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高速、重载和信息化装备主要还是依靠进口.本文基于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的现状,讨论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模式,并提出若干提高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装备制造业振兴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我国装备制造业设计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仍然非常薄弱。据此,文章提出了依靠自主创新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5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其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模式。通过对珠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企业的深入调研,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珠三角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模式以及创新绩效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意识等7项关键性因素对自主创新模式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而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非递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为企业、政府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苏楠  吴贵生 《科学学研究》2011,29(5):771-776
 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神华集团主导高端液压支架自主创新过程为例,提出了领先用户主导创新模式,并对用户在其中的作用以及该模式创新过程的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本土领先用户主导创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有效模式,该模式对创新理论和我国实践应用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相关年鉴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税负进行比较,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大中型企业与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相比,其增值税税负水平和总体税负水平都不高;而且,在设定条件下,装备制造业增值税转型对其R&D投入影响也不大。因此,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需要加强其针对性、便利性和可预见性,同时采取组合措施及创造发挥税收作用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湖北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结构特点,建立了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装备制造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呈逐年上升,但各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并不均衡,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上升最稳定,专用设备制造业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迫在眉睫。作为我国制造业龙头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含量不足,总体竞争力差。因此,研究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绩效有利于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管理水平。文章利用我国146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高管团队异质性、企业创新战略选择和企业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验证得出,在装备制造业企业中,高管团队年龄和任期异质性与自主创新战略显著正相关;年龄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管团队教育水平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负相关;创新战略选择与创新绩效正相关关系不显著,自主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均对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文章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组建和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块化的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制约与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备制造业中模块化生产方式比较普遍,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核心企业,掌握着关键模块,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是模块制造商,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从属于跨国公司.模块化分工下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受制于跨国公司强大的买方势力和自身创新体系的欠缺.为此,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突破应主要关注创新网络的建立和创新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业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产业,探究政府如何更好地帮助装备制造企业取得技术创新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中国沪深A股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外部性理论和双元理论,实证检验了2010-2020年间,政府创新补助对装备制造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政府创新补助明显增强装备制造企业双元创新绩效;(2)政府创新补助对装备制造企业独立和合作创新都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3)独立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对装备制造企业双元创新绩效都具有正向影响,但独立创新模式对装备制造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强于合作创新模式;(4)独立创新模式与合作创新模式在政府创新补助促进双元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本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入理解政府创新补助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内在机制;在管理实践上,为我国政府制定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瓶颈问题与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玉梅 《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48+150-148,150
针对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对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在总体技术装备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群效应、动力机制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突破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瓶颈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此次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而言,抓住机遇,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在一些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也存在着产品技术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差等方面的不足。这就需要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升级,促进装备制造业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标志性产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阐述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自主创新的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试论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最优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促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对策进行分类基础上,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不同种类的对策进行尝试性的评价与比较。结果显示,在装备制造业较高的创新成果独占性条件下,重点支持具有创新优势的企业,降低其创新成本是政府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最优对策。而且支持力度应随政府预算扩大及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创新成本差距的加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跨国公司对产业控制链空前延伸的条件下,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是艰难的,但由于核心技术决定的产业控制力是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我们必须自主创新。只要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虽然艰难,我们也能够自主创新,关键问题是自主创新主体——企业的‘理性’和‘国家理性’如何结合。”在第四届软科学国际会议上,专家认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由于没有核心技术,我国制造业正日益失去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制造业基于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造业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对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战略地位进行阐释,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辨明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制造业基于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这对我国制造业创新方向的战略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装备制造业是重庆的重要支柱产业,其自主创新能力也是重庆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重庆市装备制造业在自主创新投入、产出、基础能力、环境及模式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创新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专利保护力度不够、产学研合作机制不顺等问题.本文在对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而产业的开放式自主创新能力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更是企业开放式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反映。本文从人才、技术、制度、环境五个方面分别给出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开放式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战略。并在这五个战略目标的引导下,给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不断创新与持续发展的切实可行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采取以生产总值增长为目的的激励机制是影响制造业开放式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选取《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信息网(中经专网)统计数据库2007—2018年的数据,对我国制造业开放式科技创新与各相关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表明:地区经济增长是影响制造业开放式科技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城镇化率提高也对促进制造业开放式科技创新有着重要影响,人口数量增加、价格变动、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进步等都对制造业开放式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正相关影响。最后提出进一步扩大制造业科技创新开放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开放创新效率,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并加强消化吸收外部技术、提高新技术利用率等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提升科技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9.
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集成能力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技术集成能力特点及其构成因素。分析技术集成能力在集成创新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揭示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集成能力特点,总结技术集成能力构成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并借助因子分析,得到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集成能力构成因素及其衡量指标,为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集成能力提供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0.
[张文岳:装备业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我们的装备制造业,不能始终落在别人后边,吃别人的剩饭,我们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省长张文岳在谈到辽宁如何发展装备制造业时说,“需要我们以企业为主体,全面推进自主创新。既要抓好原始创新,又要抓好集成创新,最现实的是要把这些年从国外引进的技术设备抓好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最便捷的方法。”张文岳说,今后5年装备制造业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