黑人女性"姐妹情谊"的一个部分。在男权处于支配地位的世界中,姐妹情谊是广大黑人女性谋生存、求发展的精神和物质双重保证。莫里森在其创作中继承了这一黑人女性书写的传统,同时她对姐妹情谊的传统概念作了自己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姐妹情谊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黑人女性对自我价值观的共享是黑人女性“姐妹情谊”的一个部分。在男权处于支配地位的世界中,姐妹情谊是广大黑人女性谋生存、求发展的精神和物质双重保证。莫里森在其创作中继承了这一黑人女性书写的传统,同时她对姐妹情谊的传统概念作了自己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卢俊青 《海外英语》2011,(13):228-229
在父权制社会中,姐妹情谊是广大黑人女性谋生存、求发展的保证。《爱》和《慈悲》中都描述了女仆与女主人之间的姐妹情谊。但在两部作品中,建立姐妹情谊的女性的种族不同,姐妹情谊的结局也不同。此外,《爱》中还描写了黑人女孩希德和克丽斯廷的姐妹情谊;《慈悲》则还描述了印第安土著女奴莉娜对黑人女奴弗洛伦斯的姐妹情谊。通过对比研究两部作品中的姐妹情谊,表明广大女性建立姐妹情谊时要超越阶级、种族局限。  相似文献   

6.
丁东粮 《天中学刊》2011,26(4):72-74
《紫颜色》是黑人妇女生存、团结、求解放的缩影。黑人女性从麻木走向觉醒,从依附男性到精神上、经济上的初步独立的过程,就是黑人女性解放的过程。西丽等人为妇女的解放,尤其是为黑人妇女的解放走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爱丽丝·沃克是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她是有着较强独立自主意识的女性代表,用她的作品,表达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映射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和反抗,字字都反应着对女性解放的呼吁。在她的作品中,姐妹情谊的表达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女性解放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本文将会以爱丽丝?沃克的作品《紫色》为例,阐述表述姐妹情谊在女性解放的进程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著名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沃克在<紫颜色>中的黑人女性主义生存观,即黑人妇女以追求女性自我身份为精神内核,以写信,缝纫,唱布鲁斯民歌等创造力活动及黑人妇女内部的姐妹情谊为物质保障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解放和生存,并最终促使黑人男性改善自我,迈向自然,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循着赫斯顿与沃克主要作品的脉络,梳理这两位美国非裔女性文学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家的创作主旨和文学诉求,可勾勒出美国非裔女性文学传统的轮廓:崇尚黑人性,弘扬黑人传统文化;正视种族和阶级歧视,塑造真实黑人新形象;解构性别主义,诉求黑人妇女解放以及寄情姐妹情谊,期盼大同社会。简言之,反性别主义、反种族主义、非洲中心主义和人道主义,就是美国非裔女性文学传统的精髓和标识。  相似文献   

10.
李炜 《黑河教育》2011,(10):55-55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色》。讲述了黑人女性西莉从受压迫、逆来顺受.转变为独立自主新女性的故事。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姐妹情谊在黑人女性争取平等自由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